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四川地震灾区灾后小学生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 者: 陈高尚
导 师: 陈坤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关键词: 抑郁症状 地震 社会支持 心理复原力 小学生
分类号: R749.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抑郁症状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对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发生。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危害极大,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健康卫生问题,青少年儿童由于生理和心理正处于发展阶段,受到的影响更加严重。相比于一般的儿童,地震灾区儿童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伤害也更严重和持久。目的:调查了解灾后1年地震灾区小学生抑郁症状发生情况,探讨受灾情况、社会支持心理复原力、灾后援助和小学生发生抑郁症状的关系,为今后指导灾区小学生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12汶川大地震灾区四川省青川县为调查范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根据距离医疗点远近随机选择3所学校,每所小学3、4、5、6年级所有班级的在校学生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对三所小学的897名3—6年级小学生进行抑郁心理症状评定,采用加利福尼亚健康儿童问卷修订版中的学生复原力问卷对小学生心理复原力进行评估,同时对小学生社会支持状况、在地震中受灾及援助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在班级将问卷发给学生,并统一说明问卷填写规则和方法,解释每个项目的含义,由学生在课堂上独立答卷,学生完成问卷后调查员当场收回答卷。用X2检验分析地震灾区灾后小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与受灾情况及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关系,用t检验分析地震灾区小学生抑郁症状得分与心理复原力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地震灾区灾后小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四川地震灾区灾后857名被调查的小学生中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6.5%其中男生为29.5%,女生为23.2%,差异有显著性(X2=4.306,P<0.05);小学生家庭在地震后接受过社会捐助的,其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5.0%,未接受过捐助为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67,P<0.01);经常上课迟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够自己完成作业、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尊重老师、和同学相处不好、晚上睡眠质量不好、在22:00时以后入睡、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不能坚持每周体育锻炼可增加小学生抑郁症状的危险性;抑郁症状评分与社会支持得分、心理复原力得分呈负相关(r=-0.287,-0.155,P均<0.01);有抑郁症状的小学生家庭支持、学校支持、同伴支持得分及心理复原力得分均低于无抑郁症状组小学生(t=2.909,3.725,5.582,2.764,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伴支持得分每增加1分,小学生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性为原来的0.964倍,位于县城边界的沙洲小学小学生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性是离县城中心近的孔溪小学的2.618倍,家庭接受过社会捐助的小学生发生抑郁症状危险性是未接受过的捐助的小学生的0.552倍,睡眠质量好、坚持每天吃早餐、自己完成课后作业、和同学相处较好的小学生抑郁症状危险性分别是睡眠质量不好、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不能自己完成课后作业、和同学相处不好的0.273倍、0.567倍、0.611倍、0.545倍。结论:四川地震灾区灾后1年小学生约26.5%有抑郁症状,进一步加大社会捐助力度,建立良好的学校同伴支持环境,培养小学生心理复原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灾区小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

全文目录


致谢  4-5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0
附表清单  10-13
1 引言  13-16
2 材料和方法  16-19
  2.1 研究对象  16
  2.2 研究内容  16-17
  2.3 调查方法  17
  2.4 质量控制  17-18
  2.5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18-19
3 结果  19-29
  3.1 调查对象一般特征  19-20
  3.2 抑郁症状检出率及年级、学校分布  20-21
  3.3 男女性别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分析  21-22
  3.4 抑郁症状检出率与"5.12"地震灾害相关事件间的关系  22-23
  3.5 抑郁症状评分与社会支持心理复原力评分间相关性分析  23-24
  3.6 社会支持、心理复原力评分与有无抑郁症状间关系  24-25
  3.7 抑郁症状检出率与日常生活行为状况间关系  25-27
  3.8 小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7-29
4 讨论  29-32
  4.1 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一般人群  29
  4.2 不同性别等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分析  29-30
  4.3 抑郁症状与心理复原力关系  30
  4.4 抑郁症状与日常生活行为关系  30-31
  4.5 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31-32
5 结论  32-33
参考文献  33-36
综述  36-46
  参考文献  41-46
附件  46-54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4-55
附录  55-57

相似论文

  1. 考虑碰撞和限位作用的三跨悬臂梁桥地震反应分析,U442.55
  2.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3.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4.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5. 基于“童谣体验”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G621
  6.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7.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8. 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指导问题研究,G717.38
  9. 中职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712
  10. 高职院校教学效果评价的数学模型分析,G712.4
  11.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策略探讨,G622.4
  12.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G633.6
  13. 论中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G631
  14. 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G637
  15. 中学生学业不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G632.0
  16. 当代中学生挫折教育的生命哲学审视,G631
  17. 高一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研究,G633.55
  18.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19. 基于GIS的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G647
  20. 广州市中学生英语课堂写作焦虑与写作成绩的相关研究,G633.41
  21. 词汇自主学习训练对高中生英语词汇能力的影响,G633.4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精神病学 > 情感性精神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