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甲真菌病患者血清IL-12、IFN-γ、NO、iNOS水平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作 者: 田珂
导 师: 佟盼琢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皮肤病与性病学
关键词: 甲真菌病 白细胞介素12 干扰素-γ 一氧化氮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分类号: R75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甲真菌病是由致病真菌侵犯指(趾)甲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也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各种众所周知的原因,甲真菌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红色毛癣菌是一种最常见的亲人性致病性皮肤癣菌,呈世界性分布,也是我国甲真菌病中最常见的致病菌。由于该菌所引起的甲真菌病较难治愈而且容易复发和再感染,从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抗真菌免疫研究的进展,大量的研究报道,天然免疫在抗真菌免疫中可直接杀伤病原体并能激发获得性免疫。入侵的真菌等病原体被天然免疫系统识别是激发宿主产生免疫应答的第一步。一旦真菌感染,体内的吞噬细胞活化,分泌包括白细胞介素12 (Interleukin-12,IL-12)的多种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IL-12是触发天然免疫应答的关键因子,也是激活辅助性T淋巴细胞(Helper T lymphocyte,Th)介导I型免疫应答的必要条件。IL-12对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都发挥重要作用,其架起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之间的桥梁,是一种前炎症细胞因子。IL-12能强有力地诱导天然免疫的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 cell,NK)、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及获得性免疫的Th1细胞等产生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等细胞因子。INF-γ又是一个潜在的强有力的IL-12诱导因子,它的产生依赖于IL-12,但它产生以后反过来增加IL-12的分泌。IFN-γ作用于巨噬细胞产生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生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而NO是清除病原体的重要效应分子。上述因子由此构成一个正反馈途径,同时作为一个功能单位,可促进I型免疫应答,成为联系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的纽带。目前对甲真菌病具体免疫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甲做为机体角质层相延续的结构,同样也受到机体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调节。既往的研究证实,在皮肤真菌感染中,人体内很多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诸如皮肤朗格汉斯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以及Thl和Th2细胞的参与使得真菌感染呈现不同的发展进程。有研究表明人体对毛癣菌抗原的免疫应答特性与皮肤癣菌病的严重程度相关,红色毛癣菌变态反应原Tri r 2能够诱导皮肤产生即发型(IH)和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其中即发型超敏反应与以轻度炎症病变和IgE抗体出现为特征的慢性持续性感染有关,迟发型超敏反应与严重的炎症反应及对再次感染有一定耐受能力有关,说明细胞免疫对于清除皮肤癣菌感染和建立保护机制可能更为有效。在甲真菌病感染人群中是否存在着免疫功能的变化,近年来研究发现,甲真菌病患者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异常变化,其中CD3+、CD4+及CD4+/CD8+比值降低,CD8+升高,提示甲真菌病患者可能存在免疫系统的失衡,细胞免疫在该类疾患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本研究拟通过检测甲真菌病患者血清中IL-12、IFN-γ、NO和iNOS水平,初步探讨这四种因子是否在甲真菌病免疫学发病机制中起到作用,进一步了解宿主的天然免疫状况与真菌致病易感性的关系以及获得性免疫在抗皮肤癣菌免疫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病例组35例甲真菌病患者均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门诊。病例组(甲真菌病组)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甲真菌病临床表现,真菌直接镜检阳性且培养鉴定为红色毛癣菌;②年龄18~55岁,非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就诊前1周内未外用或1个月内未系统应用过抗真菌药物,以及2个月内未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影响全身免疫功能药物的患者。④对参加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排除银屑病、慢性湿疹、甲营养不良等疾病所致甲损害患者以及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急性感染和严重系统性疾患的甲真菌病患者。对照组:来自本院健康医护人员及志愿者共20例,均无皮肤真菌感染病史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家族史。经t检验,性别、年龄与病例组无显著差异。病例组、对照组均采集静脉血5ml分离血清-20℃保存,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2和IFN-γ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NO、iNOS水平,具体操作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方法运用两样本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血清中IL-12测定结果(单位pg/ml):甲真菌病组血清IL-12平均值为11.9345±0.9783,对照组为12.4281±1.3230。病例组虽然低于对照组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中IFN-γ测定结果(单位pg/ml):甲真菌病组血清IFN-γ平均值为12.7137±1.3526,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14.1999±1.5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血清中N O测定结果(单位μmol/L):甲真菌病组血清NO平均值为38.8361±4.4479,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4.4573±5.8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血清中iNOS测定结果(单位U/ ml):甲真菌病组血清iNOS平均值为13.4605±2.102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3.6642±1.9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 NO与iNOS经过直线相关分析有相关性,呈直线正相关关系( r =0.811,P<0.01)。结论:1红色毛癣菌感染甲真菌病患者外周血血清IFN-γ、NO及iNOS表达下降。2结果表明红色毛癣菌感染甲真菌病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功能低下,这可能是导致感染易反复,病程迁延的原因之一。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8
英文摘要  8-13
英文缩写  13-16
研究论文 甲真菌病患者血清IL-12、IFN-γ、NO、iNOS水平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16-49
  前言  16
  材料与方法  16-26
  结果  26-28
  附图  28-32
  附表  32-34
  讨论  34-43
  结论  43-44
  参考文献  44-49
综述 白介素-12 抗真菌感染免疫的研究进展  49-60
致谢  60-61
个人简历  61

相似论文

  1. 血清细胞因子及结核抗体对儿童结核病及潜伏性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R725.1
  2. 猪IL-12和IL-18对TGEV S基因核酸疫苗免疫效应的研究,R392
  3.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阴道分泌物IL-12和IL-23的检测与胸腺五肽辅助治疗研究,R711.3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IFN-γ、IL-32、IL-1β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R563.9
  5. 干扰素-γ联合顺铂对人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R738
  6. 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在三氯乙烯致敏豚鼠肝损伤中的作用,R575
  7. 咳喘宁治疗病毒诱发小儿哮喘及对患儿Th亚群的调节作用,R272
  8. IL-12在鼻息肉免疫应答中的机制探讨,R765.25
  9. sEGFP-CD40L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功能鉴定,R346
  10. 鸡干扰素α、γ在昆虫细胞中的共表达,S831
  11. 白介素12基因瘤内转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实验研究,R735.7
  1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外周血中MCP-2和IL-12水平变化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性研究,R457
  13. 结核分枝杆菌Ag85A基因DNA疫苗的构建及其联合人IL-12表达质粒诱导的小鼠细胞免疫应答观察,R392
  14. 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疗效的Meta分析,R756
  15. Intralipid对重组鼠IL-12腺病毒转基因表达影响的体内实验研究,R735.7
  16. OK432联合肿瘤冻融抗原诱导的小鼠树突状细胞瘤苗抑瘤机制探讨,R730.54
  17. 儿童急性白血病白细胞介素-12和γ-干扰素的表达研究,R733.7
  18. 创伤后干扰素-γ、白介素-6动态变化及意义,R641
  19.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肺泡巨噬细胞IL-12、TNF-a和NF-κB的影响,R587.1
  20. 结核病感染过程中单核细胞表型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R52
  21. 补肾益髓方治疗骨髓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其患者TNF-α、IL-6、IL-8、IL-12浓度检测的相关性研究,R2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皮肤病学 > 真菌性皮肤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