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研究

作 者: 熊春林
导 师: 黄正泉
学 校: 湖南农业大学
专 业: 高等教育学
关键词: 湖湘文化 洋务 教育思想 传统 研究
分类号: G5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3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是在近代中西方文化冲突与交汇日趋激烈、洋务运动兴起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深受湖湘文化影响的曾国藩、左宗棠等湘籍官员作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大家,以经邦济世为己任,对如何培养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人才的观点和看法,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文化特色的近代教育思想。湖湘洋务教育思想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最初的舆论和思想准备,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教育在形式上的逐步解体,对中国教育现代化正式启动起了重要推动作用。论文首先分析了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在两次鸦片战争的阵阵炮声中,政治经济业已衰朽的晚清政府,内外交困,岌岌可危。一场为实现“自强”与“求富”的洋务运动在全国兴起,这是一项崭新的事业,然而传统人才难以适从。晚清封建文化教育已经衰废,难以发挥维护封建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作用,更不可能对抗国门被强迫打开后西方文化教育的挑战。依仗军功发迹的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湘籍封建大吏,更能感受时局的艰难,他们将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经世致用的朴实学风、兼容并包的开明风格、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等湖湘文化的精髓融入洋务教育实践中,从而形成湖湘洋务教育思想。论文随后分析、概括了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湖湘洋务教育思想者在对传统文教的反思与批判、西方文教的关注与认识基础上,极力倡导、引入西学,提出“中不如西,学西可也”;重视培养、任用洋务人才,提出更新教学内容,改革科举制度等主张;强调建立、扩大新式学校,仿效西方制定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课程设置与各种规章制度;竭力提倡留学教育,为中国留学教育的实施、扩大作了较充分的理论论证与舆论准备,并对留学生的选拔、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等等。论文重点论述了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的特点与影响。与传统教育思想和其他洋务教育思想相比,湖湘洋务教育思想更凸显的基本特点为:义理为体,洋务为用是核心思想;务实济世,自强御侮是基本目的;技艺为主,功利明显是价值取向。这些特点不仅透露出近代湖湘文化的优秀特质和不足之处,而且也是湖湘洋务教育思想对近代湖湘文化反作用的具体表现。正是湖湘洋务教育思想这种进步与保守交织的特点决定其对后世教育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积极意义:在教育方针、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冲破了传统儒家教育思想的“坚冰”,并适应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消极影响:表现出严重的教育功利化倾向,透露出强烈的保守主义心态,为近现代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埋下了祸根。湖湘洋务教育思想无疑应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21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9-13
    1.1 问题的提出  9-10
    1.2 研究意义  10-13
  2 研究综述  13-18
    2.1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内容的研究概况  13-15
    2.2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特点的研究概况  15-17
    2.3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研究的不足之处  17-18
  3 研究对象及范围  18-19
  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9-21
    4.1 研究方法  19
    4.2 研究思路  19
    4.3 研究创新  19-21
第二章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21-30
  1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26
    1.1 政治经济的衰朽  21-22
    1.2 传统文教的衰蔽  22-23
    1.3 西学东输的冲击  23-24
    1.4 湘军集团的崛起  24-25
    1.5 洋务运动的勃兴  25-26
  2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形成的文化基础  26-30
    2.1 心忧天下的爱国情坏  27-28
    2.2 经世致用的朴实学风  28
    2.3 兼容并包的开明风格  28-29
    2.4 敢为人先的革新精神  29-30
第三章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0-48
  1 对西学的认识与倡导  30-35
    1.1 对传统文教的反思与批判  30-32
    1.2 “中不如西,学西可也”  32-35
  2 洋务人才观  35-38
    2.1 “天下之事以人才为根本”  35
    2.2 对传统人才及其选拔方式的评判  35-36
    2.3 提倡培养与重用洋务人才  36-38
  3 新式学校论  38-43
    3.1 倡设新式学校的缘由  38-39
    3.2 创设新式学校的目的  39-40
    3.3 新式学校的教学内容  40-42
    3.4 新式学校的章程制度  42-43
  4 留学教育论  43-48
    4.1 留学教育的必要性  44-45
    4.2 留学生的选定与管理  45-46
    4.3 留学教育的着眼点  46-48
第四章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48-55
  1 核心思想:义理为体,洋务为用  48-50
  2 基本目的:务实济世,自强御侮  50-53
  3 价值取向:技艺为主,功利明显  53-55
第五章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的重要影响  55-63
  1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  55-58
    1.1 冲破了传统儒家教育思想的“坚冰”  55-57
    1.2 适应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57-58
  2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的消极影响  58-63
    2.1 严重的教育功利化倾向  58-60
    2.2 强烈的保守主义心态  60-61
    2.3 浓厚的教育政治化色彩  61-63
结束语  63-65
参考文献  65-68
后记  68-69
个人简历  69

相似论文

  1. 煤制油连续性模型系统的实现及其液化实验研究,TQ529.1
  2.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3. 渤海上京城城门复原研究,TU-05
  4. 二次风射流角度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气固流动的影响,TK229
  5.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6. 布依语—英语语音对比研究,H319
  7.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8. 唐代落第士人心态探析,K242
  9.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10.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11.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12.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13. 老年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R563.1
  14. 止痛促愈膏治疗新鲜肛裂的临床研究,R657.1
  15.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16.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17. 探析中国网络广告联盟的发展,G206
  18.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19.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20. 初中数学学困生‘乐学’课堂的教学研究,G633.6
  21.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国教育事业 > 教育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