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柱状黄杆菌嗜热菌蛋白酶基因的鉴定

作 者: 李军华
导 师: 文春根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动物学
关键词: 柱状黄杆菌 嗜热菌蛋白酶 外膜蛋白 毒力因子
分类号: S9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5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柱形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危害极广的细菌性病,主要危害鱼类的鳃组织,也可引起体表溃烂,其病原为黄杆菌科的柱状黄杆菌(Flabobacterium columnare)。由该病原菌引起的细菌性烂鳃病在我国流行较广且危害严重,是草鱼(Ctenopharyngdon idellus)、鳜(Siniperca chuatsi)等重要养殖鱼类的主要疾病。对该病原菌的研究表明其感染力与其对鳃组织的粘附力有关。蛋白酶、粘附因子和硫酸软骨素AC裂解酶被认为是F.columnare的毒力因子。细菌的外膜蛋白是细菌与细胞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界面,是革兰氏阴性菌较为重要的免疫原。本研究以我国分离的引起柱形病的病原为对象,开展了F.columnare的毒力因子基因的鉴定方面的研究。构建F.columnare的三个平行表达文库,制备抗其外膜蛋白(OMPs)的兔抗。对文库进行影印后进行菌落原位杂交,挑取阳性克隆测序分析,采用基因组步移的方法进行全长克隆。从F.columnare的表达文库中筛选出嗜热菌蛋白酶(Thermolysin,TLN)基因,其开放阅读框包含2709nt,编码902aa。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TLN含有两个锌金属蛋白酶保守基序HExxH和GxxNExxSD。将TLN催化域和α螺旋域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gami(DE3)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重组融合蛋白TLN-C在分子量约58kD处有明显表达带,主要以不可溶的包涵体形式存在。变性条件下利用His·Bind树脂纯化融合蛋白,用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兔抗重组TLN-C多克隆抗体。用抗六个组氨酸的单抗或是兔抗重组蛋白多抗进行免疫印迹,这些抗体能有效地与重组蛋白(58 kD)结合,在F.columnare全菌蛋白和胞外蛋白约42kD处以及全菌蛋白和外膜蛋白约35kD处出现了阳性条带。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6
缩略语表  6-7
目录  7-9
第一章 柱状黄杆菌与微生物金属蛋白酶  9-26
  1. 柱形病与柱状黄杆菌  9-17
    1.1 柱形病的发现和病原的分离  9
    1.2 病原体的形态特征与培养特性  9-10
    1.3 柱状黄杆菌及其血清型  10-11
    1.4 宿主范围和病原性  11-13
    1.5 感染及流行  13-14
    1.6 症状及病理  14-15
    1.7 柱形病的诊断及预防  15-17
  2. 微生物金属蛋白酶与病原性  17-26
    2.1 金属蛋白酶家族  17-19
    2.2 金属蛋白酶的合成、成熟和分泌  19-20
    2.3 肠源病原性影响  20-21
    2.4 血管渗透性的加强  21-22
    2.5 组织损伤  22-23
    2.6 细胞毒性  23
    2.7 细菌侵染的促进作用  23-25
    2.8 本研究的目的  25-26
第二章 柱状黄杆菌嗜热菌蛋白酶基因的免疫筛选、原核表达和免疫印迹  26-41
  1. 前言  26
  2. 材料和方法  26-33
    2.1 主要仪器设备  26-27
    2.2 主要试剂  27-28
    2.3 柱状黄杆菌G_4表达文库的构建  28
    2.4 文库筛选  28
    2.5 TLN全长的获得  28-29
    2.6 重组嗜热菌蛋白酶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印迹  29-33
      2.6.1 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29-30
      2.6.2 重组TLN-C基因的诱导表达  30
      2.6.3 表达产物的鉴定  30
      2.6.4 变性条件下亲和层析纯化包涵体形式的目的蛋白  30-31
      2.6.5 外膜蛋白和胞外蛋白的提取  31-32
      2.6.6 兔抗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32
      2.6.7 Western免疫印迹  32-33
  3. 结果  33-39
    3.1 柱状黄杆菌TLN的序列全长  33-34
    3.2 柱状黄杆菌TLN-C的原核表达  34-37
    3.3 重组TLN-C的免疫印迹分析  37-39
  4. 讨论  39-41
致谢  41-42
参考文献  42-52
附录  52-54

相似论文

  1. 溶藻弧菌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与保藏方法的研究,S943
  2. 羊种布鲁氏菌16M优势蛋白抗原的鉴定,S852.61
  3. 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毒力因子的表达及两种根管常用药物对其作用研究,R780.2
  4.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研究,R446.5
  5. 登革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的表达及其在登革热血清学早期诊断中的初步应用,R446.6
  6. 黄河口地区致病性猪链球菌分离鉴定与主要毒力因子的PCR检测,S858.28
  7. 大蒜提取物竞争性阻断QS信号系统并降低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表达,R285
  8. CO_2对大肠杆菌O157:H7的黏附力影响的研究,R378.2
  9.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临床株耐药机制的研究,R446.5
  10. 副猪嗜血杆菌自转运蛋白AT1的功能研究,S852.61
  11. 哈维氏弧菌外膜蛋白OmpK的原核和真核表达,Q78
  12. 青鱼肠道出血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疫苗的初步研究,S943
  13. 耐药嗜水气单胞菌的外膜结构和免疫原性变化的初步研究,S941
  14. 嗜水气单胞菌毒力特性研究,S941
  15. 猪链球菌2型Ⅲ型溶血素基因的功能研究及猪链球菌2型弱毒疫苗初探,S858.28
  16. 产ESBLs和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差异的研究,R446.5
  17. 布鲁氏菌多重PCR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R516.7
  18.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R446.5
  19. 适于四膜虫的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虫菌共培养的体外试验,Q78
  20. 硝基作为锌离子结合基团的二肽类嗜热菌蛋白酶抑制剂,TQ464.8
  21. 哈维氏弧菌胞外蛋白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S94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保护学 > 鱼病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