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Keggin结构杂多酸阴离子的稀土和Cu(Ⅰ/Ⅱ)离子配合物合成与表征

作 者: 孟弼芳
导 师: 由万胜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无机化学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Keggin结构 稀土离子配合物 Cu(Ⅰ/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分类号: O64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采用饱和型及单缺位Keggin杂多阴离子作为基本建筑单元,在水热及常温条件下,合成了八种迄今未见报道的稀土及过渡金属离子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IR、TG和单晶X-射线技术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对部分配合物进行了电化学及光催化产氢的研究。1.稀土离子Ce(Ⅲ),La(Ⅲ),配体为2,6-二羧基吡啶(pdc),水热合成了四种Keggin杂多阴离子配合物: H[{Ce(H2O)5}2{Ce(pdc)2(H2O)4}{Ce(pdc)3}(PW12O40)]·2H2O 1 {H[Ce(pdc)(H2O)6]2}[PMo12O40]·2H2O 2 {H[La(H2O)4(pdc)]4}[BW12O40]·2H2O 3 {H[Ce(H2O)4(pdc)]4}[BW12O40]·2H2O 4配合物1通过Ce3+与pdc配体桥连形成2D层状结构,[PW12O40]3-作为建筑块将2D金属有机配体层桥连进一步形成3D柱撑型配合物;配合物2是由两个游离的[Ce(pdc)(H2O)6]2+片段通过氢键与[PMo12O40]3-作用形成0维结构;配合物3,4通过稀土金属与pdc配体形成3D有机框架,[BW12O40]5-镶嵌在有机框架中。另外,对配合物1进行电化学及光催化产氢性质的研究,发现配合物1具有光催化产氢活性,产氢速率为3.4μmol h-1。2.将单缺位取代型[SiW11O39]8-杂多酸阴离子和稀土离子Sm3+,在70℃,pH为5.15含有少量DMSO的水溶液中反应,合成出一种1D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配合物: [Sm2(H2O)9(DMSO)]2(OH)2[Sm(H2O)3(DMSO)(SiW11O39)]2·19H2O 5配合物5中缺位[SiW11O39]8-多阴离子通过Sm3+连接形成1D链结构,Sm3+与配体DMSO形成的二聚体Sm(DMSO)(H2O)与多酸上的端氧桥连进一步扩展为1D双链结构。3.利用相同的[SiW12O40]4-多酸阴离子,过渡金属Cu2+及配体4,4’-bipy,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出三种配合物: {[Cu(4,4’-bipy)]2(HSiW12O40)}[Cu(4,4’-bipy)]·H2O 6 [Cu(4,4’-bipy)]2(H2SiW12O40) 7 [H2Cu2(4,4’-bipy)3(CH3COO)2](SiW12O40) 8在配合物6中,[SiW12O40]4-多酸阴离子通过一维阳离子聚合链{Cu(4,4-bipy)}+连接形成2D层状结构;在配合物7中{Cu(4,4-bipy)}+与[SiW12O40]4-桥连形成1D轨道型结构;在化合物8中,Cu2+,4,4-bipy,CH3COO-以及[SiW12O40]4-多酸阴离子构筑的2D金属有机配体层通过氢键作用形成沿c轴以a,b,a,b......模式排列的3D结构;同时对化合物6,7,8进行了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绪论  9-23
  1.1 稀土-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现状  9-21
    1.1.1 具有饱和结构的稀土-多金属氧酸盐  9-15
    1.1.2 缺位多金属氧酸盐(1:11)-稀土配合物  15-21
  1.2 选题依据和目的  21
  1.3 所用试剂及测试手段  21-23
    1.3.1 试剂  21-22
    1.3.2 测试手段  22-23
2 基于KEGGIN 多酸阴离子的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表征  23-34
  2.1 引言  23
  2.2 合成  23-24
    2.2.1 H[{Ce(H_2O)_5}_2{Ce(pdc)_2(H_2O)_4}{Ce(pdc)_3}(PW_(12)O_(40))]·2H_2O 1 的合成  23
    2.2.2 {H[Ce(pdc)(H_2O)_6]_2}[PMo_(12)O_(40)]·2H_2O 2 的合成  23-24
    2.2.3 {H[La(H_2O)_4(pdc)]_4}[BW_(12)O_(40)]·2H_2O 3,{H[Ce(H_2O)_4(pdc)]_4}[BW_(12)O_(40)]·2H_2O 4 的合成  24
    2.2.4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  24
    2.2.5 光催化产氢性质  24
  2.3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和讨论  24-29
    2.3.1 X-射线晶体学衍射数据  24
    2.3.2 配合物1 的单晶结构描述  24-26
    2.3.3 配合物2 的单晶结构描述  26-27
    2.3.4 配合物3,4 的单晶结构描述  27-29
  2.4 表征  29-32
    2.4.1 IR 光谱  29-30
    2.4.2 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XRPD)  30-31
    2.4.3 热重-差热分析  31-32
    2.4.4 电化学表征  32
  2.5 光催化性质  32-33
  2.6 小结  33-34
3 基于KEGGIN 单缺位取代型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表征  34-40
  3.1 引言  34
  3.2 [SM2(H_2O)_9(DMSO)]_2(OH)_2[SM(H_2O)_3(DMSO)(SIW_(11)O_(39))]_2·19H_2O 5 的合成  34
  3.3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和讨论  34-37
    3.3.1 X-射线晶体学衍射数据  34
    3.3.2 配合物5 的单晶结构描述  34-37
  3.4 表征  37-39
    3.4.1 IR 光谱  37
    3.4.2 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XRPD)  37-38
    3.4.3 热重-差热分析  38-39
  3.5 小结  39-40
4 基于KEGGIN 多酸阴离子的CU(Ⅱ)/CU(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表征  40-50
  4.1 引言  40
  4.2 合成  40-41
    4.2.1 [Cu(4,4’-bipy)]_2(HSiW_(12)O_(40))}[Cu(4,4’-bipy)]·H_2O 6 的合成  40
    4.2.2 [Cu(C_(10)N_2H_8)]_2(H_2SiW_(12)O_(40)) 7 的合成  40
    4.2.3 [H_2Cu_2(4,4’-bipy)_3(CH_3COO)_2](SiW_(12)O_(40)) 8 的合成  40-41
    4.2.4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与测试  41
  4.3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和讨论  41-46
    4.3.1 X-射线晶体学衍射数据  41
    4.3.2 配合物6,7,8 的单晶结构描述  41-46
  4.4 表征  46-49
    4.4.1 IR 光谱  46
    4.4.2 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XRPD)  46-47
    4.4.3 热重-差热分析  47-48
    4.4.4 电化学表征  48-49
  4.5 小结  49-50
结论  50-51
参考文献  51-60
附录 化合物的选择性键长和键角表  60-6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68-69
致谢  69

相似论文

  1. 功能配位聚合物的脲热合成、结构与表征,O631.3
  2. 二羧酸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O621.13
  3. 恶臭假单胞杆菌YZ-26中丙氨酸消旋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Q936
  4. 芳基脒超分子和含磷亚胺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O621.2
  5. 多足配体钙镁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其抑菌活性研究,O641.4
  6. 砷和锑硫属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与表征,O641.4
  7. 氮杂β-二亚胺和次磷酸类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O627.51
  8. 含吡啶基因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O621.3
  9. IVA族金属硫属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与结构,O611.4
  10. 酿酒酵母醛酮还原酶Gre2的结构与功能研究,Q936
  11. 芳香二羧酸配位聚合物的构筑与性能研究,O631.1
  12. 多酸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R96
  13. 新型四氰合金属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吸附性能研究,O631.3
  14. 长链芳香多羧酸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O631.3
  15. 基于柔性芳香羧酸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构筑、结构及其性能研究,O621.13
  16. 2,2’-联吡啶铟硫属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O627
  17. 含Tp~*W/Cu/S超分子簇合成,结构及其性质研究,O611.4
  18. 含Tp~*W/S/Cu簇合物的组装、表征及性能研究,O611.4
  19. 双三氮唑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O633.5
  20. 含双咪唑类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O633.5
  21. 二吡啶胺类荧光探针及配位超分子研究,O626.32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 结构化学 > 络合物化学(配位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