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次氧化锌综合回收工艺研究

作 者: 张发明
导 师: 李大光;奚长生
学 校: 广东工业大学
专 业: 应用化学
关键词: 次氧化锌 综合回收 氧化浸取 萃取 
分类号: TF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98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次氧化锌是烟化炉处理铅、锌密闭鼓风炉炉渣时沉积于烟道中的烟尘。其具有以下特点:(1)来源广,产出量大。(2)伴生稀散金属得到富集。(3)含砷量高,次氧化锌中富集了入炉原料中40~50%的砷,使砷含量达8~10%。(4)含丰富的锌、铅、铟、银、铋等多种有价金属。因此,次氧化锌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但由于成分复杂,含锡、锑、铁、砷对回收铟的严重干扰,有毒元素砷、铅、镉对环境的破坏等因素,增大难了回收难度与回收成本。本研究在分析比较国内、外从各种锌渣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工艺与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次氧化锌的特点,提出一种次氧化锌综合回收新工艺,能低成本、高效率、环境友好地从次氧化锌中综合回收锌、铟、铅、铋、砷、银等有价金属,减少冶锌工业废渣的排放量。本工艺重点解决了次氧化锌综合回收过程中五个主要技术难题:(1)通过X射线荧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微量分析仪等方法分析次氧化锌的物相组成及元素赋存状态。浸取原理结合单因素分析讨论了浸取酸度、固液比、温度、反应时间、颗粒粒度及氧化剂等因素对铟浸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浸铟条件,铟浸取率可提高到97%以上。(2)在含铟酸浸液净化工段,采用ZnS沉淀除杂工艺,控制合适的条件,酸浸液中砷、锑、锡的去除率分别达99%、95%、86%,铟损失率小于2%。净化液以铁粉还原可直接用于萃取分离富集铟。(3)研究铟萃取剂P204分子结构及分配特性,分析P204萃铟原理。从萃取热力学角度应用外推法求出标准萃取平衡常数logK?及其他热力学量;从萃取动力学角度剖析了萃铟过程,得出P204萃铟规律。研究了萃取剂浓度、料液酸度、萃取时间、杂质铁的含量等因素对铟萃取率的影响;反萃液酸度与反萃时间对反萃铟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萃取过程中有机相乳化问题及消除方法。(4)对浸铟残渣的处理,试验氧化—盐酸浸取—水解回收铋、醋酸铵浸铅制备硬脂酸铅、氨水浸取回收银的综合回收工艺,使残渣中各有价金属元素得到有效分离与富集。铟萃余液中回收锌、铁,制备锌盐与铁红,成功实现了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及废水的综合治理。(5)针对次氧化锌中砷含量高、回收难度大的特点,研究了有毒元素砷在整个综合回收过程中的流向,并针对不同工段砷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回收方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及综合回收过程中砷对环境的破坏。此工艺具有综合回收率高、生产成本低、废物排放少等优点。冶锌废渣排放量减少83%,有毒物质砷减少95%;浸取液废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也可返回重新使用。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6
第一章 绪论  16-28
  1.1 次氧化锌主要来源和化学组成  16-17
  1.2 次氧化锌回收研究现状  17-24
    1.2.1 回收稀散金属  17-21
    1.2.2 回收其它金属  21-24
  1.3 次氧化锌综合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24-25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25
    1.4.1 课题来源  25
    1.4.2 研究的意义  25
  1.5 课题研究内容  25-27
    1.5.1 次氧化锌综合回收工艺  25-27
    1.5.2 主要研究内容  27
    1.5.3 可行性分析  27
  1.6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27-28
第二章 从次氧化锌中浸取铟的研究  28-39
  2.1 次氧化锌物相及铟赋存状态分析  28-30
    2.1.1 次氧化锌化学组成  29
    2.1.2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29-30
    2.1.3 电子探针扫描物相结构分析  30
  2.2 次氧化锌浸取  30-32
    2.2.1 浸取原理  30-31
    2.2.2 硫酸浸铟热力学  31-32
  2.3 实验部分  32
    2.3.1 仪器与试剂  32
    2.3.2 实验步骤  32
  2.4 结果与讨论  32-38
    2.4.1 浸取酸度的影响  32-33
    2.4.2 液固比L/S的影响  33-34
    2.4.3 浸取时间的影响  34
    2.4.4 浸取温度的影响  34-35
    2.4.5 固体粒度的影响  35-36
    2.4.6 优化浸取工艺  36-37
    2.4.7 提高铟浸取率方法探讨  37-38
  2.5 本章小论  38-39
第三章 次氧化锌酸浸液净化除杂  39-46
  3.1 沉淀除杂原理  39-40
  3.2 实验部分  40-41
    3.2.1 仪器与试剂  40
    3.2.2 次氧化锌酸浸液的组成  40-41
    3.2.3 实验步骤  41
  3.3 结果与讨论  41-45
    3.3.1 硫化剂的选择  41
    3.3.2 沉淀酸度的选择  41-43
    3.3.3 硫化锌用量  43
    3.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43-44
    3.3.5 其它影响因素  44-45
  3.4 本章小结  45-46
第四章 从酸浸净化液中萃取分离铟  46-59
  4.1 P_(204)分子结构及分配特性  46-47
  4.2 P_(204)萃铟原理分析  47-50
    4.2.1 热力学分析  47-49
    4.2.2 动力学分析  49-50
  4.3 实验部分  50-51
    4.3.1 仪器与试剂  50
    4.3.2 实验方法  50-51
  4.4 结果与讨论  51-56
    4.4.1 有机相浓度的影响  51
    4.4.2 料液酸度的影响  51-52
    4.4.3 萃取时间的影响  52-53
    4.4.4 杂质铁的影响  53-54
    4.4.5 富铟有机相洗涤除铁  54
    4.4.6 酸度对反萃铟的影响  54-55
    4.4.7 时间对反萃铟的影响  55-56
  4.5 萃取过程中乳化及第三相的生成  56-58
    4.5.1 乳化的产生  56-57
    4.5.2 乳化的预防与消除  57
    4.5.3 乳化物的处理和有机相的回收  57-58
  4.6 本章小结  58-59
第五章 次氧化锌酸浸残渣资源化研究  59-68
  5.1 酸浸残渣的组成及综合回收工艺  59-60
  5.2 实验部分  60-61
    5.2.1 仪器与试剂  60-61
    5.2.2 实验方法  61
  5.3 结果与讨论  61-67
    5.3.1 次氧化锌酸浸残渣氯化浸秘  61-65
    5.3.2 水解除锡  65
    5.3.3 中和水解沉秘  65-66
    5.3.4 稀醋酸洗涤除铁、铅  66
    5.3.5 铅的富集与回收  66-67
  5.4 本章小结  67-68
第六章 综合回收过程中砷的流向与消除  68-74
  6.1 脱砷原理  68-69
    6.1.1 全火法脱砷  68
    6.1.2 全湿法脱砷  68-69
    6.1.3 火法--湿法结合脱砷  69
  6.2 次氧化锌综合回收时砷的流向  69-70
  6.3 实验部分  70-73
    6.3.1 仪器与试剂  70
    6.3.2 综合回收砷的方案  70-71
    6.3.3 结果与讨论  71-73
  6.4 本章小结  73-74
第七章 铟萃余液中回收锌与废水的治理  74-82
  7.1 试验原理  75
  7.2 实验部分  75-76
    7.2.1 仪器与试剂  75-76
    7.2.2 实验步骤  76
  7.3 结果与讨论  76-79
    7.3.1 硫化剂的选择  76
    7.3.2 确定沉淀条件  76-79
  7.4 模拟萃铟废水扩大试验  79-80
    7.4.1 硫化亚铁沉淀除杂  79
    7.4.2 氧化、中和返回利用  79-80
  7.5 本章小结  80-82
结论  82-84
参考文献  84-8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8-91
致谢  91

相似论文

  1. 几种天然产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评价和应用,R284.1
  2. 苯并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O626.23
  3. 磷肥副产氟硅酸钠含氯废水的回收利用研究,X786
  4. 玉米挥发性物质提取方法优化设计与应用,S513
  5. 蛋膜固相萃取在环境水样微量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X832
  6. 碳纳米材料在痕量元素分离富集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TB383.1
  7. DMF+KSCN萃取分离苯和环己烷及液液平衡研究,TQ028.3
  8. 油茶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功能评价,TS225.16
  9. 二次杀菌南京盐水鸭风味及脂肪氧化的影响分析,TS251.68
  10. 饲料中维吉尼亚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S816.17
  11. 微透析技术和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技术的联用,R917
  12. 樟树叶多酚提取纯化及结构鉴定,TQ914.1
  13. 南果梨香气成分分析及其在采后贮藏过程中的变化,S661.2
  14. 响应面法优化天麻中天麻素提取工艺研究,R284.1
  15. 微晶蒽固相萃取与光谱法联用分离富集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X832
  16. 太湖北部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X832
  17. 环境友好的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体系的萃取作用研究,O647.2
  18. 青藏高原油菜蜂花粉脂肪酸的提取及分析,S896.4
  19.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在重金属分析中的应用研究,O658.2
  20. 红外光谱法对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体系性质的研究,O647.2
  21.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O63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冶金工业 > 有色金属冶炼 > 重金属冶炼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