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 者: 康伟
导 师: 郝文武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师生主体间性 主体性 主客师生关系 理解
分类号: G45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984次
引 用: 1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与好的教育环境、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相比,如果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很难有高质量教学。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决定师生的教学态度,影响教育活动的背景、方式和最终的教育成效。不同理论指导下的师生关系有不同特性。如何认识和把握师生关系的本质与特性,历来是中外教育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师生关系展开持久的讨论,但不论是主导与主体论,还是双主体论等都没有脱离笛卡儿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因为根据主客二元相关规律推定,在同一境域中,一方是主体,另一方必然是客体,主体是活动的发出者,客体是主体加工的对象,二者具有鲜明的等级对立关系。师生关系被理解成是知识授受关系、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所以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要把师生关系统一起来既不可行也不可能。20世纪90年代末,在西方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转向及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等影响下形成的主体间性理论,使人们逐渐打开思路,走出主客二元悖论的困境。认识到“他人不是客体”,师生共同卷入并融合到教育情景之中,二者之间形成不可分割的主体间区域。本研究正是以此为背景,溯源中西师生关系的主要观点和实践效果的基本脉络,厘清师生主体间性的理论基础和以主体性为基础的师生的交互性、理解性和平等性等主体间性的本质特征,并从教学、德育和班级管理等层面论述了师生主体间性关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策略。第一章主要以中西师生关系历史发展为线索,以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和教育流派对师生关系的论述为内容,以中西不同师生关系产生的社会基础、理论依据、主要观点、实践结果及评价为逻辑框架体系,述评结合,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角出发,反思师生关系在历史文化中积累下来的丰富的资源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概括出不同阶段师生关系局限性的具体表现。第二章主要从西方主体间性理论何以产生以及对主体间性的词源学考察的基础上,从认识论、生存伦、交往论和实践论等角度,对不同层面的主体间性理论的致思理路做了较为全面的阐释,试图对不同理论进行整合与统一。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间性思想从德性与知性维度展开批判与反思,对中西主体间性理论的异同和融合做了比较思考。以期为师生主体间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针对主客师生范式的局限性,笔者尝试从历史、学理逻辑等方面确证师生主体间性理论得以成立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必然性。在提出对象二分法、主体性二分法的基础上,论证了师生主体间性的内涵和本质特点。确立了师生主体间性范式研究的本体地位。第四章主要从理论依据、有效前提和理解媒体等方面对师生主体间性教学理解何以可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证。同时在分析师生主体间性教学特点和效能的基础上,提出师生主体间性理念建构教学效能的实践方略。第五章从德育价值取向发展史的视野和现实德育困境的表征出发,阐释师生主体间性德育的理论内涵及其合理性。从前提、保障、条件、要素、途径等方面提出师生主体间性的实践策略。第六章从一般管理理论和班级管理理论发展史的回顾与批判中,解析班级管理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并进一步分析了师生主体间性班级管理的特点、原则和策略。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导论 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建构的意义  11-33
  一、对构建教育本质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11-13
  二、对认识和实现教育目的意义  13-15
  三、对构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15-17
  四、对构建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17-19
  五、对构建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19-20
  六、范式转换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33
    (一) 范式视界  21
    (二) 范式转换  21-30
    (三) 新范式的意义  30-33
第一章 中西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33-54
  一、中国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33-46
    (一) 孔子“如父子”师生关系  33-35
    (二) 封建时期“如君臣”师生关系  35-39
    (三) 建国后“如主客”师生关系  39-46
  二、西方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46-54
    (一) 苏格拉底朴素平等的师生关系  46-47
    (二) 赫尔巴特“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  47-48
    (三) 杜威“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  48-49
    (四) 新兴哲学思潮下的师生关系  49-50
    (五) 现代西方实证性师生关系  50-54
第二章 师生主体间性思想的理论基础  54-72
  一、英文单词“intersubjectivity”的词源学的考释  54-55
    (一) 英语解释的本义  54-55
    (二) 汉语翻译不同称谓的辨析  55
  二、西方哲学中不同层面“主体间性”的意蕴与整合  55-65
    (一) 他者是可还原的我  55-57
    (二) 在世界之中  57-59
    (三) 视界融合  59-61
    (四) 语言中的交往  61-62
    (五)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62-63
    (六) 西方主体间性理论的总体价值旨归  63-65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间性”思想考察与批判  65-69
    (一) 儒学中“仁”的主体间性意味  65-67
    (二) 庄子论“辩”中的主体间性意味  67-69
  四、中西主体间性理论之比较  69-72
    (一) 思维路径的比较  69
    (二) 理论局限性的比较  69-70
    (三) 融合的切入点  70-72
第三章 师生主体间性理论的确证和本质特征  72-102
  一、师生主体间性理论逻辑确证  72-84
    (一) 历史逻辑  72-74
    (二) 学理逻辑  74-78
    (三) 理论确证  78-84
  二、师生主体间性理论的本质特征  84-102
    (一) 师生始终是教育主体而非客体  84-86
    (二) 师生主体间性中主体是合理的新主体  86-87
    (三) 师生主体间性是对传统主体性的超越  87-89
    (四) 师生主体间与主客体的主体性有本质区分  89-90
    (五) 创新性论证了主体性二分法  90-93
    (六) 孕育师生平等和谐的价值应然  93-94
    (七) 展现交互共生的价值取向  94-99
    (八) 以师生主体性为基础的主体间指导学习  99-102
第四章 师生主体间性的教学理论与实践  102-136
  一、师生主体间性教学理解何以可能  102-124
    (一) 理论依据  102-107
    (二) 有效前提  107-110
    (三) 理解媒体  110-124
  二、师生主体间性教学特点  124-128
    (一) 平等性和指导性共融  124-126
    (二) 共识性与创新性共融  126
    (三) 差异性和共通性共融  126-127
    (四) 交互性与发展性共融  127-128
  三、师生主体间性:教学效能的价值追求  128-131
    (一) 教学过程的基本价值  128-129
    (二) 实现教学效能的保障  129-130
    (三) 扬弃传统教学目的理路  130-131
    (四) 实现学生主体性的根本之道  131
  四、师生主体间性理念建构教学效能方略  131-136
    (一) 转变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思维方式  131-132
    (二) 变革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  132-133
    (三) 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  133-136
第五章 师生主体间性的德育理论与实践  136-153
  一、师生主体间性德育的价值取向  136-140
    (一) 混沌未化的取向  136-137
    (二) 等级森严的取向  137-138
    (三) 主客二元的取向  138-139
    (四) 师生主体间性取向  139-140
  二、师生主体间性德育理论建构  140-144
    (一) 理论内涵  141-143
    (二) 合理性辩护  143-144
  三、现实师生道德教育困境的表征  144-146
    (一) 外在仪式  144-145
    (二) 意义弱化  145
    (三) 简单、不连续性  145-146
  四、师生主体间性德育的实践理路  146-153
    (一) 基本前提  146-147
    (二) 基本保障  147-148
    (三) 基本条件  148-151
    (四) 关键要素  151
    (五) 基本途径  151-153
第六章 师生主体间性的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  153-172
  一、管理理论的主体间性转向  153-158
    (一) 古典管理理论  153-154
    (二) 现代管理理论  154-156
    (三) 管理: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156-158
  二、班级管理的主体间性转向  158-163
    (一) 古典班级管理理论的流变  158-159
    (二) 现代班级管理的理论基础  159-161
    (三) 师生主体间性班级管理理论的确立  161-163
  三、师生主体间性班级管理的特点、原则和策略  163-172
    (一) 特点  163-165
    (二) 原则  165-168
    (三) 策略  168-172
余论:哲学和教育相互彰显的理想情怀  172-176
参考文献  176-184
致谢  184-185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85

相似论文

  1. 英语专业学生的模糊容忍度和阅读理解成绩的相关研究,H319
  2. 基于逻辑表示与推理的阅读理解答案抽取,TP391.1
  3. 中专生阅读策略训练的实证研究,G633.41
  4. 中学生汉英句法意识在汉英双语语篇阅读中的作用,G633.41
  5. 英语语音意识,句法意识与工作记忆对英语阅读理解之预测力的动态变化,G633.41
  6. 基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认知听力策略培训模式研究,G633.41
  7. 党员主体性视域下的党内民主建设研究,D262.11
  8. 基于学生错误的试卷讲评模式的行动研究,G633.6
  9. 高中生对反函数的理解水平及其发展规律研究,G633.6
  10. 即时通讯时代人的主体性反思,N02
  11.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G633.41
  12. 农民主体性问题探微,D420
  13. 新时期我国工人主体性发展研究,D663.1
  14. 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人的主体性,B038
  15. 面向领域的数据库问答系统关键技术研究,TP311.13
  16. 学校规训话语的批判人种志研究,G521
  17.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G633.3
  18. 基于书面语的对外汉语阅读理解教学研究,H195
  19.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八年级学生数学理解能力测验研究,G633.6
  20. 中学生算法理解水平和课程难度的研究,G633.6
  21.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阅读理解内容效度研究,H31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教师与学生 > 师生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