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研究

作 者: 叶春辉
导 师: 李晓明
学 校: 安徽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乡镇企业 效率分析 城市化 发展战略
分类号: F3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418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工业化的实现是一国进步的标志,而农村工业化是一国工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农村工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回顾并总结了我国农村工业的主体—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绩效,并展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前景。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工业化及农村工业化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介绍国外农村工业发展的有关情况;第三部分研究我国农村工业的发展历程;第四部分分析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绩效;第五部分探讨如何实现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与小城镇建设的协调发展;第六部分研究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村工业发展战略。 农村工业化是指在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农村地区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生产、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农村工业部门获得突破性发展而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农村地区最终由落后地区演变为发达地区的过程。农村工业的发展对农村地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日、韩、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村工业的发展情况从不同阶段说明农村工业的重要性。日本的情况说明在工业化的初期农村工业也可以获得发展;韩国的事例说明在工业化的中期农村工业必须和农业协调发展;我国台湾的事例说明在工业化的成熟阶段会有一部分的城市企业迁移至农村地区。 在1979年以前,我国的农村工业发展经历了两个高潮:一是在“大跃进”期间;一是在1970年“北方工作会议”之后,但这两次的发展都不算成功。在1979年之后,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蓬勃发展。乡镇企业是属于集体所有制性质、并且被乡镇政府所控制。乡镇政府有其自身目标,如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等等。这些使乡镇政府有足够的理由发展乡镇企业。本文运用丹尼森方法分析了乡镇企业的增长绩效。从乡镇企业的发展绩效看,在八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特别是资本投入的增加;在九十年代,特别是九十年代的中后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成为乡镇企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规模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增长的关键。 农村工业的发展必须和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目前,小城镇建设的兴起成为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契机,两者之间要协调发展。 在新的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度创新;一是技术创新。在制度创新中,首先要对乡村政府和乡镇企业的关系重新定位;其次要明晰乡镇企业的产权关系并使其合理化。在制度创新中,要重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英文摘要  7-9
引言  9-12
  1.1 引言  9-11
  1.2 本文研究方法  11-12
1. 农村工业化理论  12-24
  1.1 工业化及农村工业化的涵义  12-19
  1.2 农村工业化的理论基础  19-24
2. 国内外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历史  24-33
  2.1 传统的乡村工业  24-26
  2.2 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村工业的发展  26-31
  2.3 小结  31-33
3. 中国的农村工业化进程  33-40
  3.1 建国后至70年代末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33-34
  3.2 中国农村工业发展的初始  34-35
  3.3 影响农村工业发展的因素  35-37
  3.4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及其模式  37-40
4. 乡镇企业增长的要素分析  40-59
  4.1 新古典学派的增长模式  40-43
  4.2 丹尼森方法  43-45
  4.3 乡镇企业增长绩效分析  45-59
5. 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59-76
  5.1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59-62
  5.2 我国城市化的历史和现状  62-65
  5.3 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65-71
  5.4 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城市化的基本原则和对策建议  71-76
6. 二十一世纪中国农村工业发展战略  76-89
  6.1 二十一世纪中国农村工业发展展望  76-78
  6.2 制度创新——21世纪中国农村工业化道路选择  78-85
  6.3 制度选择、制度创新与农村工业发展  85-89
参考文献  89-94
致谢  94-95
个人简介  95

相似论文

  1.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2.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3.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4.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F326.2
  5. 农民工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412.6
  6. 朝阳天然气公司发展战略研究,F426.22
  7. 苏州市“村改居”社区管理体制研究,D669.3
  8. 2008年北京奥运后江西省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战略研究,G812.13
  9. 全国城市运动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战略意义研究,G80-05
  10. 大连开发区市民健身中心发展战略研究,G812.7
  11. 天宇公司发展战略研究,F426.7
  12. 天元化工公司发展战略研究,F426.72
  13. 天津医药集团发展的分析及对策,F426.72
  14. 日本明治时期城市化剖析,K313.4
  15.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安置问题研究,D630
  16. 甘肃光达置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F293.3
  17.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研究,F301
  18. 宜春市锂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F426.6
  19. 建行兰州铁路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研究,F832.2
  20. 离石气温变化及城市化影响初步分析,P467
  21. 长吉图开发开放背景下吉林市产业发展研究,F1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