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乳腺癌NOEY2基因突变谱研究

作 者: 胡爱平
导 师: 杨举伦
学 校: 昆明医学院
专 业: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关键词: NOEY2基因 抑癌基因 点突变 突变谱 乳腺癌 启动子
分类号: R737.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防治乳腺癌的关键。根据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肿瘤的发生是一系列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积累的结果,特别是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NOEY2是1999年发现的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该基因等位的缺失、所在区段染色体丢失和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NOEY2基因在正常的乳腺上皮细胞高表达,但是在乳腺癌细胞则表达下降或缺失。因此,研究乳腺癌中NOEY2基因的表达与功能,对进一步理解乳腺癌发生演进的分子机制有重要意义,也为其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了新的指标。本课题采用DNA测序技术,对选取的乳腺癌组织、癌旁增生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NOEY2基因外显子1、2及启动子、内含子进行DNA序列测定,分析其突变情况,以获得乳腺癌中NOEY2基因的突变谱和突变热点,并探讨该基因突变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为了解乳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其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50例乳腺癌新鲜标本及50例乳腺良性病变新鲜标本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有明确病理诊断。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测序等技术对NOEY2基因外显子1、2及启动子、内含子突变情况进行检测。测序资料均采用AlignX序列分析软件处理。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1)在21/50例(42%)乳腺癌、17/50例(34%)相应的癌旁增生、0/50例(0%)独立的乳腺增生病变中检测到NOEY2基因启动子或/和外显子突变;外显子1未检测到突变;在全部乳腺癌、癌旁增生和独立的乳腺增生病变中均检测到相同的内含子5个位点的突变,即-202 T>C,-150A>T,-149 T>A,-113 G>C,-164 insC,但均未发现剪接点突变。(2)乳腺癌及癌旁增生组织中NOEY2基因突变谱主要集中于启动子和外显子2,在50例乳腺癌中,检测到13例启动子突变(26%),突变主要发生于3661~-3558碱基段,其中-3661位点突变发生率最高(16%),另外还检测到13个不同位点的突变各1例(2%);检测到10例外显子2突变(20%),突变主要发生于+281~+1110碱基段,+735位点突变发生率最高(6%),其中,非编码区突变9例,占18%,+735G>A最高,有3例(6%),另外还检测到12个不同位点的突变各1例(2%);编码区突变有3例(6%),其中同义突变1例、移码突变3例。在50例癌旁增生病变中,检测到8例启动子突变(16%),突变主要发生于3661~-3521碱基段,其中-3661位点突变发生率最高(4%),另外还检测到12个不同位点的突变各1例(2%);50例癌旁增生病变中检测到11例外显子2突变(22%),突变主要发生于+502~+1182碱基段,+735位点突变发生率最高(12%),其中,非编码区突变11例,占22%,+735G>A最高,有6例(12%),其次+864G>A3例(6%),+1117insT2例(4%),另外还检测到14个不同位点的突变各1例各1例(2%)。编码区突变1例(2%),有两个突变位点:+502A>C和+590A>T均为错义突变。(3)统计结果显示,NOEY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病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1)NOEY2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2)NOEY2基因启动子和外显子2均为乳腺癌患者突变的热区。(3)NOEY2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病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4)NOEY2基因异常有多种形式,进一步研究NOEY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mRNA及蛋白质水平表达的异常,将有助于阐明乳腺癌发生发展中NOEY2基因的作用。

全文目录


英文缩写词表  5-6
中文摘要  6-8
英文摘要  8-11
论文正文  11-55
  引言  11-13
  材料与方法  13-24
  结果  24-37
  讨论  37-43
  结论  43-44
  参考文献  44-48
  附图  48-55
文献综述 NOEY2基因与肿瘤的关系  55-65
  正文  55-62
  参考文献  62-65
致谢  65

相似论文

  1. 水稻茎叶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的筛选及分析,S511
  2. 猪BMP7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关联性分析,S828
  3. 马铃薯甲虫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机理,S435.32
  4. 水稻纹枯病菌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S435.111.42
  5. Pib结构基因在不同启动子驱动下的稻瘟病抗性,S435.111.41
  6. 水稻Pib启动子中乙烯和茉莉酸响应元件的转基因分析,S511
  7.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LTR体外启动活性分析,S858.31
  8.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预防效果的研究,R473.73
  9. 乳腺癌保乳术后切线照射的相关研究,R737.9
  10. 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9A17v2启动子活性分析,S435.622
  11. Pib基因启动子3’端缺失体的暗诱导特性分析,S511
  12. 藤稔葡萄花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S663.1
  13. 苹果Flowering locus T (FT)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S661.1
  14. 乳腺癌钙化X线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R737.9
  15. 镉胁迫诱导拟南芥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变化的分子诊断,X173
  16. 棉花和番茄P-ATPases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的初步分析,S562
  17. CIF与CEF方案用于Ⅱ期乳腺癌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R737.9
  18. 蜂毒肽基因的原核重组表达及其在Hela细胞中的靶向转录研究,R346
  19. 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与ER、PR及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R445.1
  20. 丙型肝炎病毒NS2TP基因调节机制的研究,R512.63
  21.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K562细胞中MDR1表达的影响,R733.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泌尿生殖器肿瘤 > 乳腺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