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作 者: 李佳
导 师: 廖伯琴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科学教育学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教科书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分类号: G633.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2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高中物理教育中,物理教科书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材体系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制约着包括教师经验和学生经验参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媒体等的选择,是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因此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教育部基教二司也成立了专项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教科书使用情况调研”对高中教科书进行质量监控。影响教科书使用的主要因素是教科书的质量,而教科书的质量需要参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做出科学、有效的判断,因此研究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物理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最重要的自然学科之一,高中物理教科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高中物理教育的质量,影响国民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探索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的内涵、目标、评价指标体系,丰富中学物理课程理论,为进一步推进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实践价值在于:建立和完善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系统是提升国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如何站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纳入物理教育专家、教科书编写者、教科书使用者、教科书管理者的观点,综合教科书价值主体——高中物理教师和高中生的意见,建构一个有理论基础、评价目标明确、指标相对完善、具有一定可操作性、有效评价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教科书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具体由以下7个问题构成:(1)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的理论内涵;(2)已有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可为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提供的经验:(3)由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者、高中物理教科书编写者、高中物理特级教师、高中物理教研员、高中教学校长、教务主任、物理备课组组长等构成的专家组,对研究者初步构建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及修正意见;(4)高中物理教师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不同背景变量高中物理教师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差异;(5)高中生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不同背景变量高中生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差异;(6)专家、高中物理教师、高中生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差异;(7)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体系。本研究有五个基本假设:假设一:本研究构建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假设二: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均具有重要性,且其重要性有显著差异。假设三:不同背景变量的高中物理教师在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上有显著差异。假设四:不同背景变量的高中生在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上有显著差异。假设五:专家、高中物理教师、高中生三类人群在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上显著差异。论文的主要框架结构包含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与础教育课程改革、物理教科书建设的关系,说明研究的意义、方法和思路,主要采用文献析法、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模糊层次分析法等调查方法、教育统计分析法。第二部分“文综述”,主要述评国内外有关教科书评价研究、物理教科书评价研究的成果、趋势和发展动。第三部分“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之指标初建”,主要从评价目的的确定、指标体;初步构想及内涵分析完成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第四部分“基于专家咨询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通过咨询专家对初步构建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以建立具有专家效度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第五部分“基于使(?)者视角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中物理教师、高(?)生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比较不同背景变量的教师和学生的观点差异、(?)类人群的观点差异。通过问卷数据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作信度分析,并采用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交互检验指标体系的效度。第六部分“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标体系之指标权重构建”,采用群组构权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探讨建立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体系。第七部分“结论与建议”,阐述研究发现、研究结论及研究建议。研究结论:1.本研究构建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三项一级指标、八项二级指标、三(?)三项三级指标、五十三项评分标准,兼具时代性与本土化特色,经内部一致性、探索性及(?)证性因素分析交互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就整体、各级指标及评分标准均具有高度重要性,而‘内容属性”尤为重要(相对权重值为0.552),“教学属性”次之(相对权重值为0.324),最后是“表征属性”(相对权重值为0.124)。在“内容属性”中又以“1.1目标一致性”最(?)重要(相对权重值为0.263),“1.2内容选择”次之(相对权重值为0.192),最后是“1.3内容组织”(相对权重值为0.097);“教学属性”下,二级指标相对权重值分别为:“2.1教学设计”为0.173,“2.2学习评价”为0.077,“2.3教学资源”为0.074;“表征属性”下,二级指标相对权重值分别为:“3.1语言表达”为0.094,“3.2出版设计”为0.030。3.高中物理教师与专家在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上无显著差异,但显i高于高中生。4.女性高中物理教师、偏远地区高中物理教师、县级重点高中物理教师、任教6-10年(?)高中物理教师、在高中任教3-5年的物理教师、中学二级的高中物理教师、使用鲁科版(山(?)科技出版社)高中物理教科书的高中物理教师、已参加课改的高中物理教师对高中物理教(?)书评价指标的重视程度更高。5.省会、地市的高中生、使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的高中生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的重视程度更高。以上结论使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得到验证。据此,本研究从教科书管理、教科书编写与改进、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后续研究等角度提出几项建议,以供相关行政单位、人员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10-13
Abstract  13-16
第1章 绪论  16-26
  1.1 研究背景  16-19
  1.2 研究意义  19
  1.3 研究问题与假设  19-20
    1.3.1 研究问题  19-20
    1.3.2 研究假设  20
  1.4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20-26
    1.4.1 研究设计  20-21
    1.4.2 研究方法  21-26
第2章 文献综述  26-58
  2.1 核心概念界定  26-30
    2.1.1 高中物理教科书  26-27
    2.1.2 教科书评价  27-28
    2.1.3 评价指标体系  28-30
  2.2 教科书评价研究  30-39
    2.2.1 国内外教科书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30-31
    2.2.2 国内外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选介与比较  31-36
    2.2.3 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启示  36-39
  2.3 物理教科书评价研究  39-58
    2.3.1 国内外物理教科书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39-40
    2.3.2 国内外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选介与比较  40-48
    2.3.3 国内外物理教科书微观评价研究之指标分析  48-54
    2.3.4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过程  54-55
    2.3.5 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55-58
第3章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之指标初建  58-76
  3.1 评价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目的  58
  3.2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初建及内涵分析  58-76
    3.2.1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想  58-61
    3.2.2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内涵分析  61-76
第4章 基于专家咨询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6-92
  4.1 研究目的  76
  4.2 研究方法  76-77
    4.2.1 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76-77
    4.2.2 专家咨询实施之研究对象  77
  4.3 第一次专家咨询结果分析与讨论  77-82
    4.3.1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与指标意见分析  77
    4.3.2 各指标、评分标准的统计结果与意见分析  77-81
    4.3.3 专家意见统计分析讨论  81-82
  4.4 第二次专家咨询结果分析与讨论  82-87
    4.4.1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与指标意见分析  82
    4.4.2 各指标及评分标准的统计结果与意见分析  82-86
    4.4.3 专家意见统计分析讨论  86-87
  4.5 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结果综合讨论  87-92
    4.5.1 指标体系建构历程回顾及整体修改情况说明  87
    4.5.2 各级指标重要性分析  87-90
    4.5.3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之整体概览  90-92
第5章 基于使用者视角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92-130
  5.1 高中物理教师对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  92-115
    5.1.1 研究目的  92
    5.1.2 研究方法  92-93
    5.1.3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分析  93-104
    5.1.4 研究结果  104-115
  5.2 高中生对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  115-123
    5.2.1 研究目的  115
    5.2.2 研究方法  115-116
    5.2.3 研究结果  116-123
  5.3 专家、高中物理教师、高中生对评价指标重要性观点的比较  123-130
    5.3.1 专家与高中物理教师对评价指标重要性观点的比较  123-125
    5.3.2 高中生与高中物理教师对评价指标重要性观点的比较  125-130
第6章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之指标权重构建  130-138
  6.1 研究目的  130
  6.2 研究方法  130-132
  6.3 指标权重分配数值分析与讨论  132-138
    6.3.1 指标层级架构分析与讨论  132-134
    6.3.2 指标权重体系  134-138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138-150
  7.1 主要研究发现  138-143
    7.1.1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内涵  138-141
    7.1.2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相对权重结果  141-143
  7.2 结论  143-145
  7.3 建议  145-150
参考文献  150-158
  中文文献  150-153
  英文文献  153-158
附录  158-192
  附录一 专家咨询名单  158-159
  附录二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专家咨询第一次问卷)  159-167
  附录三 第一次专家咨询意见分析  167-170
  附录四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专家咨询第二次问卷)  170-176
  附录五 第二次专家咨询意见分析  176-178
  附录六 高中物理教师对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调查问卷  178-181
  附录七 高中生对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调查问卷  181-183
  附录八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相对权重问卷)  183-189
  附录九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相对权重专家咨询结果统计  189-192
后记  192

相似论文

  1.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2.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4.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5.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826
  6. 广州市高中物理教师继续学习需求与有效培训策略研究,G633.7
  7.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S344
  8.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危机评价研究,G258.6
  9. 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C964.2
  10. 我国基础教育品牌培育研究,G639.2
  11. 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R47
  12. 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和实践,G633.7
  13.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项目管理问题研究,G254.3
  14. 基于和谐理念的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体系研究,F224
  15. 海岛型旅游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X826
  16. 高中物理课堂习题问题设计与实施研究,G633.7
  17.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G633.7
  18. 高中物理情境式单元复习课的实践研究,G633.7
  19.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G633.7
  20. 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与分级技术研究,TV122.4
  21. 城市广场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研究,TU984.18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物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