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专业主义视野下的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研究

作 者: 王昕红
导 师: 别敦荣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高等教育学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专业 专业认证 专业主义 美国工程师专业发展理事会 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组织
分类号: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56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直接关系工程专业发展,是工程教育研究的基础问题。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向来是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借鉴、参照的主要对象之一。然而,目前的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研究多侧重问题研究和制度引介,缺乏理念分析以及制度的逻辑溯源,造成了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研究中一个令人遗憾的学术空白。因而,从专业主义视角探寻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关联,揭示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意识形态和内在逻辑,将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研究深化到价值与文化的层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专业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显示了美国工程教育认证从理念到制度以及行动的全部历史过程。作为西方社会在专业发展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认识专业或专业制度的观念体系,专业主义意识形态承认一种专门化职业的科学基础和专门知识,承认专业人员接受正式教育和训练,承认专业人员自主控制工作目标、方式和内容,承认专业人员通过集合性的方式,获得政府的“特权性”保护。简言之,因为坚信专业制度符合社会的文明进步并满足公众的最高利益,专业主义意识形态最终承认专业制度的合法性,并认同因专业制度导致的社会分化和不平等。在专业主义意识形态下,专业制度的构建需要依从专业化运动的发展逻辑,通过一个连续渐进的社会工程,呈现六个主要量纲。它们是:建立专业组织、建立科学知识体系及教育训练机制、建立伦理法规、提供利他性社会服务、获得国家市场庇护、实现组织自治。通过这一社会工程,专业制度完了两个相互独立又互相支撑的过程——进行市场控制和建立专业声望。专业主义社会制度得以构建。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主义理念产生和制度构建,是一种特定的历史文化过程。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组织(ECPD)诞生于工程专业蓬勃发展但又充满合法性危机的年代,它的出现标志着工程专业发展进入了新的转折阶段。以组织为载体,工程教育认证建立了自治性专业认证机构,发布了专业认证标准、统一了专业教育质量,最终促进了工程专业的发展。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以建立工程的科学基础和知识体系为己任,通过确立工程知识的权威和市场控制方向,实现了工程知识的边界扩大,工程知识的精细化和工程知识的科学化。高等学校是实现工程专业认证的现实场所。大学通过专业科学知识体系的系统化,结构化,合法化和教育传承,完成了专业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专业人才的准备做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高等学校还是专业文化孕育发展的场所。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还是推动工程师伦理道德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构建工程师伦理准则,制定工程认证伦理标准,工程教育认证为建立一个统一的专业伦理和道德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漫长的专业主义之路上,美国工程教育认证与政府建立了联系。在州政府层面,以工程师注册法为依托,工程教育认证得到了政府的庇护。在联邦层面,工程教育认证组织经历了从接受认可制度的市场庇护,到解除认可关系的特殊过程。显示出在与政府的合作关系中,ABET既服务于至高无上的公共利益,又维护组织的学术质量改进目标和自治传统。进入21世纪,美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主义在遭遇危机和挑战之时,不断打破行业保护的一贯风格,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进行着新制度的努力。可以看出,专业主义是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专业主义贯穿了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创生、发展、变革的全程。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专业主义对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发展路径和制度形态具有充分的解释力。在专业主义社会制度的构建中,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和专业发展相互作用,同步消长。借助于专业主义的解释力,美国工程专业取得了教育质量标准的统一、伦理道德的统一,实现了组织整合。同时,工程作为一门合法职业备受争议的窘境得以改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声望得以提高。更重要的是,以专业主义理想为依托,以专业文化为纽带,工程教育认证将高等学校专业教育与工程师职业发展相联接。最终形塑了一个完备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体系。在沿袭古典的专业主义理论模型的同时,美国工程专业主义还表现出专业发展的特殊规定性。通过集合性行为和持续质量改进能动地适应外部环境结构,达到专业控制与社会控制的和谐统一。同时,借助开放渗透的学科边界,创造了“亚同质”学科专业构建专业制度的独特案例,这一结果,为古典社会学理论模型平添新的生命力。概括而言,从1932年至今,美国工程教育认证以专业主义为指向,以专业发展运动为运动轨迹,完成了制度的形塑,在专业嬗变和社会变革中逐渐走向丰富和成熟。这些对发展中的我国工程专业教育认证制度的构建无疑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为“后发外生”型国家,尽管我国与美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但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现实条件下,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工程教育认证制度为“推手”,构建符合专业本质内涵和发展运动规律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必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工程教育和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必然决择。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图目录  11-12
表目录  12-13
1 绪论  13-35
  1.1 问题的提出  13-15
  1.2 研究意义  15-17
  1.3 文献综述  17-25
  1.4 研究假设和研究内容  25-27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27-32
  1.6 基本概念  32-35
2 专业主义理论和工程专业  35-60
  2.1 专业主义解读  35-48
  2.2 专业主义的功能和实现路径  48-53
  2.3 工程专业与工程专业主义  53-59
  本章小结  59-60
3 美国工程专业与工程教育的发展  60-86
  3.1 美国工程专业的发展  61-66
  3.2 美国工程教育的发展  66-77
  3.3 工程作为一门专业的早期困境  77-84
  本章小结  84-86
4 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组织的发展  86-122
  4.1 专业组织的产生  86-90
  4.2 工程教育认证组织的诞生  90-104
  4.3 工程教育认证组织的专业主义之路及制度生成  104-119
  本章小结  119-122
5 美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与工程专业知识的标准化  122-143
  5.1 ECPD/ABET 认证标准概述  123-124
  5.2 认证标准与工程知识体系的确立  124-131
  5.3 认证标准确立工程知识权威和进行市场控制的方式  131-141
  本章小结  141-143
6 美国工程教育认证与高等学校工程教育  143-159
  6.1 工程专业发展与工程师的教育  143-146
  6.2 工程教育认证的先声:《WICKENDEN 报告》及其基本理念  146-149
  6.3 工程教育认证在高等学校的制度化及其作用  149-157
  本章小结  157-159
7 美国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伦理道德  159-178
  7.1 工程师的责任和伦理道德  159-164
  7.2 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师的伦理道德教育  164-171
  7.3 工程教育认证的价值追求  171-176
  本章小结  176-178
8 美国工程教育认证与政府的联系  178-201
  8.1 美国工程教育认证与州政府的市场保护  178-193
  8.2 美国工程教育认证与联邦政府的联系  193-199
  本章小结  199-201
9 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组织的现代转身  201-223
  9.1 工程认证组织的现代危机  201-208
  9.2 工程认证组织的变革行动  208-216
  9.3 工程教育认证组织的文化变迁  216-221
  本章小结  221-223
结论  223-235
致谢  235-239
参考文献  239-258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专著情况  258-259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教育类研究项目  259-260
附件3 E.C.P.D.——工程团体的联合会章程和行动准则  260-263
附录4 ABET 组织会员名单(2007)  263-264
附录5 2008-2009 年度认证性工程教育计划标准(目录)  264-265
附录6 2008-2009 年度认证性工程技术教育计划标准(目录)  265-266
附录7 2008-2009 年度认证性应用科学教育计划标准(目录)  266-267
附录8 2008-2009 年度认证性计算机教学计划标准(目录)  267-268
附录9 ABET 执行官代表致研究者的一封信  268-269

相似论文

  1. 西安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习现状及对策研究,G807.4
  2.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3. 中山市区域性推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G451.1
  4.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研究,G652.4
  5. 论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G715
  6. 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制的实践探索,G451.1
  7.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学生创编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G831.3
  8.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G712.3
  9. 广州市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研究,G434
  10. “教学做合一”式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与实践,G622.4
  11.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人力资源领导研究,G632.3
  12. 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G715.1
  13. 自我评价学习法在高校体教专业排球普修课程中的运用探究与效果分析,G842
  14. 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学生学习满意度研究,G831.3
  15. 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学反思研究,G420
  16.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群体专业知识扩散路径研究,G451.1
  17.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G633.3
  18. 美国服装专业博物馆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研究,G269.712
  19.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个案研究,G451.1
  20. 上海市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认知行为干预研究,B844.2
  21. 促进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G633.3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