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清热除湿口服液治疗急性湿疹(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作 者: 迟慧彦
导 师: 黄尧洲
学 校: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专 业: 中医外科学
关键词: 急性湿疹 湿热证 清热除湿口服液
分类号: R27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1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对清热除湿口服液治疗急性湿疹湿热证进行临床研究,综合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按纳入病例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清热除湿口服液组)、中药对照组(龙胆泻肝丸组)、西药对照组(盐酸西替利嗪组)。2试验组32例,采用清热除湿口服液,药物组成:龙胆草、黄芩、苦参各10g、车前草、生地各30g、白鲜皮15,每次20毫升,每日口服2次;中药对照组32例,龙胆泻肝丸,每次6克口服,每日2次;西药对照组32例,盐酸西替利嗪,10mg,每晚口服1次。所有患者1周复诊1次,观察记录指标,2周为1疗程,1疗程结束时判定疗效。治疗期间暂停一切其他药物,如有明显渗出,仅给予3%硼酸溶液湿敷。对所有痊愈患者随访1个月,观察记录指标。3观察指标:患者治疗前后的主、次症状(皮损面积,皮损形态,瘙痒程度,舌脉象等)的变化,T细胞亚群的检测,细胞因子的检测;痊愈患者的复发率;安全性指标(血、尿、便常规和肝肾功能,安全等级,不良反应情况)。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判定标准。结果:临床疗效观察:1清热除湿口服液总有效率为93.8%,与盐酸西替利嗪组(81.3%)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龙胆泄肝丸组(68.8%)相比差异显著(P<0.05)。2清热除湿口服液显效率为71.9%,与盐酸西替利嗪组及龙胆泄肝丸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5)。3清热除湿口服液组止痒效果与盐酸西替利嗪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优于龙胆泄肝丸组(P<0.05)。4清热除湿口服液组复发率为18.2%,明显低于龙胆泄肝丸组(42.9%)及西替利嗪组(50%)。5治疗组未发现与药物有关和可能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病人全身和局部耐受性好。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实验室检查:1对急性湿疹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正常健康人做为对照。治疗前急性湿疹患者外周血CD4~+、CD4~+/CD8~+均低于正常人,CD8~+T细胞高于正常人。经清热除湿口服液治疗后,急性湿疹患者外周血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P<0.05),CD8~+T细胞均值较疗前降低(P<0.05)。2对急性湿疹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进行测定,并以正常健康人做为对照。治疗前急性湿疹患者血清IL-2、IL-5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IL-4、γ-IFN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经清热除湿口服液治疗后,湿疹患者血清IL-2、IL-5的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5);IL-4水平较治疗前著显降低(P<0.01);γ-IFN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清热除湿口服液治疗急性湿疹湿热症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总积分,缓解瘙痒,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无明显毒副作用的优点。同时可以提高急性湿疹患者免疫功能及免疫监视功能,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调节急性湿疹患者的Th1/Th2分化失衡状态。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英文缩略词  10-12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2-48
  湿疹的中医研究概况和治疗进展  12-29
    1.对病名的认识  12-13
    2.对病因病机的论述  13-14
    3.治法方药的研究  14-22
      3.1 辩证分型治疗湿疹  14-16
      3.2 专方专药治疗湿疹  16-17
      3.3 日本汉方医观点:  17-18
      3.4 特定部位的湿疹治疗  18-19
      3.5 外治法  19-21
      3.6 中西医结合疗法  21
      3.7 针灸疗法  21-22
      3.8 其他疗法  22
    4.中医药对湿疹的实验研究进展  22-25
      4.1 证型研究  22
      4.2 药物研究  22-25
    5.小结  25
    参考文献  25-29
  湿疹的西医研究概况及进展  29-48
    1.湿疹的概念及分类  29-30
    2.湿疹的流行病学  30-31
    3.病因及发病机制  31-35
      3.1.相关基因的研究  31
      3.2 食物  31-32
      3.3 Th1/Th2失衡  32-33
      3.4 感染和超抗原的作用  33
      3.5 1gE的作用  33-34
      3.6 细胞因子的作用  34
      3.7 自身免疫反应  34-35
    4.治疗概况及进展  35-43
      4.1 治疗原则  35
      4.2 一般防治措施  35
      4.3 局部药物治疗  35-37
      4.4 系统用药治疗  37-41
      4.5 其他方面治疗研究进展:  41-42
      4.6 物理疗法  42
      4.7 心理疗法和健康教育  42-43
    5.小结:  43
    参考文献:  43-48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48-76
  前言  48-49
  1 研究目的  49
  2 资料与方法  49-55
    2.1 一般资料  49
    2.2 病例选择标准  49-50
    2.3 方法  50-51
    2.4 观察指标  51-53
    2.5 疗效判定  53-54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  54
    2.7 中止临床试验的标准:  54
    2.8 统计方法  54-55
  3 结果  55-61
    3.1 基线比较  55
    3.2 疗效比较:  55-59
    3.3 三组安全性检测及评价结果  59-60
    3.4 复发率评价:  60-61
  4.讨论:  61-73
    4.1 西医对湿疹的认识  61
    4.2 中医对急性湿疹的认识:  61-63
    4.3 湿疹的中医辨证证候统计  63-65
    4.4 导师治疗急性湿疹的经验  65-69
    4.5 疗效分析:  69-71
    4.6 作用机制的探讨:  71-73
    4.7 安全性分析  73
  5.小结:  73-74
  参考文献  74-76
附表  76-84
致谢  84-86
个人简历  86

相似论文

  1. KG软膏治疗急性湿疹的药效作用及部分机理研究,R758.23
  2. 加味四妙散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湿热型的临床研究,R277.5
  3. 基于数据挖掘的脾胃湿热证辩治规律研究,R256.3
  4. 三仁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R259
  5. 慢性乙肝肝胆湿热证Hsp70诱导缺陷的研究及清肝利湿汤干预,R285
  6. 清胰化积汤治疗湿热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R259
  7. 柴苓汤加减方与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湿热证的疗效比较,R277.5
  8. 登革病毒感染湿热证小鼠模型建立及清热祛湿法作用机理探讨研究,R-332
  9. 王氏连朴饮对脾胃湿热证大鼠HPA轴相关指标及白细胞介素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
  10. 湿热病理与小儿肾病蛋白尿的相关性及证治探讨,R272
  11. 姜树民教授治疗慢性胃炎湿热证经验总结,R259
  12. 三仁汤对脾胃湿热证大鼠HPA轴相关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5
  13. 清利肝胆法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研究,R259
  14. 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胃粘膜G细胞、D细胞、壁细胞的相关性研究,R259
  15. 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复制及加味藿朴夏苓汤作用机制的探讨,R285.5
  16. 胃炎颗粒治疗肝胃不和型和脾胃湿热型CSG的疗效观察,R259
  17. 清肝利湿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肝经湿热证的临床研究,R711.75
  18. 健脾清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R259
  19. 中医药内外合治寻常痤疮肺胃湿热证的研究,R275
  20. 慢乙肝肝胆湿热证与客观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R259
  21. 蒿芩清胆汤治疗岭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的疗效和实验研究,R2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皮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