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Ag(Ⅲ)配离子氧化氨基化合物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作 者: 王合叶
导 师: 单金缓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物理化学
关键词: 动力学和机理 氧化还原反应 二过碘酸合银(Ⅲ) 乙醇胺 正丙醇胺 2-氨基-1-丁醇 双甘肽 对氨基苯磺酸钠
分类号: O643.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氧化氨基化合物:乙醇胺正丙醇胺2-氨基-1-丁醇双甘肽对氨基苯磺酸钠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分别探讨了[还原剂]、[IO4-]、[OH-]、离子强度的变化对反应体系的表观速率常数kobs的影响,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速控步速率常数及298.2 K的活化参数。在([还原剂]0>>[DPA]0)准一级的条件下,不同的反应体系中,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还原剂乙醇胺、正丙醇胺和对氨基苯磺酸钠分别为一级;对还原剂双甘肽为1.30~1.35级;对还原剂2-氨基-1-丁醇为分数级。同时,三类氨基化合物中乙醇胺和正丙醇胺的速控步速率常数较双甘肽和对氨基苯磺酸钠大,可能是由于醇胺类能与氧化剂生成环状过渡态络合物,且这种络合物稳定性较高所致。另外,2-氨基-1-丁醇的速控步速率常数比乙醇胺小得多,说明空间位阻效应对这类反应的影响较大。研究表明,二过碘酸合银(Ⅲ)氧化各种氨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相似。我们提出,[Ag(OH)2(H2IO6)2]5-是二过碘酸合银配离子(Ⅲ)在碱性介质中的主要存在形式,[Ag(OH)2(HIO6)]3-是反应中的活化中心,由此提出的反应机理与我们的实验现象吻合。本文的探讨和研究为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和分析化学的定量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此类反应体系的系统动力学及宏观实验的研究,对配合物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推测反应的中间过渡态配合物的结构和稳定性,这对配位化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1章 引言  9-11
  1.1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9
  1.2 高碘酸根的存在形式  9-10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10
  1.4 研究意义  10-11
第2章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氧化醇胺类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11-25
  2.1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氧化乙醇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11-16
    2.1.1 实验部分  11
    2.1.2 结果与讨论  11-14
    2.1.3 反应机理的讨论  14-16
  2.2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氧化正丙醇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16-20
    2.2.1 结果与讨论  16-18
    2.2.2 反应机理的讨论  18-20
  2.3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氧化2-氨基-1-丁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20-25
    2.3.1 结果与讨论  20-23
    2.3.2 反应机理的讨论  23-25
第3章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氧化双甘肽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25-30
  3.1 结果与讨论  25-27
    3.1.1 准一级速率常数(k_(obs))的求算  25
    3.1.2 还原剂双甘肽(gly-gly)对k_(obs)的影响  25-26
    3.1.3 [IO_4~-]对k_(obs)的影响  26
    3.1.4 [OH~-]对k_(obs)的影响  26
    3.1.5 离子强度对k_(obs)的影响  26-27
  3.2 反应机理的讨论  27-30
第4章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氧化对氨基苯磺酸钠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30-34
  4.1 结果与讨论  30-32
    4.1.1 准一级速率常数(k_(obs))的求算  30
    4.1.2 还原剂对氨基苯磺酸钠(SS)的浓度对k_(obs)的影响  30
    4.1.3 不同温度下[IO_4~-]对k_(obs)的影响  30-31
    4.1.4 [OH~-]对k_(obs)的影响  31-32
    4.1.5 离子强度对k_(obs)的影响  32
  4.2 反应机理的讨论  32-34
结论  34-35
参考文献  35-38
附录  38-39
致谢  39

相似论文

  1. 连续竞争反应装置的效益优化方法与应用研究,TQ015
  2. 二乙醇单异丙醇胺合成工艺研究,TQ226.31
  3.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R758.63
  4. 羟基化合物还原Cr(Ⅵ)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X13
  5. 三乙醇胺为核的聚酰胺—胺树形分子的合成与应用,TB383.1
  6. 分光光度法测定还原性物质的研究,R927.2
  7. PEBP在切割穹窿海马伞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R341
  8. Cu/Zr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用于二乙醇胺脱氢性能研究,TQ426.94
  9. 燃烧后碳捕捉火电厂的运行热经济性研究,TM621
  10. 二氧化碳化学吸收剂的复配研究,X701.7
  11. 超重力法吸收模拟工业废气中CO_2和SO_2的研究,X701
  12. 硅气凝胶的合成与制备,O613.72
  13. 附睾特异蛋白的鉴定研究,Q51
  14. 高性能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328.3
  15. 全水发泡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TQ328.3
  16. 碱性介质中铜(Ⅲ)配合物氧化醇、胺类有机物动力学的研究,O643.1
  17. 乙醇胺(MEA)溶液吸收CO_2的试验研究,X701.7
  18. DNA模板法组装氧化锌纳米链结构,TB383.1
  19. 三种抗真菌香波治疗头皮屑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R758.71
  20. 胶状电解液氢渗透传感器及镁合金阳极氧化添加剂的研究,TP212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 化学动力学、催化作用 > 化学动力学 > 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