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及抑制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作 者: 孙鸿丽
导 师: 吴德沛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羊膜 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扩增 免疫抑制 异基因 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γ
分类号: R3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1、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并鉴定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2、研究hAMSCs对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体系中淋巴细胞增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方法:1、采用酶消化法从羊膜分离出hAMSCs,进行传代培养、逐步纯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并通过条件培养基定向诱导,最后根据形态学、生物学特征、细胞表面标志以及分化潜能鉴定hAMSCs纯度。2、建立双向MLR体系,加入丝裂霉素处理过的不同比例的hAMSCs,用3H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率并用ELISA法测定混合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观察hAMSCs对淋巴细胞增殖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1、从羊膜中分离的细胞接种24小时后便有少量的细胞贴壁,经1周后逐渐形成扁平单层细胞,呈漩涡状生长或成簇生长,随着细胞密度的增加,胞体变得细长,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培养的细胞可以稳定生长传代,而且体外培养10代以后,细胞的增殖速度无明显减慢。2、hAMSCs的原代细胞在接种后2~8天后进入对数生长期,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突起向周围伸展,出现两个核细胞分裂相的hAMSCs多见,细胞密度增大,彼此相连;11~14天进入平台期,hAMSCs铺满瓶底,细胞扩增趋缓,原代培养结束。hAMSCs传代后P3代和P15代的生长曲线显示,随着hAMSCs的逐渐纯化,细胞倍增速度基本稳定。传代后6~12小时,相差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到细胞贴壁;2~4天后进入到对数生长期,扩增速度明显快于原代培养;6~7天即可铺满培养板底。3、hAMSCs表达有BMSCs相似的表面标志,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hAMSCs表达CD29、CD44和CD105,不表达CD34、CD45、HLA-DR和CD106。4、hAMSCs向神经细胞诱导24h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胞体回缩,胞核部分折光性增强,出现类似于树突及轴突样结构,染色可见兔抗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兔抗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hAMSCs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2周后,细胞形态由纺锤形转变为多角形,染色可见I型胶原阳性;3~4周后可见钙结节形成。5、用3H-TdR掺入法对淋巴细胞增殖进行检测。hAMSCs以不同的hAMSCs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比例加入MLR体系共同培养后,各组cpm值均较培养前明显下降(P均<0.05);hAMSCs /PBMC比例为1?5和1?10的两组,其增殖抑制率均明显强于1?500组(P均<0.05)。6、hAMSCs与未经活化的淋巴细胞混合培养( PBMC1+hAMSCs组、PBMC2+hAMSCs组)时,培养上清中的IL-2、IFN-γ水平与单独淋巴细胞培养(PBMC1组或PBMC2组)上清中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均>0.05);hAMSCs加入MLR体系(PBMC1+ PBMC2+hAMSCs组)中培养时,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分泌均明显低于单纯MLR体系(PBMC1+PBMC2组)中的量(P<0.05)。研究结论:1、体外可以分离培养hAMSCs,hAMSCs具有与BMSCs相似的细胞生物学特性以及多向分化潜能。2、hAMSCs可以抑制MLR体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并可下调MLR体系中IL-2和IFN-γ水平,对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具有负调节作用,为日后临床联合应用MSCs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以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提供理论基础。3、hAMSCs可以作为间充质干细胞(MSCs)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的全新来源。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8
研究背景  8-11
  参考文献  9-11
第一部分 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细胞生物学研究  11-25
  材料与方法  11-15
  结果  15-20
  讨论  20-22
  参考文献  22-25
第二部分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25-36
  材料与方法  25-28
  结果  28-31
  讨论  31-33
  参考文献  33-36
全文结论  36-37
综述  37-44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37-41
  参考文献  41-44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44-45
英文缩略词表  45-46
致谢  46

相似论文

  1. 血清细胞因子及结核抗体对儿童结核病及潜伏性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R725.1
  2. MPO、IL-18和INF-γ在人冠状动脉中的表达及与斑块稳定性的初步研究,R541.4
  3. 肺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分泌和凋亡在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研究,R818.7
  4. 干扰素-γ联合顺铂对人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R738
  5. 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在三氯乙烯致敏豚鼠肝损伤中的作用,R575
  6. FHIT,Bax,Ki67与宫颈癌关系及化疗药物对其表达影响的研究,R737.33
  7. 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易感相关性及与血清IL-4、γ-IFN水平关系的研究,R562.25
  8. 消风散治疗风热犯表型瘾疹(急性荨麻疹)患者的体外实验研究,R275
  9. 鸡干扰素α、γ在昆虫细胞中的共表达,S831
  10. 鸡γ-干扰素基因克隆、表达及对禽流感灭活苗的免疫增强作用,S858.31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IFN-γ、IL-32、IL-1β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R563.9
  12. 氟西汀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疗效的实验研究,R744.51
  13. 参芪防哮冲剂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临床及免疫机制的研究,R272
  14.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GATA3、Th1/Th2细胞因子变化及地塞米松对足细胞表达的影响,R582.1
  15. CCK-8对CIA小鼠脾细胞增殖及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R593.22
  16. 斑马鱼干扰素γ基因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Q78
  17. TNF-αIFN-γ增强5’-DFUR抗结肠癌细胞活性的实验研究,R735.35
  18. 甲真菌病患者血清IL-12、IFN-γ、NO、iNOS水平及其相关性的研究,R756
  19. 白芍总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浆及滑膜组织IL-1β、IFN-γ的影响,R285.5
  20. 消抗灵Ⅱ号对小鼠解脲支原体感染及感染后血清干扰素-γ的影响,R285.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人体形态学 > 人体组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