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过表达p53对机械刺激导致的心肌细胞肥厚的影响

作 者: 胡海锋
导 师: 葛均波;邹云增;孙爱军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心肌细胞凋亡 心肌肥厚 机械刺激 机械牵张 硅胶板 过表达 培养心肌细胞 不同时间 转基因小鼠 磷酸化
分类号: R5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心肌肥厚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早期的代偿性心肌肥厚能够缓解心室壁的张力,增加心脏输出量,持续性心肌肥厚最终导致心脏扩张,随之而致的就是临床上心衰和猝死的发生。临床研究证实,心肌肥厚是心脏疾病病残率和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循环超负荷对心脏构成机械刺激,它是导致心肌肥厚发生的首要因素。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在心肌肥厚的发生机制上发挥重要作用。高表达MEK1的转基因小鼠ERK1╱2异常激活,其心肌出现明显的肥厚特征。主动脉缩窄造成的急性压力超负荷也能导致大鼠心肌ERK1/2的异常激活。综合以上结论,ERK1╱2是机械因素导致心肌肥厚的重要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P53作为一个经典的抑癌基因,其在恶性肿瘤方面的研究是其热点。目前有关P53在心血管领域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其与各种刺激因素引发的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面。有报导显示在整体心脏水平P53通过抑制Hif-1从而减少VEGF等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进而抑制血管新生,最终起到抑制心肌肥厚并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的作用。而心肌细胞本身也少量表达p53,可能与心肌细胞的DNA合成、细胞分裂周期调控相关,而与心肌细胞肥厚发生发展的直接关系尚不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P53是否直接与离体心肌细胞肥厚反应相关。如前所述,因为ERK1╱2是机械因素导致心肌细胞肥厚的重要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所以我们以p-ERK1/2作为心肌细胞肥厚的标记。本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对培养在硅胶板上的心肌细胞进行不同时间的牵张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ERK1/2,观察其随牵张时间不同表达变化的规律。由于心肌细胞本身表达的p53量较少,而且不易检测,所以第二部分则是先行心肌细胞内p53基因转染使其高表达p53蛋白,再不同时间牵张心肌细胞,Western Blot检测p-ERK1/2随时间不同表达变化规律的改变,最后通过比较两部分实验结果,推测P53在机械刺激导致的心肌细胞肥厚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第一部分机械牵拉引起培养心肌细胞内磷酸化ERK1/2表达变化的时间依赖性。目的:观察牵拉不同时间后培养心肌细胞内p-ERK1/2表达的变化。方法:1-3天SD乳鼠来源的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接种在硅胶板上,经10%FBS的DMEM培养液培养24h后换无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72h后同批培养的心肌细胞分成不牵张,以及牵张5min、10min、30min、1h和2h六组,各自予以相应牵张处理,然后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检测p-ERK1/2。结果:心肌细胞p-ERK1╱2的表达在牵拉后5分钟即明显增加,与未牵张组比较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p-ERK1/2的表达在其后的牵张中,随牵张时间的延长而递增。结论:机械牵张可以激活ERK信号通路,且有时间依赖性。ERK是机械牵张引起心肌细胞肥厚发生发展的重要信号传导通路。第二部分高表达p53蛋白对不同时间机械牵张引起的心肌细胞内磷酸化ERK1/2表达的影响。目的:观察p53基因转染心肌细胞后,高表达p53蛋白对牵拉引起的培养心肌细胞内p-ERK1/2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1)先将1-3天乳鼠来源的心肌细胞接种在硅胶板上,经10%FBS的DMEM培养液培养24h后换无血清DMEM培养液,按MOI(感染复数,multiplyof infection)为10、20、40、80、160加入p53-Adv,在血清肌饿状态下转染24h,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检测p53蛋白表达以确立最佳的MOI。(2)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接种在硅胶板上,经10%FBS的DMEM培养液培养24h后换无血清DMEM培养液。按80MOI加入p53-Adv,在无血清DMEM状态下转染24h后,分成不牵张,以及牵张5min、10min、30min、1h和2h六组,各自予以相应牵张处理,然后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检测p-ERK1/2。结果:(1)MOI为80时p53-Adv转染心肌细胞可以达到明显的转染效果,p53表达明显增加。(3)p53的过表达对于5分钟短期牵张后心肌细胞的p-ERK1╱2表达增加无抑制作用,和未牵张组对比仍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0.05),但对此后稍长时间牵拉的各组p-ERK1╱2表达的抑制作用明显,各牵张组与5min牵张组比较其表达下降程度达统计学差异(P<0.05),2h牵张组p-ERK1╱2表达最低,和其他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过表达对于牵拉心肌细胞后短期(5分钟)的p-ERK1/2表达增加无抑制作用,对牵拉5分钟以后的p-ERK1/2表达增加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在持续机械刺激时p53可能通过直接抑制较晚期的心肌细胞肥厚反应而参与了心肌由代偿期向失代偿期的转化过程。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8
Abstract  8-11
前言  11-13
第一部分 不同时间机械牵拉离体心肌细胞对磷酸化ERK1/2表达的影响  13-26
  前言  13
  材料方法  13-20
  结果  20
  讨论  20-23
  附图  23-26
第二部分 高表达p53对不同时间机械牵张心肌细胞后磷酸化ERK1/2表达的影响。  26-35
  前言  26-27
  材料方法  27-28
  结果  28-29
  讨论  29-33
  附图  33-35
小结  35-36
参考文献  36-41
综述  41-50
致谢  50-51

相似论文

  1. 磷酸化介导的UGT1A3代谢活性差异的初步研究,R346
  2. 微生物转化合成2’-脱氧腺苷,TQ464.3
  3. 环维黄杨星D对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性调节研究,R965
  4.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hd2、JMJD5的结构生物学探索及金黄色葡萄球菌HssSR的表达纯化,Q93
  5. 电针对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辣椒素受体磷酸化改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R245
  6. CK2磷酸化TNFAIP1并影响其生物功能,Q75
  7. 翻译后修饰多肽及蛋白在质谱中的信号增敏研究,O629.73
  8. γH2AX检测指导肿瘤治疗作用的研究,R73-3
  9. 热休克转录因子1在人肝细胞癌中表达及转录活性的研究,R735.7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脆对袂血性脑祠伤恢复期治疗作用的研究,R743.3
  11. AT1R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eNOS磷酸化调控中的作用,R544.1
  12. P-Akt和NFкB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感染的相关性探讨,R737.33
  13. 吡格列酮对A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及GSK-3β、p-tau蛋白的影响,R965
  14. 拟南芥GDPMPPASE和GALPPASE基因转化生菜研究,S636.2
  15. 基于纳米材料的肿瘤活体荧光成像以及光动力学治疗研究,TB383.1
  16. 基于新型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的磷酸化肽段和糖肽的富集研究,Q51
  17. BK_(Ca)通道的功能活动可调控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Q26
  18. 血清热休克蛋白70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诊断意义的探讨,R446.1
  19.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人术后血清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R654.1
  20. 伽玛刀照射对匹罗卡品致痫大鼠DBP-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R742.1
  21. 适量酒精对棕榈酸引起的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R587.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心脏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