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药物/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的构筑及其性能应用研究

作 者: 孙新超
导 师: 杨波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药物化学
关键词: β-环糊精 包合物 蒿甲醚 灯盏花乙素 键接
分类号: TQ46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环糊精(CDs)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农业、日用消费品及生物技术等领域中。环糊精经化学修饰后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衍生物,不仅可以扩展其原有的分子键合能力,而且可以改变其分子选择性,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分子识别和组装研究已经成为超分子化学的一个热点领域。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分子识别机理和在药物传输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做了紫苏子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及脱包研究,并利用红外光谱,热分析等对包合物进行了验证,其次选择难溶性的活性药物分子蒿甲醚制备了蒿甲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包合物进行了分析检测,然后合成了5种化学修饰环糊精,最后利用合成的环糊精衍生物作为中间体,设计并合成出环糊精及其环糊精衍生物与灯盏花乙素键接复合物,研究了其水溶性。论文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简要介绍了超分子化学及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和天然药物的分子识别包合及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和重要成果。(2)用正己烷提取紫苏子油,利用溶液法制备了β-环糊精与紫苏子油固体包合物,以红外光谱分析(IR)、热分析(TGA-DSC)方法对固体包合物进行了验证,TGA曲线和DSC曲线证明了包合物的生成,显示经过包合后热稳定性增强;脱包曲线显示包合物脱包速率降低,稳定性增强。结果表明,紫苏子油和β-环糊精形成1:1包结复合物,用索氏提取器对包合物进行了脱包实验,得到脱包曲线,进一步证明整个包合实验过程是可行的,成功得到了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3)制备了天然萜类药物蒿甲醚和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包合物做了部分分析检测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包合物中的蒿甲醚含量完全达到实验要求。(4)合成了5种p-环糊精衍生物中间体,利用核磁、IR等手段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方法是正确的,成功的合成出目标中间体。(5)利用已经制备出的环糊精衍生物作为中间体,运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合成出灯盏花乙素的环糊精键接复合物,利用核磁、IR等手段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合成出的灯盏花乙素环糊精键接物做了水溶性实验。结果显示:环糊精键接复合物具有作为前药的前景。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3
第一章 前言  13-27
  1.1 超分子化学概述  13-14
  1.2 环糊精及其环糊精衍生物  14-15
  1.3 环糊精与天然药物包合研究  15-21
  1.4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21-26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  26-27
第二章 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脱包研究  27-35
  2.1 实验部分  27-30
    2.1.1 实验仪器  27-28
    2.1.2 实验材料  28
    2.1.3 紫苏子油的提取  28
    2.1.4 包合物制备实验方法  28
    2.1.5 包合率的检测  28-29
    2.1.6 固体包合物的热分析表征(DSC-TGA)  29
    2.1.7 固体包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IR)  29
    2.1.8 标准曲线与回归方程确定  29-30
    2.1.9 包合物脱包实验方法  30
  2.2 结果与讨论  30-34
    2.2.1 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分析(IR)  30-31
    2.2.2 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热差-热重分析(TGA-DSC)  31-33
    2.2.3 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脱包试验分析  33-34
  2.3 小结  34-35
第三章 羟丙基环糊精/蒿甲醚包合物的制备及分析检测  35-43
  3.1 实验部分  36-37
    3.1.1 实验试剂  36
    3.1.2 实验仪器  36
    3.1.3 蒿甲醚羟丙基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36-37
    3.1.4 准备步骤  37
    3.1.5 包合物高效液相分析  37
  3.2 结果和讨论  37-41
    3.2.1 HPβCD存在下蒿甲醚的HPLC分析  37-39
    3.2.2 色谱柱的选择  39
    3.2.3 检测波长的选择  39
    3.2.4 流动相及流动相配比的选择  39-40
    3.2.5 不同流速的选择  40
    3.2.6 色谱条件的确定  40
    3.2.7 方法的线性关系  40-41
    3.2.8 方法的回收率实验  41
    3.2.9 样品重复性试验  41
    3.2.10 干扰性试验  41
    3.2.11 样品含量测定  41
  3.3 小结  41-43
第四章 环糊精中间体的合成和表征  43-54
  4.1 实验部分  44-47
    4.1.1 实验试剂  44
    4.1.2 实验仪器  44
    4.1.3 环糊精中间体的合成  44-47
  4.2 结果和讨论  47-52
    4.2.1 单(6-氧-6-对甲苯磺酰基)-β-环糊精的结构表征  47-48
    4.2.2 单6-碘代β-环糊精的结构表征  48-49
    4.2.3 单6-甲酰基β-环糊精的结构表征  49-51
    4.2.4 单6-乙二胺β-环糊精的结构表征  51
    4.2.5 单6-二乙烯三胺β-环糊精(β-CD-6-E)的结构表征  51-52
  4.3 小结  52-54
第五章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灯盏花乙素键接物的合成  54-67
  5.1 实验部分  55-59
    5.1.1 实验试剂  55-56
    5.1.2 实验仪器  56
    5.1.3 SephadexG-25柱的制备  56
    5.1.4 硅胶柱的制备  56-57
    5.1.5 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制备  57
    5.1.6 四种环糊精衍生物的分离  57-58
    5.1.7 四种键接物的合成  58-59
    5.1.8 环糊精键接物的水溶性研究  59
  5.2 结果和讨论  59-66
    5.2.1 乙二胺修饰β-环糊精/灯盏花乙素键接物的合成与提纯  59-61
    5.2.2 二乙烯三胺胺修饰β-环糊精/灯盏花乙素键接物的合成与提纯  61-62
    5.2.3 单6位磺酰化修饰β-环糊精/灯盏花乙素键接物的合成与提纯  62-63
    5.2.4 环糊精和灯盏花乙素键接物的合成  63-65
    5.2.5 四种键接物的水溶性  65-66
  5.3 小结  66-67
致谢  67-68
参考文献  68-76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6-77
附录B 实验中的高效图谱与质谱和核磁图谱  77-87

相似论文

  1. 新型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TQ460.4
  2. β-环糊精及化学修饰β-环糊精的分子识别作用研究,O636.12
  3. 环糊精修饰的磁性纳米药物载体的合成及研究,TQ460.1
  4. 光谱法和分子模拟研究氯霉素—环糊精包合作用,TQ461
  5. 3-羟基丁酸乙酯及3-(2,2,2-三氟乙酰氧基)丁酸乙酯和PMBCD手性拆分机理的理论研究,O621.25
  6. 扁桃酸甲酯及α-环己基扁桃酸甲酯在全甲基-β-环糊精柱上的手性识别机理研究,O636.1
  7. 二甲基-β-环糊精和壳聚糖提高难溶性药物BMCP25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R96
  8. 超高压下制备熊果酸/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TQ461
  9. 涤纶离子交换织物的制备及其吸附理论与性能的研究,TS156
  10. 氯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滴眼液稳定性及抑菌作用的研究,R943
  11. 环糊精和水滑石脱除噻吩和硫醇的研究,TE624.55
  12. 脂筏-神经酰胺在TNF-α激活人气道上皮细胞DUOX1酶中的作用,R562.25
  13. 脂筏—神经酰胺在TNF-α介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NF-κB激活及双重氧化酶DUOX-1表达中的作用,R562.25
  14. 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剂型的研究,R283
  15. 灯盏花乙素的合成研究,R284.1
  16. 盐酸巴尼地平包合物及其口腔粘附片的研究,R283
  17. 柴胡有效部位口腔用制剂颗粒的制备,R283
  18. 小麦麸皮不同提取物的分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R151
  19. 含β-环糊精液晶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O753.2
  20. 金柑果汁加工技术的研究,TS275.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制药化学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基础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