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溶胶—凝胶法制备杂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P(AN-MMA)/SiO_2的研究

作 者: 刘晓涛
导 师: 王华林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应用化学
关键词: 杂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P(AN-MMA)/SiO2 溶胶-凝胶法 离子电导率
分类号: O63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论文研究了杂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P(AN-MMA)/SiO2的制备及其电导性。基于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丙烯腈(AN)、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KH570为硅烷偶联剂,制备了P(AN-MMA)/SiO2杂化材料,研究了制备P(AN-MMA)/SiO2的最佳制备条件,并通过FT-IR、XPS、DSC、XRD等测试手段对所相关产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SiO2与P(AN-MMA)基质间以Si-O-Si键结合,相容性良好。与纯P(AN-MMA)材料相比,P(AN-MMA)/SiO2杂化材料仍为无定形聚合物,但是其玻璃化温度有所提高,并随着硅含量的增加而增高,这都对电解质的电导率的提高有所帮助。在P(AN-MMA)/SiO2杂化材料中加入LiClO4,通过交流阻抗分析,P(AN-MMA)/SiO2杂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在室温下的电导率在10-3-10-4S·cm-1数量级,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随SiO2或掺杂的LiClO4的增加而增大,但SiO2含量或LiClO4掺杂量超过一定数值时,离子电导率反而下降。通过电化学窗口等测试方法对电解质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P(AN-MMA)/SiO2杂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性能满足锂离子电池的需要。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致谢  7-12
第一章 绪论  12-24
  1.1 引言  12
  1.2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及性能  12-13
  1.3 导电机制  13-15
  1.4 新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15-17
    1.4.1 高分子凝胶电解质  15
    1.4.2 两相高分子电解质  15
    1.4.3 高盐聚合物电解质  15-16
    1.4.4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型固体电解质  16-17
    1.4.5 网络聚合物电解质  17
  1.5 提高固体聚合物导电性能的途径  17-20
    1.5.1 改变聚合物基质种类  17
    1.5.2 共聚  17-18
    1.5.3 接枝  18
    1.5.4 交联  18-19
    1.5.5 共混  19-20
    1.5.6 与无机材料复合体系  20
    1.5.7 超支化  20
  1.6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应用  20-23
    1.6.1 废水处理  21
    1.6.2 电化学合成  21-22
    1.6.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22
    1.6.4 分离  22
    1.6.5 传感器  22-23
    1.6.6 水电解  23
  1.7 本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23-24
第二章 P(AN-MMA)/SIO_2的制备与表征  24-38
  2.1 引言  24-25
  2.2 实验部分  25-28
    2.2.1 实验试剂  25-26
    2.2.2 实验仪器  26
    2.2.3 实验步骤  26-27
      2.2.3.1 单体的预处理  26
      2.2.3.2 硅溶胶的制备  26-27
      2.2.3.3 P(AN-MMA)/SiO_2 杂化材料的制备  27
    2.2.4 样品的表征  27-28
      2.2.4.1 红外光谱(FT-IR)  27
      2.2.4.2 差示扫描量热(DSC)  27-28
      2.2.4.3 X-射线衍射扫描(XRD)  28
      2.2.4.4 光电子能谱(XPS)  28
  2.3 结果与讨论  28-36
    2.3.1 P(AN-MMA)/SiO_2 有机无机杂化机理  28-29
    2.3.2 杂化反应条件的选择  29-33
      2.3.2.1 丙烯腈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配比  29-30
      2.3.2.2 引发剂  30
      2.3.2.3 共溶剂  30-31
      2.3.2.4 硅溶胶的含量  31-32
      2.3.2.5 反应温度  32
      2.3.2.6 反应时间  32-33
    2.3.3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33
    2.3.4 全扫描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33-35
    2.3.5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35-36
    2.3.6 X-射线衍射扫描(XRD)分析  36
  2.4 本章小节  36-38
第三章 P(AN-MMA)/SIO_2杂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的研究  38-50
  3.1 引言  38-39
  3.2 实验部分  39-41
    3.2.1 试验试剂  39
    3.2.2 实验仪器  39
    3.2.3 杂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P(AN-MMA)/SiO_2 的制备  39-40
    3.2.4 样品的表征  40-41
      3.2.4.1 交流阻抗分析原理  40
      3.2.4.2 样品电导率的测试  40-41
      3.2.4.3 电化学窗口  41
  3.3 结果与讨论  41-48
    3.3.1 杂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的计算原理  41
    3.3.2 杂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与SiO_2 含量的关系  41-43
    3.3.3 锂盐含量对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43-46
    3.3.4 杂化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与电极的界面稳定性  46
    3.3.5 杂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的温度依赖性  46-47
    3.3.6 电化学窗口  47-48
  3.4 本章小结  48-50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50-52
  4.1 结论  50
  4.2 展望  50-52
参考文献  52-61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情况  61-62

相似论文

  1. Bi3.25La0.75Ti3O12(BLT)纳米管/线的合成工艺研究,TB383.1
  2. Cu、Mn、Ce改性V2O5-WO3/MOx/C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脱硝性能,X701
  3. 铁、镧掺杂纳米TiO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O614.411
  4. 基于杂多酸盐无机—有机复合质子导体的设计、合成和性能,O621.3
  5. 钴铁氧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O611.4
  6. 二氧化硅球腔微电极阵列以及复合磁性纳米氧化铁的制备与应用,TB383.1
  7. 稀土铝酸盐Dy3Al5O12、NdAlO3、LaAl11O18粉体制备及烧结行为研究,TB383.3
  8. 纳米氧化锆/钛杂化有机硅环氧高折射率材料的研究,TB383.1
  9. Al2O3/C杂化气凝胶和Al2O3气凝胶的制备及表征研究,O648.17
  10. 铝基锰系催化剂脱硫脱硝性能研究,X773
  11.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锌薄膜晶体管的研究,TN321.5
  12. 溶胶—凝胶法制备p型ZnO薄膜,O484.1
  13. 储存稳定的有机/无机杂化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光固化涂料中的应用,TQ630.4
  14. ZnO薄膜电致发光的探索,O484.41
  15. 掺杂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甲醛的研究,X13;TB383.1
  16. 溶胶—凝胶法的棉织物维生素E整理,TS195.5
  17. 铝离子掺杂氧化锌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性能,TB383.2
  18. PS/SiO_2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TB383.4
  19. 钒氧化物薄膜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TB383.2
  20. 玻璃基(SnO_2:Sb)-(CeO_2-TiO_2)防静电与紫外线截止双功能薄膜的制备及表征,TB383.2
  21. K掺杂SnO_2和V掺杂ZnO稀磁半导体粉末的结构和磁性研究,TB383.1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高分子化学(高聚物) > 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物理化学 > 高聚物的化学性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