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油茶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功能评价
作 者: 黄翠莉
导 师: 吴苏喜
学 校: 长沙理工大学
专 业: 食品科学
关键词: 油茶籽油 超临界CO2萃取 碱炼 降脂护肝 功能性评价
分类号: TS225.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油茶籽油是我国特有、湖南省占优势的一种高档食用油,因其脂肪酸组成与当今世界的“植物油皇后”——橄榄油相类似而被称为“东方橄榄油”。但是,我国传统的油茶籽制油工艺多为高温压榨或溶剂浸出工艺,造成原油色泽深、杂质多、后期精炼复杂、油茶籽油固有的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物质损失大;溶剂浸出工艺还需要使用具有一定毒性的化学试剂,对生产环境和油脂产品的食用安全性造成一定危害。因此,我国传统工艺制取的油茶籽油实际上有负于“东方橄榄油”美称。在人们崇尚天然食品和食用安全的今天,开展油茶籽油的原生态制取技术研究及其质量安全与保健功能评价,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油脂食品安全、增强我国特有茶籽油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并优化了油茶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及其精炼工艺,综合评判了该工艺技术的优越性,并评价了其油茶籽油产品的降脂护肝功能,得到了以下创新性结论: (1)运用响应面优化法得到油茶籽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在33 MPa压力和43℃温度下连续萃取时间2 h,此条件下的出油效率达95.4%;所得原油除了酸价超标外,其它质量指标均达到一级压榨成品油茶籽油(GB11765-2003)规定要求。(2)超临界CO2萃取的油茶籽原油只需经过简单的碱炼处理就可以达到一级压榨成品油茶籽油(GB11765-2003)的规定要求。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影响该碱炼工艺效果的主次因素是碱液浓度>碱炼初温>超碱量;碱炼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碱炼初温75℃、碱液浓度8%、超量碱量0.10%,此条件下的精炼率为96.4%,成品油酸值0.10 mgKOH/g、过氧化值2.48 mmol/kg。(3)与水酶法、压榨法和溶剂浸出法等三种制油方法相比,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油茶籽有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原油色泽浅、维生素E等生物活性成分多、副产物饼粕利用便利等综合优势。但是,其弱势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生产规模小、设备一次性投资大等方面。(4)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油茶籽油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水平(p<0.05),同时具有预防脂肪肝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全文目录
摘要 5-6ABSTRACT 6-11第一章 绪论 11-19 1.1 油茶和油茶籽油概述 11 1.2 油茶籽油的制取方法 11-12 1.3 油茶籽油品质及其功能评价 12-13 1.3.1 油茶籽油品质特点 12 1.3.2 油茶籽油的功能性评价 12-13 1.4 超临界CO_2 萃取技术 13-14 1.4.1 超临界CO_2 萃取技术原理 13-14 1.4.2 超临界CO_2 的特点 14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16 1.5.1 油茶籽油的应用 14-15 1.5.2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现状 15-16 1.6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6-17 1.7 主要研究内容 17-19 1.7.1 油茶籽油的超临界CO_2 萃取工艺研究 17 1.7.2 超临界CO_2 萃取茶籽油的精炼工艺研究 17 1.7.3 不同方法加工油茶籽品质比较 17-18 1.7.4 油茶籽油降脂护肝作用的研究 18-19第二章 油茶籽油的超临界 CO_2萃取工艺研究 19-30 2.1 材料与方法 19-21 2.1.1 实验材料 19 2.1.2 主要试剂 19-20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0 2.1.4 实验方法 20-21 2.2 结果与讨论 21-29 2.2.1 油茶籽原料的基本特征 21-22 2.2.2 单因素实验结果 22-24 2.2.3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24-27 2.2.4 油茶籽外壳对油茶籽油的影响 27-29 2.2.5 茶籽仁油的品质分析 29 2.3 小结 29-30第三章 不同方法加工油茶籽的比较 30-37 3.1 材料与方法 30-32 3.1.1 实验材料 30 3.1.2 试剂 30-31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 3.1.4 实验方法 31 3.1.5 主要测试指标 31-32 3.2 结果与讨论 32-36 3.2.1 不同方法制取油茶籽油的基本理化特性比较 32-34 3.2.2 不同的制油方法对VE 含量的影响 34-35 3.2.3 不同方法制油后剩余饼粕的基本组成比较 35 3.2.4 不同制油方法的工艺比较 35-36 3.3 小结 36-37第四章 超临界 CO_2萃取油茶籽油精炼工艺的研究 37-45 4.1 材料与方法 37-40 4.1.1 试验材料 37 4.1.2 主要仪器 37-38 4.1.3 主要试剂 38 4.1.4 方法 38-39 4.1.5 几种重要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39 4.1.6 油茶籽油碱炼工艺研究 39-40 4.2 结果与分析 40-44 4.2.1 油茶籽毛油的基本指标 40 4.2.2 单因素实验 40-42 4.2.3 正交优化试验的确定 42-43 4.2.4 验证试验 43-44 4.3 碱炼对油茶籽油主要成分的影响 44 4.4 小结 44-45第五章 油茶籽油对大鼠降血脂和预防脂肪肝的影响 45-54 5.1 材料与方法 45-48 5.1.1 材料 45-46 5.1.2 方法 46-48 5.2 结果与讨论 48-53 5.2.1 油茶籽油的基本理化指标 48 5.2.2 不同组别大鼠体重的变化 48-49 5.2.3 油茶籽油对大鼠血脂的降低作用 49-50 5.2.4 不同组别大鼠肝脏变化的比较 50-52 5.2.5 不同组别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影响 52-53 5.3 小结 53-54结论与展望 54-56 主要结论 54-55 主要创新点 55 展望与设想 55-56参考文献 56-62致谢 62-63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工作与成果 63-64摘要 64-67ABSTRACT 67-72
|
相似论文
- 青藏高原油菜蜂花粉脂肪酸的提取及分析,S896.4
- 葱白有效成分组群的成分类型及降脂作用研究,R285
- 椪柑籽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TS225.1
- 不同夹带剂条件下超临界CO_2萃取蜂胶黄酮的研究,TQ461
- 茶树花精油提取及其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的研究,S571.1
- 一种复方中药保健品的研制,R286
- 焙烤及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对茶油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TS272
- 南五味子挥发性成分及多糖提取工艺研究,R284
- 积雪草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TQ461
- 阿维菌素B_(1a)的提取工艺研究,TQ463
- 园艺植物种籽油脂提取工艺研究与成分分析,TS224
- 生姜有效成分萃取、包合及产品开发研究,TQ914.1
- 川芎提取物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R284.2
- 川芎超临界CO_2萃取及组织培养研究,R284.1
- 苦荞麦麸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TQ461
- 中药材雷公藤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R284.2
- 麻疯树籽油的提取工艺及其氧化稳定性研究,TQ644.14
- 人参花挥发油的质谱研究,R284.1
- 富油微藻中油脂的提取及DHA富集纯化的研究,TQ646
- 天然抗氧化物原料筛选及分离纯化,TS202.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食用油脂加工工业 > 各种食用油 > 植物油 > 茶籽油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