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学生对应激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 者: 刘丽
导 师: 姚梅玲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儿科学
关键词: 中学生 应对方式 心理控制源 一般自我效能感
分类号: G63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82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应对(coping)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态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措施。应对方式(coping styles)是在应对过程中继认知评价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应对活动,作为一种中介因素,应对方式影响着压力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压力同身心健康的关系。大量研究表明:个体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有很大相关,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应对方式和个体的生活经历、心理特点有关。已有的研究表明:性别、年龄、人格等因素与应对方式有关。但心理控制源、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未见报道,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本研究的特点是以中学生为对象,从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的角度,探讨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现状,以及分析应对方式与性别、年级、家庭情况(家庭经济、父母文化程度)、心理控制源、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为中学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措施,促进中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6年3~4月在某市省实验中学、某市一中、某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某市五中四所中学抽取了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年级631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2.调查方法采用家庭情况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1.中学生的应对方式在求助、合理化因子方面存在性别差异(P<0.05),应对方式没有年级差异(P>0.05)。2.家庭经济条件与解决问题应对因子呈正相关(r=0.088,P<0.05),与退避应对因子呈负相关(r=-0.091,P<0.05)。3.父亲文化程度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正相关(r=0.123,r=0.142,P<0.05),与自责因子呈负相关(r=-0.196,P<0.05)。母亲文化程度与求助因子呈正相关(r=0.106,P<0.05),与自责、退避因子呈负相关(r=-0.165,r=-0.081,P<0.05)。4.中学生的外控性没有性别差异(P>0.05),外控性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应对因子呈正相关(r=0.252,r=0.310,r=0.199,r=0.308,P<0.05),与求助应对因子呈负相关(r=-0.247,P<0.05)。5.家长对待中学生的教育态度没有性别差异(P>0.05),其中教育成效因子与退避、合理化应对因子呈正相关(r=0.132,r=0.092,P<0.05),与解决问题、求助应对因子呈负相关(r=-0.118,r=-0.085,P<0.05)。子女控制因子与自责、幻想应对因子呈正相关(r=0.141,r=0.121,P<0.05),与求助因子呈负相关(r=-0.111,P<0.05)。父母控制因子与自责、幻想、合理化应对因子呈正相关(r=0.102,r=0.105,r=0.092,P<0.05),与解决问题、求助应对因子呈负相关(r=-0.090,r=-0.143,P<0.05)。6.中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求助应对因子呈正相关(r=0.117,r=0.083,P<0.05),与自责、幻想、退避应对因子呈负相关(r=-0.222,r=-0.105,r=-0.138,P<0.05)。结论1.中学生面对应激事件时,往往趋向于使用的应对方式排序为:求助、问题解决、退避、幻想、合理化和自责。其中女中学生比男中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与使用求助的应对方式。各年级的中学生使用的应对方式无差异。2.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中学生趋向于使用解决问题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较少使用退避消极的应对方式。3.父母文化程度高的中学生趋向于使用解决问题、求助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较少使用自责、退避消极的应对方式。4.中学生的心理控制源无性别差异,外控性高的中学生趋向于使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应对方式,而较少使用求助应对方式。5.城市家长对待中学生的教育态度没有性别差异。父母教育成效因子得分高的中学生,在遇到应激事件时常使用退避、合理化的应对方式,而较少使用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子女控制因子得分高的中学生,在遇到应激事件时常使用自责、幻想的应对方式;父母控制因子得分高的中学生,常采用自责、幻想、合理化的应对方式,而较少使用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6.男中学生比女中学生有较高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拥有较高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学生面对应激事件时常常使用解决问题、求助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较少使用自责、幻想、退避消极的应对方式。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0
论文部分  10-40
  前言  10-12
  对象和方法  12-14
  结果  14-27
  讨论  27-33
  结论  33-34
  参考文献  34-40
综述部分  40-48
  青少年应对方式的研究进展  40-46
  参考文献  46-48
附录  48-55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55-56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2. 论中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G631
  3. 当代中学生挫折教育的生命哲学审视,G631
  4. 广州市中学生英语课堂写作焦虑与写作成绩的相关研究,G633.41
  5. 词汇自主学习训练对高中生英语词汇能力的影响,G633.41
  6. 不同性别角色中学生的自我构念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7. 校服文化与中学生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G635.5
  8. 体育锻炼与中学生乐观的关系研究,G804.2
  9. 青少年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心理压弹力关系的研究,B844.2
  10. 大学生人际压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B844.2
  11. 当代中学生思想多样性与思想教育的一元导向,G631
  12. 三明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G633.96
  13. 大学新生内隐、外显自我概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B844.2
  14. 大学生压力知觉、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G645.5
  15. 高中生英语阅读“思维导图”学习策略研究,G633.41
  16. 大学生自我宽恕倾向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B844.2
  17. 幼儿气质与家长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G78
  18.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在高职学生自评症状与总体幸福感中的调节/中介效应研究,B844.2
  19. 初中生乐观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B844.2
  20. 体育锻炼对肥胖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压力的影响,G633.96
  21. 锻炼坚持性对大、中学生身体自尊及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G633.9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教师与学生 > 学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