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问题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其自尊、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作 者: 周丽平
导 师: 刘毅玮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问题学生 父母教养方式 自尊 心理健康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8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几年,我国学者对家庭教养方式、自尊心理健康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并编制或修订了一些相关的量表,然而,翻阅以往文献,对学生群体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大学、中学、小学等,而对问题学生问津者寥寥无几。然而,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使他们更需要他人的关注与帮助,因此,本研究力求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问题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三方面的特点及其关系。本研究采用了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自尊量表(SES)和心理健康水平量表(scl90)分别对问题学生和同龄的在校学生施测,其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问题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特点、自尊发展水平、心理健康现状,并据此希望给问题学生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一些科学的参考依据。即:调整家庭教育中的教养方式,促进问题学生自尊和心理健康发展,减少问题行为的出现。结果发现:1、与在校学生相比,问题学生的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更多的采用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及过干涉与保护等不良教养方式。2、问题学生的自尊水平虽然比在校学生低,但差异不显著。但是父亲和母亲惩罚严厉的管教方式容易问题学生低自尊。3、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学校组学生。4、问题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母亲拒绝否认影响问题学生的自尊水平,对子女严厉常采取惩罚的教育方法容易使子女形成低自尊。而且,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与问题学生不太乐观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影响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影响其中的敏感、焦虑和精神病性。5、问题学生的自尊水平对其心理健康中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三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6、问题学生的父母在教养方式上有一致的趋势。而双亲教育方式却存在严重的分歧。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引言  9-10
1 研究背景  10-20
  1.1 问题学生  10-13
    1.1.1 问题学生的界定  10-11
    1.1.2 我国对问题学生研究现状  11-13
  1.2 父母教养方式  13-15
    1.2.1 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  13-14
    1.2.2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14-15
  1.3 自尊  15-17
    1.3.1 关于自尊的定义  15-16
    1.3.2 关于自尊的研究  16-17
  1.4 心理健康  17-20
    1.4.1 心理健康的定义  17-18
    1.4.2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  18-20
2 研究目的  20-22
  2.1 问题的提出  20
  2.2 研究目的  20
  2.3 研究假设  20-21
  2.4 研究意义  21-22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22-24
  3.1 研究对象  22
  3.2 研究工具  22-23
    3.2.1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22
    3.2.2 自尊量表(SES)  22-23
    3.2.3 心理健康水平量表(SCL-90)  23
  3.3 施测方法  23
  3.4 统计方法  23-24
4 结果与分析  24-28
  4.1 问题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学校组学生的比较  24-25
  4.2 问题学生的自尊水平与学校组学生的比较  25
  4.3 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对照组学生的比较  25-26
  4.4 问题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其自尊的关系  26
  4.5 问题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  26-27
  4.6 问题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27
  4.7 问题学生父亲、母亲EBMU 得分比较  27-28
5 讨论  28-32
  5.1 问题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28
  5.2 问题学生自尊水平的特点  28-29
  5.3 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特点  29
  5.4 问题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自尊的关系  29-30
  5.5 问题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  30-31
  5.6 问题学生的自尊发展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31
  5.7 问题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问题  31-32
6 对策与建议  32-40
  6.1 对未成年人家长进行科学指导  32-35
    6.1.1 对问题家庭进行必要的干预  32
    6.1.2 开办家长学校,促进家校合作  32-33
    6.1.3 家长要主动的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教育方式  33-35
      6.1.3.1 家长要主动更新教育理念  33-34
      6.1.3.2 家长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34-35
  6.2 改善学校管理和教育  35-37
    6.2.1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  35
    6.2.2 改进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  35-36
    6.2.3 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36-37
  6.3 社会提供支持,关注问题学生的教育  37-38
  6.4 问题学生积极主动,加强自身修养  38-40
结论  40-41
参考文献  41-44
附录  44-48
致谢  48

相似论文

  1. “小团队”健美操教学模式改善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G831.3
  2.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3.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5. 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研究,G449
  6. 中小学教师课堂印象管理策略问卷的编制及应用,G632.4
  7. 流动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关系,G441
  8. 自传体记忆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B842.3
  9.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研究,B844.2
  10. 自尊类型、自我框架对风险选择影响的实证研究,B849
  11. 惩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积极意义及心理干预策略探索,B844.2
  12.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疏导策略的探索,G444
  13. 构建区域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系统的实践研究,G441
  14. 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G641
  15. 青少年行为智慧及其与社会智力的关系,B844.2
  16. 初中生心理虐待阳性者的心理健康研究,B844.1
  17. 中专生复原力的相关研究及干预实验,B844.2
  18.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在高职学生自评症状与总体幸福感中的调节/中介效应研究,B844.2
  19. 自尊在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攻击的中介效应研究,B844.1
  20. 青少年浪漫关系问卷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B844.2
  21. 锻炼坚持性对大、中学生身体自尊及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G633.96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