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芩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抗菌作用研究
作 者: 彭青
导 师: 钱元恕
学 校: 汕头大学
专 业: 药理学
关键词: 黄芩素 协同抗菌作用 自溶酶 苯唑西林 β-内酰胺酶 耐药菌 耐万古霉素 methicillin 细菌耐药 敏感性 微量稀释法 最低抑菌浓度 耐药率 Staphylococcus 琼脂稀释法 实验结果 菌体 抗生素选择 青霉素结合蛋白 多重耐药
分类号: R285.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9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一、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表型和SCCmec基因分型目的了解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分离的92株MRSA的耐药情况及其SCCmec基因型。方法1.提取细菌的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RSA携带的mecA基因,鉴定MRSA菌株2.琼脂稀释法测定16种抗菌药物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3.多重PCR扩增检测MRSA的SCCmec分子分型。结果1.92株MRSA均携带mecA基因。2. 92株MRSA对实验中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绝大部分菌株对庆大霉素、红霉素、氟喹诺酮类也不敏感。超过半数的MRSA菌株对利福平保持敏感,对氯霉素,多西环素及米诺环素也普遍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MRSA菌株。3.临床分离株中以SCCmec III和IIIA型为主,该结果与亚洲多数国家分离的MRSA的SCCmec分型一致。结论1.我院第一附属医院的MRSA呈多重耐药,但对氯霉素,半合成四环素及万古霉素仍然敏感。2.临床分离株中以SCCmec III和IIIA型为主,说明HA-MRSA为该院的主要流行菌株。二、黄芩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MRSA的协同抗菌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探讨黄芩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对MRSA的协同抗菌作用机制。方法1.以微量稀释法测定单用黄芩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以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黄芩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协同抗菌作用。2.应用AFFX原核表达谱芯片测定黄芩素对MRSA全基因组表达影响,Real-time 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3.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黄芩素对PBP2a的表达的影响,采用荧光凝胶成像技术检测黄芩素对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作用。4.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芩素对头孢唑啉在MRSA菌体内摄取浓度的影响。5.提取自溶酶粗提液和细胞壁粗提物,用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黄芩素对MRSA自溶酶谱及活性的影响。6.酶标仪检测黄芩素对β-内酰胺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1.单用黄芩素的MIC值在64-128μg/ml之间, 32μg/ml的黄芩素能使MRSA及ATCC 25923对苯唑西林,头孢唑啉及氨苄西林的敏感性增高,FIC(The 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指数在0.266到0.75之间,结果显示,32μg/ml黄芩素与苯唑西林,头孢唑啉与氨苄西林合用对MRSA有协同抗菌作用。2.基因芯片实验结果显示,黄芩素使164个基因表达上调,其中功能明确的基因有53个,332个基因表达下调,功能明确的基因有64个。这些基因主要包括基础代谢有关基因,转运子基因,转录调控有关的基因,DNA复制及修复,细菌自溶酶以及甲基化酶基因等。经Real-time PCR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相符。3. Western-blot结果显示:黄芩素单用或与苯唑西林合用并未能使MRSA所产的PBP2a表达显著下降。荧光凝胶成像结果显示:黄芩素不能诱导PBPs的表达增加,也未能显著影响各PBPs蛋白与Bocillin-FL的亲和力。4.黄芩素能使头孢唑啉在MRSA的菌体内的蓄积浓度显著增加。5.黄芩素能使MRSA的自溶酶表达增加,或能使自溶酶水解细胞壁的活性增强。6.黄芩素对MRSA所产的β-内酰胺酶的活性没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黄芩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MRSA有协同抗菌作用,能显著降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黄芩素逆转MRSA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黄芩素能抑制耐药泵的表达,这一作用可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菌体的摄取浓度增高,增加MRSA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的作用;2.黄芩素干扰了DNA的复制和修复,增加了抗生素对MRSA的毒性作用;3.黄芩素通过影响某些甲基化酶及核糖体蛋白的表达,阻碍了正常的蛋白质合成过程;4.黄芩素能诱导MRSA的自溶酶系统,使MRSA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加。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7 ABSTRACT 7-14 第一章 前言 14-17 第二章 MRSA耐药表型和SCCmec基因分型 17-40 1. 材料 17-19 1.1 菌株来源 17-18 1.1.1 实验菌株 17 1.1.2 质控菌株 17-18 1.1.3 阳性对照菌 18 1.2 试剂 18-19 1.2.1 细菌培养基 18 1.2.2 抗生素 18 1.2.3 引物和PCR试剂 18-19 1.3 仪器 19 2. 方法 19-25 2.1 试剂的配制 19-20 2.1.1 MH肉汤配制 19-20 2.1.2 TE缓冲液 20 2.1.3 TAE电泳缓冲液 20 2.1.4 溴化乙锭(EB)贮存液 20 2.2 PCR扩增mecA基因鉴定MRSA 20-22 2.2.1 基因DNA模板的提取 20-22 2.2.2 PCR扩增mecA基因 22 2.3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MIC) 22-24 2.3.1 抗菌药物的配制 22 2.3.2 含药琼脂的制备 22-23 2.3.3 菌悬液的制备 23 2.3.4 接种 23-24 2.4 多重PCR扩增检测SCCmec分子分型 24-25 2.4.1 多重PCR反应体系及条件 24 2.4.2 琼脂糖电泳 24-25 3. 结果 25-28 3.1 MRSA的菌株鉴定 25-26 3.2 抗生素对MRSA的MIC值及耐药率 26 3.3 92 株MRSA的SCCmec 分型 26-28 4. 讨论 28-34 参考文献 34-40 第三章 黄芩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MRSA的协同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40-94 1. 材料 40-42 1.1 菌株来源 40-41 1.1.1 实验菌株 40-41 1.2 试剂 41 1.3 仪器 41-42 2. 方法 42-62 2.1.微量稀释法测定单用黄芩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42-43 2.1.1 细菌准备 42 2.1.2 黄芩素溶液的配制 42-43 2.1.3 黄芩素的 MIC 值测定 43 2.2 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黄芩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协同抗菌作用 43-44 2.3 AFFX原核表达谱芯片测定黄芩素对MRSA全基因组表达影响 44-50 2.3.1 样品的准备 44 2.3.2 RNA的提取 44-45 2.3.3 样品总RNA质量及完整性检测 45 2.3.4 RNA反转录为cDNA 45-47 2.3.5 cDNA纯化、定量 47 2.3.6 cDNA片段化 47-48 2.3.7 末端标记 48-49 2.3.8 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芯片杂交 49 2.3.9 芯片清洗染色与扫描 49-50 2.4 Real-time 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 50-52 2.5 黄芩素对PBP2a蛋白表达的影响 52-58 2.5.1 主要试剂的配制 52-56 2.5.2 MRSA总蛋白的抽提 56-57 2.5.3 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PBP2a的表达变化 57 2.5.4 荧光凝胶成像检测黄芩素对青霉素结合蛋白的影响 57-58 2.6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芩素对金葡菌摄取头孢唑啉的影响 58-60 2.6.1 色谱条件 58 2.6.2 配制液体 58-59 2.6.3 样品处理 59-60 2.6.4 标准曲线制作 60 2.6.5 回收率测定 60 2.6.6 精密度测定 60 2.7 黄芩素对MRSA自溶酶谱及活性的影响 60-61 2.7.1 自溶酶谱及活性分析 60-61 2.8 黄芩素对金葡菌β-内酰胺酶活性的影响 61-62 2.8.1 配制nitrocefin溶液 61 2.8.2 β-内酰胺酶的制备 61-62 2.8.3 比较黄芩素和三唑巴坦对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 62 3. 结果 62-79 3.1 黄芩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协同抗菌作用 62-65 3.2 基因芯片检测黄芩素对MRSA全基因组表达影响 65-72 3.2.1 样品总RNA质量及完整性检测结果 65 3.2.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 65-72 3.3 Real-time PCR(RT-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 72-73 3.4 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PBP2a的表达变化 73-74 3.5 荧光凝胶成像检测黄芩素对PBPs的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74-75 3.6 HPLC测定黄芩素对金葡菌摄取头孢唑啉的影响 75-78 3.6.1 头孢唑啉色谱图及标准曲线,回收率和日内精密度 75-77 3.6.2 MRSA和ATCC菌体内头孢唑啉的浓度 77-78 3.7 黄芩素对MRSA自溶酶谱及活性的影响 78-79 3.8 黄芩素对β-内酰胺酶活性的影响 79 4. 讨论 79-88 参考文献 88-94 结论 94-95 综述 95-106 致谢 106-10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7
|
相似论文
- 某医院新老病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病学,R181.3
- 耐氨基糖苷类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子耐药机制研究,R378
- 外排泵ABC转运白基因msbA和spab在幽门螺杆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R378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后效应及防突变浓度研究,R96
- 2007-2010年间嗜血杆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研究,R446.5
- 山西晋中地区淋球菌对四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R759.2
- 革兰阴性MDR菌株qacE△1-sul基因及其耐药性研究,R450
- 院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表型及基因型分析,R446.5
-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多重耐药株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研究,R440
- 柠檬提取物对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及抑菌机制初探,R96
- 烧伤创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及整合子研究,R450
- 青霉素结合蛋白克隆表达及在牛乳青霉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S859.84
- 高产AmpC酶和ESBLs酶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R516
- 社区两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R516
- 志贺菌多重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R446.5
- 松鼠葡萄球菌mec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在松鼠葡萄球菌耐药机制及细胞壁合成中的作用,R378.2
- 绿脓杆菌外膜通透性与耐药性关系及其在新药筛选中初步应用的研究,R965.1
- 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基因特征及耐药机制的研究,R446.5
- 金黄色葡萄球菌PBP2a与松鼠葡萄球菌PBP4的功能相关性研究,R515
-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机制研究,R446.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中药实验药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