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探析

作 者: 李宏刚
导 师: 姜淑芝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主体性 需要 主体性道德人格 “以人为本” “双主体学导式”德育教学模式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4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对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新的阐释与展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教育界人士时特别提出,培养人才主要是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本文根据这一发展导向,提出了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充分发挥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道德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超越性)实现大学生道德自律和培育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一种教育。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大学生个体全面自由发展的时代需要,因此,这一教育模式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现实可能性。根据这一教育模式的内在要求,本文阐释了其基本内容,即尊重和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需要,这是前提;唤起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意识,这是关键;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能力,这是核心;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这是旨归。随后,为了很好地有针对性地贯彻这一教育模式,本文提出了三条实现途径,即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这是根本立足点;“以人为本”,全面提升高校管理水平,这是重要保障;全面贯彻“双主体学导式”德育教学模式,这是有效支撑。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不只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实践,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教育哲学思想,是人类社会自由人格实现的必经阶段。

全文目录


引言  6-10
一、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要与可能  10-23
  (一) 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10-15
  (二) 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15-18
  (三) 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时代需要  18-23
二、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23-35
  (一) 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需要  23-25
  (二) 唤起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意识  25-28
  (三) 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能力  28-30
  (四) 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  30-35
三、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实现途径  35-49
  (一) 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  35-41
  (二) “以人为本”,全面提升高校管理水平.  41-44
  (三) 全面贯彻“双主体学导式”德育教学模式  44-49
结论  49-51
注释  51-54
参考文献  54-58
论文摘要(中文)  58-62
论文摘要(英文)  62-67
致谢  67

相似论文

  1.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3.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4.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5.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6.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7.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9.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10.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11.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12.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3.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4.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15.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16. 大学生成人依恋、完美主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17. 一元主导下的多维和谐,D61
  18.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19. 英国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研究,G649.561
  20.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叙事研究,G222
  21. 自传体记忆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B842.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