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沟通式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作 者: 陈飞
导 师: 杨建军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沟通 沟通式规划 城市规划方法 规划实践
分类号: TU98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304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提出:“城市环境是人民创造的。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各专业设计人、城市居民以及公众和政治领导人之间系统的、不断的相互协作、配合的基础上。”《宪章》即强调城市规划需要包括规划设计者、规划使用者以及规划管理者在内各主体间的沟通与合作。发展至今,城市规划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已不断扩大并复杂化;各利益主体参与规划的意愿也不断增强并越来越多地关注于自身利益在规划中的反映程度,矛盾冲突日益激烈。因此,在规划过程中不断地引入各种形式的有效“沟通”成为当务之急。沟通式规划思想的重要性随即获得规划界越来越多人士的共识。然而,至今尚未见有关于该理论相对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以及如何在各种规划实践中灵活有效地应用此方法的详细阐述,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新问题。 论文以近现代城市规划的演变为基本线索,分析挖掘出贯穿于其中的沟通式规划思想的启蒙、孕育、产生、发展和深化过程,对沟通式规划的理论体系,包括其概念、主要思想起源、优缺点等进行了全面剖析,较系统地阐述了沟通式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针对当前我国城市规划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及规划中运用沟通的思想与方法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促进作用,指出我国提倡沟通式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此外,通过介绍目前国外已有的良好范例,结合我国编制城市规划的固有程序和特点,致力于探询适合我国国情的“沟通式规划的具体操作方法、程序和保障机制”等;最后是笔者在亲身规划经历中有关系统运用沟通式规划方法的一些探索性试验,旨在说明应针对不同的规划类型、层次以及规划过程中出现的具体矛盾、不同的规划使用者等现实情况灵活变换“沟通”方式,以真正实现城市规划中的有效沟通并最终推进我国城市规划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5-6
英文摘要  6-7
第一章 引言  7-8
第二章 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与沟通式规划思想的演变  8-14
  一、早期工业社会——沟通式规划思想的启蒙  8-9
  二、现代工业社会——沟通式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期  9-12
    1、二次大战前后及战后恢复期(1916-1960年——沟通式规划思想的萌芽期  9-10
    2、社会政治经济转变时期、人权运动的兴起(20世纪60—70年代)——沟通式规划思想初步产生  10-11
    3、全球化和竞争加速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沟通式规划思想的提出及进一步发展  11-12
  三、后工业社会——沟通式规划概念的明确化和深化  12-14
第三章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挑战及解决途径  14-19
  一、设计层面  14-16
  二、建设层面  16
  三、管理层面  16-18
  四、规划对象层面  18-19
第四章 沟通式规划的理论体系  19-24
  一、沟通式规划的概念及其主要思想起源  19-22
    1、沟通式规划的概念  19-20
    2、沟通式规划的主要思想起源  20-22
  二、沟通式规划方法对城市规划的作用  22-24
    1、沟通式规划方法对城市规划实践的推进作用  22
    2、沟通式规划对城市规划理论的作用  22-24
第五章 沟通式规划的操作要素探讨  24-35
  一、沟通式规划中的制度建设  24-26
    1、构成城市规划中有效沟通的必备条件  24-25
    2、国外在沟通式规划中的“公众评议”和“公众听证”制度  25-26
    3、国外在规划中的“沟通”机构设置  26
  二、沟通式规划的沟通程序分析  26-27
  三、沟通式规划的实际操作及相应技术  27-33
    1、沟通式规划论中规划师的角色定位  27-30
    2、沟通式规划论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30-31
    3、沟通式规划论中“规划使用者”——市民的角色定位  31-32
    4、沟通式规划论中当代开发商的角色定位  32-33
  四、沟通式规划的注意事项及改进  33-35
第六章 适合我国国情的沟通式规划方法探讨  35-52
  一、适合我国国情的沟通式规划过程和相关操作技术初探  36-39
    1、决定编制,草案准备阶段——公开宣布决定、尽早沟通相关部门  36
    2、初方案阶段——前期市民参与、与其他公共机构沟通,产生多方案  36-37
    3、多方座谈阶段——公共机构间的沟通和相邻城市、社区的参与  37-38
    4、规划图公开,新的争议,再权衡阶段  38
    5、决定权衡结果,确定最终方案阶段——公共部门与私人相互沟通协调和权衡  38-39
    6、规章制度和法规,批准和宣布指令,执行规划阶段——总和并上报前阶段的沟通意见  39
  二、适合我国国情的沟通式规划机构与制度的探讨  39-42
    1、总体思路  40
    2、工作内容  40
    3、组织和工作方式  40-42
  三、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乡村住区布局规划中的沟通体验  42-52
    1、相关人员  42
    2、本次规划采用“分阶段”、“分对象”、级级引介的持续渐进式沟通模式,主要鉴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42-43
    3、本次规划的具体沟通过程  43-52
第七章 总结  52-54
  一、近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史也是沟通式规划逐步获得认识与重视的历史  52
  二、目前我国城市规划领域亟需引入各种形式与层面的有效沟通方法以解决面临的困境  52
  三、相应的制度保障与整个规划过程中对于正确合宜的沟通方法的灵活运用是实现城市规划中有效沟通的必要条件  52-53
  四、规划类型、层次、具体矛盾等各有所异,需要在具体实践中灵活变换沟通方式  53-54
参考文献  54-55
附录  55-57
后记  57

相似论文

  1. 广州市南沙区农村初中班主任胜任力研究,G635.1
  2. 参与式培训对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影响,G636
  3.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大肠癌术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干预效果研究,R473.73
  4.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伴发轻、中度抑郁患者的干预研究,R473.73
  5. 基于护士沟通能力的护患关系研究,R47
  6. 初中生学业亲子沟通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B844.2
  7. 沟通分析对初中生亲子沟通的干预研究,B844.2
  8. 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的角色实现,G641
  9. 保健品行业绩效管理的研究,F426.82
  10. 危机信息的整合沟通模式研究,X4
  11. 传媒与司法之张力的法理分析,D926
  12. 基于重叠影响阈理论对江阴市农村初中家校沟通的调查研究,G636
  13. T公司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机制研究,F270
  14. 我国企业团队沟通与人的全面发展,F272
  15. 德清县域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方法研究,TU984
  16. 房地产开发项目沟通管理体系构建,F293.3
  17. 交互式沟通在厂验项目中的应用与研究,F426.6
  18. 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变过程问题的研究,F272.92
  19. 医药行业CRM项目实施总结,F426.72
  20. 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安全监管研究与设计,F203
  21. 零售业营业员的沟通能力、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关系模型研究,F721;F22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规划理论与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