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2061计划”教材分析法的研究

作 者: 罗明武
导 师: 文庆城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2061计划”教材分析法 教材 概念变化 物质与分子 教学策略
分类号: G63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730次
引 用: 1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建构主义理念和实践方式已经成为当今广受关注的科学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传统的科学教材和教学方法是不适于建构主义科学教育的,因为它们强调学习现成的答案而不是对问题的探究;把主要的精力花费在记忆上却牺牲了批判性思维;强调记忆零碎的知识,而不是在背景中的理解,强调复述而不是论证、学而不做。为了鉴定目前学校所用的教材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科学素养的基准》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要求,鼓励开发出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的新教材,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开发了一套教材的评价方法。现场试验表明,“2061计划”教材分析方法不仅可作为选择教材的目的之用,而且能帮助教师修订现有的教材,并指导开发人员研制新的教材。现在“2061计划”教材分析方法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培训和指导教材开发的强有力的工具。本研究通过介绍和研究“206计划”教材分析法,旨在为国内在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的教材及其评价方法提供参考。论文主体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从能课程的含义、教材功能的界定、2061计划”教材分析的维度、材分析的标准指标体系几方面介绍“2061计划”教材分析方法。第二部分对“2061计划”科学教材分析程序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析。2061计划的理念是提高全民的“科学素素养”,由此理念出发,2061计划确立其课程内容和教学的原则:科学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科学内部的学科界限要“软化”,科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联系要加强。“学校应该选择和强调最重要的概念和技能,使学生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的质量上,而不是所教信息的数量上”。教学原则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内在观念,如“学生学习受已有观念的影响”“学不一定是教的成果”“实际去做才能学好”“不要把求知和发现割裂开” “讲授科学应该反映科学的价值观”“讲授科学、数学和技术应该与科学探究的性质相吻合”“传授科学应扩展到校外”。这些原则成为“2061计划”教<WP=4>材分析法中的教学标准的基础。第三部分选取一本能体现建构主义根本特性的,完全按学生概念变化过程来编写的教材——《物质与分子》,通过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从实践的层面来阐明“2061计划”教材分析法的操作性和有效性。最后部分是“2061计划”教材分析法对我国教材编制和课堂教学的启示。教材评价方法上的启示:内容和教材质量不能离开学习目标单独评价,质量可靠的教材必须体现能支持学生学习特定目标的有效教学策略。教材设计上的启示:建构主义科学教材强调内容的综合理解,在教学设计上关注学生已有概念、促进概念的转化。能促进概念的转化的有益策略:考虑先决知识和学生的错误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活动和所学内容的目的;运用图象表征抽象概念的含义:有效地运用现象证明概念的合理性:运用调查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运用连续的评价和反馈来指导教学;加强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8
1. 问题的提出  8-14
  1.1 建构主义与科学教育改革  8-10
  1.2 “2061计划”教材分析法出台的背景  10-12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4
2. “2061计划”教材分析法的概述  14-28
  2.1 “2061计划”的课程的含义  14
  2.2 “2061计划”关于教材功能的界定  14-15
  2.3 “2061计划”教材分析的维度  15-16
  2.4 教材分析的标准指标体系  16-28
3. “2061计划”教材分析法的理论基础的探析  28-36
  3.1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整合  28-29
  3.2 有效的教学和学习原则  29-36
4. “2061计划”教材分析法的实例研究——评科学教学单元《物质与分子》  36-59
  4.1 科学教学单元《物质与分子》简介  36-37
  4.2 科学教学单元《物质与分子》的分析评价  37-59
5. 借鉴与启示  59-64
  5.1 教材评价方法上的启示  59-60
  5.2 教材设计上的启示  60-62
  5.3 课堂教学的启示  62-64
注释  64-65
参考文献  65-70
后记  70

相似论文

  1.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G633.6
  2.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3.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4.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5. 动态教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G434
  6. 小学数学新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点的研究,G623.5
  7.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与教学探讨,G633.3
  8. 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研究,G633.3
  9. 语文教材性别文化研究,G633.3
  10. 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校本教材编写研究,G633.6
  11.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1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G633.3
  13. 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6
  1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G633.55
  15. 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的分析及策略研究,G633.8
  16. 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研究,G633.91
  17. 三位初中英语教师词汇教学策略的案例研究,G633.41
  18. 高中英语教材母语文化缺失分析,G633.41
  19.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G623.5
  20. 善用操作性情境创设提高课堂效率,G633.6
  21.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探讨,G633.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教材、课本、辅助教材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