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啤酒超高浓酿造技术的初步研究

作 者: 李林蔚
导 师: 樊伟;陆健
学 校: 江南大学
专 业: 发酵工程
关键词: 超高浓酿造 啤酒 酵母 酵母食物 酿造生产率 α-氨基氮
分类号: TS26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7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啤酒超高浓(20°P)酿造技术是在高浓酿造技术日趋成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可以更大程度的降低能源消耗、节省劳动力、提高设备利用率。该项技术国外普遍采用而在国内应用较少。本文从啤酒酵母性能比较、糖化原料配比、麦汁外加氮源的选择及其水平的确定、发酵工艺控制等方面入手,对啤酒的超高浓酿造技术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十株啤酒酵母的渗透压耐受性、酒精耐受性、极限发酵度、酵母活性及对麦汁中α-氨基氮同化率等指标,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啤酒酵母性能进行评定,从而筛选出较为适合超高浓酿造的酵母菌株(No.8),作为后续实验用菌株。为了研究最佳的原料配比和麦汁指标的评价体系,以原麦汁浓度、麦汁的pH、糖浆添加比例为主要因素,采用2~3全因子分析设计上述三个因素的试验水平对啤酒酿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糖浆添加比例对啤酒酿造生产率没有影响,而麦汁的pH,原麦汁浓度对酿造生产率的影响较大。当麦汁pH和原麦汁浓度分别控制在5.5和20°P时,酿造生产率较高。试验设计预测的酿造生产率为0.15g/(L·h),与验证性试验所达到0.146g/(L·h)基本接近。说明因子分析能够较好的预测实验结果。根据啤酒酵母在代谢过程中所需的营养条件,将酵母食物作为麦汁可利用性氮源的补充形式,以麦汁中α-氨基氮的含量作为衡量指标。分析酵母食物的添加对发酵液中双乙酰、高级醇、发酵度等指标的影响。选择了一种氨基酸谱较为合理的酵母食物种类,并确定20°P超高浓麦汁中最佳α-氨基氮含量为210 mg/L。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发酵工艺:发酵温度为15℃,接种量为2.5×10~7个/mL。最终对超高浓酿造后稀释啤酒和普通啤酒进行了理化指标的测定及口味品尝实验,结果表明:超高浓酿造的啤酒在主体风味上与普通啤酒相似,醇酯比合理,发酵度稍低,色度稍浅,口感清爽协调,非生物稳定性提高。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绪论  7-11
  1.1 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  7
  1.2 超高浓酿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7-9
    1.2.1 国内超高浓酿造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8
    1.2.2 与国外超高浓酿造的差异  8-9
  1.3 糖浆在啤酒超高浓酿造中的应用概况  9
  1.4 立题背景和意义  9-10
  1.5 课题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目的  10-11
第二章 超高浓酿造菌株的筛选及评价  11-19
  2.1 前言  11
  2.2 材料与方法  11-12
    2.2.1 主要原料  11
    2.2.2 主要试剂  11
    2.2.3 仪器设备  11
    2.2.4 试验方法  11-12
  2.3 结果与讨论  12-18
    2.3.1 不同酵母发酵性能的比较  12-16
    2.3.2 模糊评价体系在评价酵母性能方面的应用  16-17
    2.3.3 选用酵母的发酵试验  17-18
  2.4 本章小结  18-19
第三章 20°P麦汁制备工艺的研究  19-27
  3.1 前言  19
  3.2 材料与方法  19-20
    3.2.1 主要原料  19
    3.2.2 主要试剂  19-20
    3.2.3 仪器设备  20
    3.2.4 试验方法  20
  3.3 结果与讨论  20-25
    3.3.1 20°P麦汁的制备  20-22
    3.3.2 超高浓麦汁指标评价体系的优化  22-25
    3.3.3 最佳麦汁指标评价体系的验证与确定  25
  3.4 本章小结  25-27
第四章 酵母食物对超高浓酿造的影响  27-33
  4.1 前言  27
  4.2 材料与方法  27-28
    4.2.1 主要原料  27
    4.2.2 主要试剂  27-28
    4.2.3 仪器设备  28
    4.2.4 试验方法  28
  4.3 结果与讨论  28-32
    4.3.1 酵母食物概述及其种类的确定  28-29
    4.3.2 不同量的酵母食物对超高浓发酵的影响  29-32
  4.4 本章小结  32-33
第五章 超高浓发酵工艺的研究  33-43
  5.1 前言  33
  5.2 材料与方法  33-35
    5.2.1 主要原料  33
    5.2.2 主要试剂  33-34
    5.2.3 仪器设备  34
    5.2.4 试验方法  34-35
  5.3 结果与讨论  35-42
    5.3.1 接种量对超高浓酿造的影响  35-38
    5.3.2 发酵温度对啤酒超高浓酿造的影响  38-40
    5.3.3 EBC发酵试验  40-42
  5.4 本章小结  42-43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43-45
  6.1 主要结论  43
  6.2 前景展望  43-45
致谢  45-47
附录  47-51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51-53
参考文献  53-55

相似论文

  1. 大豆疫霉RXLR效应分子靶标的筛选,S435.651
  2. 天然来源的抗衰老先导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研究,R285.5
  3.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漆酶基因的体外诱变及在毕赤酵母中表达,TQ925
  4. 酵母抗冻性研究及其在冷冻面团中的应用,TS213.2
  5.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期14-3-3相互作用蛋白的酵母双杂交筛选,S562
  6.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类M蛋白与猪血管内皮细胞互作蛋白筛选,S852.611
  7. Aspergillus niger Z-25葡萄糖氧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Q78
  8. 香菇漆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对三苯甲烷类染料脱色的研究,TQ925
  9. 水稻磷转运蛋白基因OsPTl的功能研究,S511
  10. 添加啤酒糟提高玉米秸秆与农副产品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研究,S816.53
  11. 产甘油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S823.5
  12. 碱蓬DREB同源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Q943.2
  13. 大豆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GmCASc的克隆及初步功能分析,S565.1
  14. 转TrxS基因啤酒大麦种子蛋白质组学分析,S512.31
  15. 拮抗酵母菌抑菌机理及对草莓采后冷藏品质影响的研究,S668.4
  16. 添加啤酒糟对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S816.53
  17. 茶渣提取蛋白及饲料化利用的初步研究,S816
  18. 酿酒酵母代谢木糖工程菌的构建,Q78
  19. 金属硫蛋白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对重金属响应的研究,Q78
  20. 富硒酵母的选育、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应用研究,TS201.25
  21. 啤酒澄清剂开发与应用研究,TS262.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酿造工业 > 各种酒及其制造 > 啤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