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亚低温与甲强龙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 者: 张志刚
导 师: 杨惠林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骨科学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缺血/再灌注 低温 甲基强的松龙 
分类号: R65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功能障碍是多种因素、在多个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多种途径上对SCI进行综合防治,理论上效果将更显著。 早期大剂量使用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能有效控制急性SCI后的炎症反应并减轻伤后继发损伤,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SCI的首选;亚低温对缺血性SCI具有确实的保护作用,然而目前实验以及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术前或术中应用亚低温预防SCI的研究上,延迟应用亚低温治疗缺血性SCI相关研究较少。为了明确亚低温以及亚低温联合应用MP能否提供脊髓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我们采用腹主动脉夹闭法所致的脊髓缺血损伤模型,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实验设计 1.系统亚低温延迟应用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研究共选取67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建立兔脊髓缺血损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7只)、常温组(30只)及亚低温组(伤后30min开始体表冰袋降温,肛温于32±0.5℃维持3h,30只)。于伤后8h、12h、36h、48h、72h及7d六个观察点,分别采用Jacobs和Reuter方法评定神经功能变化,相应脊髓节段行病理学检查(HE染色及TUNEL染色),并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不同的时间点脊髓组织IL-8的水平,所得数据作统计学分析。 2.亚低温与甲强龙冲击疗法联合应用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研究共选取44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建立兔脊髓缺血损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MP组(术后30min开始,30 mg/kg,经耳缘静脉15min缓注,14只);亚低温+MP组(试验条件同前所述,30只)。观察及检测指标同前,将所有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翌些星些竺终鲤些堕兰巡丝塑理塑这中文摘要二、实验结果 病理学检查显示,亚低温以及亚低温与MP联合应用均减轻了脊髓缺血所致的Scl病理变化。结果同矿表明,与常温组相比(IL一8峰值出现在再灌注24h),亚低温组以及联合应用组IL一8峰值延迟出现在再灌注24~48h,且水平较前者为低,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统计分析亦显示:1.亚低温组动物在各时间点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常温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延迟亚低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严重的缺血性SCI后神经功能缺损;2.亚低温联合应用MP组动物在各时间点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单一应用亚低温、MP以及常温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亚低温和MP联合应用治疗严重的缺血性Scl有效,且保护作用优于单一应用亚低温或MP。月、结论.、实验证实:1.延迟亚低温(伤后30r滋n开始体表冰袋降温,肛温于32士0.5℃维持3h)对兔脊髓重度缺血再灌注损伤(腹主动脉夹闭45min)具有良好的脊髓保护作用,方法简便,实验结果稳定,重复性好。本试验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脊髓缺血损伤低温保护模型,用于探讨亚低温和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对SCI的保护作用的研究。2.延迟应用亚低温与MP联合应用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能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且较单一延迟应用亚低温或MP为优。其脊髓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机体代谢率,减轻SCI后炎症反应以及抑制细胞凋亡实现的。

全文目录


引言  12-13
第一部分 系统亚低温延迟应用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13-33
第二部分 延迟系统亚低温与甲强龙冲击疗法联合应用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33-45
附录  45-51
综述  51-58
英文缩写词表  58-59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59-60
致谢  60

相似论文

  1. 不同时间血液灌流对脓毒症兔促炎细胞因子及生存时间影响,R459.7
  2. 粉煤灰制备低温陶瓷泡沫材料的研究,TU52
  3. MR导向冷冻消融兔坐骨神经的影像与病理对照实验研究,R445.2
  4. 西施舌精子冷冻保存及其冷冻损伤机理研究,S968.3
  5. 无磷保水剂在凡纳滨对虾虾仁冻藏加工中的应用及保水机理研究,TS254.4
  6. 远海梭子蟹及其软壳蟹、抱卵蟹的保存与运输研究,S968.252
  7. 低温胁迫对荷那龙罗非鱼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影响,S917.4
  8. 锰—铁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NO研究,X701
  9. 低温胁迫对荷那龙罗非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S917.4
  10. Pseudomonas sp.RT-1低温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纯化及基因的克隆表达,TQ925
  11. 环境因子对牡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S685.11
  12. 温度及育苗方式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S668.4
  13. 军曹鱼与红鳍笛鲷精液超低温保存及冷冻损伤研究,S961.2
  14. 拟南芥GEF家族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反应研究,Q945.78
  15. 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织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S195.6
  16. 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S476.1
  17. 农杆菌介导GmWRKY21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S565.1
  18. 浙粳22等浙江省晚粳稻主栽品种的特征特性研究,S511.22
  19. 低温预贮和水杨酸处理对桃果实冷害的影响及机理研究,S662.1
  20. 富士苹果MdCBF1基因的功能分析,S661.1
  21.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营养价值评定及饲喂獭兔效果研究,S829.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外科学各论 > 头部及神经外科学 > 脊髓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