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行走天涯的人生情怀

作 者: 毛亚玲
导 师: 田建民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余秋雨 流浪 困境
分类号: I206.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2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学者余秋雨以走出书斋、走向文化现场的行路方式,选择了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路途,从而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本实践和生存形态,并引发了广泛的瞩目和众多的争议。对余秋雨而言,“流浪”的人生取向,既是他在“人文山水”的现场绾接历史与现代精神传递的努力;又是他超越个体生命质素,应对人生诸种困境的拓荒。本文对此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选择流浪的初衷;在余秋雨看来,对健全人性的追寻和生命意识中旷野的呼唤是其走出书斋、在长天大地中释放自己的内心冲动。第二,行路途中的体悟;这其中既有余秋雨身体力行置身于中华文明历史遗迹中时个体对历史文化中生命之根的探寻,又有在面对“誉满谤生”的生存困境时所做出的人生思考,还有辗转在其它文明现场时对中华文明的“他者审视”,一路出行时创作的文本和余秋雨在文化转型期所做出的积极参与姿态实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认可。第三,应对人生困境。这一部分论述了余秋雨的流浪取向也是他试图从精神困境中突围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从这一点引发至形而上的角度,“流浪”之于人类,是一个从出生就已注定的本原性命题,对未知之路的探索精神与寻找精神家园的生命意识,裹挟着一切存在之中的人们走进永恒的流浪之途。

全文目录


引言  7-11
第1章 流浪的初衷  11-16
  1.1 健全人性的启示  11-13
  1.2 来自旷野的呼唤  13-16
第2章 行路途中的体会  16-31
  2.1 个体的探寻阶段  18-21
  2.2 智者的体悟  21-23
  2.3 他者的审视  23-25
  2.4 自我价值的认可  25-31
    2.4.1 作品的文本意义  26-27
    2.4.2 文化生态的开拓之举  27-31
第3章 应战人生困境  31-41
  3.1 被误读的困境  31-33
  3.2 名誉带来的困境  33-36
  3.3 舆论带来的困境  36-37
  3.4 文化生态的困境  37-41
结语  41-43
参考文献  43-45
参考书目  45-48
致谢  48

相似论文

  1. 理工科大学美育现状与对策研究,G641
  2. 工程主体的伦理责任研究,B82-057
  3. 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G718.3
  4. 东亚转型国家民主巩固的困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73
  5. 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人的主体性,B038
  6. 中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630
  7. 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的困境与出路,G40
  8.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不足及完善,D922.29
  9.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机制设计,F276.3
  10. 转型期我国行政组织伦理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B82-051
  11.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德性伦理的建构,B82
  12.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实践困境及出路,D925.1
  13. 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之完善,D922.182.3
  14. 论“普世价值”的理论与现实困境,B82
  15. 我国刑事和解的实践及制度建构,D925.2
  16. 人民陪审制度的困境与出路,D926.2
  17. 我国自发举办非营利组织生存困境及法律建议,D922.22
  18. 在现代与传统之间,D909.2
  19. 假冒军用车辆的整治困境及其对策研究,E234
  20. 服从与抗命:公务员两难困境分析,D630.3
  21. 伦理视阈中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研究,G632.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当代文学(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