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东盟跨境教育政策研究

作 者: 杨延军
导 师: 唐晓萍
学 校: 广西师范学院
专 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关键词: 东盟 中国-东盟 政策 跨境教育 跨境教育政策
分类号: G526.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7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式启动;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期间,中国与东盟的跨境教育规模逐步扩大,中国对东盟国家的跨境教育政策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本研究基于政策分析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博弈理论,运用历史法、比较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主要对中国与东盟正式建立关系以来与东盟及东盟国家签署的涉及教育合作的协议文本进行梳理与分析,重点研究跨境教育政策的演变、内容、类型及实施的有效性,以期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跨境教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提供新的借鉴与启示。论文首先扼要概述中国和东盟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有关教育合作协议的基本情况;然后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从时间的纵向性上分为四个阶段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跨境教育政策进行梳理;并从空间的横向性上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跨境教育政策的四种类型作出逐一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跨境教育政策的有效性展开分析,并指出政策实施的缺失之处;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跨境教育政策的具体建议及应对策略。本文的主要特点是:(1)现实意义。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跨境教育必将成为双方重要合作领域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2)专题研究。把中国-东盟跨境教育政策作为一个研究专题,并对跨境教育政策的类型作出系统分析,此类研究之前并不多见。为此,在本文研究基础上,已参与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北部湾经济区跨境继续教育的发展规划建议”,并承担“中国-东盟跨境继续教育政策”研究专题。(3)原创性。运用大量的文本文献资料客观分析中国-东盟跨境教育政策是本文的最大特点。在研究过程中,认真查找、阅读、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目前能运用大量文本对中国-东盟跨境教育政策作出研究的还很少。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绪论  11-23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3
    一、选题缘起与背景  11-12
    二、研究意义  12-13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3-16
    一、国外研究综述  13-14
    二、国内研究综述  14-16
  第三节 研究的范围和概念界定  16-19
    一、研究范畴的界定  16
    二、基本概念界定  16-19
  第四节 理论研究基础  19-21
    一、政策分析理论——回溯性政策分析  19-20
    二、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20
    三、博弈论(game theory)  20-21
  第五节 研究设计  21-23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1
    二、文章的结构及研究特点  21-23
第二章中国对东盟各国跨境教育政策内容分析  23-39
  第一节 概述  23-26
  第二节 中国对东盟各国跨境教育政策内容发展  26-39
    一、2002 年前中国对东盟各国跨境教育政策内容发展  27-34
    二、2002--2004 年中国对东盟国家跨境教育政策内容发展  34-35
    三、2004--2007 年中国对东盟国家跨境教育政策内容发展  35-36
    四、2007 年之后中国对东盟国家跨境教育政策内容发展  36-39
第三章 中国对东盟国家跨境教育政策类型分析  39-44
  第一节 中国-东盟跨境奖学金政策内容分析  39-40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相关协议分析  39
    二、中国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分析  39-40
    三、专项跨境奖学金政策分析  40
  第二节 中国-东盟跨境校际合作政策内容分析  40-41
    一、跨境校际合作的时间分析  40
    二、跨境校际合作的领域分析  40-41
  第三节 中国-东盟跨境培训政策内容分析  41-43
    一、跨境培训合作的国家分析  41
    二、跨境培训合作的领域分析  41-42
    三、跨境培训合作的人员和提供方式分析  42-43
  第四节 中国-东盟跨境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政策内容分析  43-44
    一、跨境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的时间分析  43
    二、跨境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合作国家分析  43-44
第四章 中国对东盟国家跨境教育政策有效性分析  44-58
  第一节 中国对东盟国家跨境教育政策有效性概述  44-49
  第二节 中国对东盟国家各类跨境教育政策有效性分析  49-58
    一、跨境奖学金政策有效性分析  49-53
    二、跨境培训政策有效性分析  53-55
    三、跨境校际合作政策有效性分析  55-56
    四、跨境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政策有效性分析  56-58
第五章 中国—东盟跨境教育政策发展建议与对策  58-63
  一、中国对东盟跨境教育政策发展的建议  58-60
  二、提高中国对东盟国家教育输出的应对策略  60-63
结语  63-64
参考文献  64-69
致谢  69-70

相似论文

  1. 巴西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研究,G577.7
  2.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政策的实证研究,G818.2
  3.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4.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5.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公共政策研究,G522.3
  6. 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研究,R197.1
  7.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8. 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伦理学思考,B82-058
  9. 公共政策执行再生性梗阻与症解研究,D035
  10.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滞问题研究,D630
  11. 中国政府惠农政策实证研究,D422.6
  1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G522.3
  13. 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研究,G637.2
  14. 区域内示范性高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G639.2
  15.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16. 环境政策的有效性,X321
  17. “中国NGO”的发展现状研究,D632.9
  18. 苏州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412.6
  19. 武汉市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研究,F249.27
  20. 里下河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研究,X592
  21. 南京市药房托管运行问题研究,R9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国教育事业 > 教育行政 > 对外教育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