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内蒙古荒漠生物结皮可培养细菌及两个盐碱湖中不产氧光合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作 者: 刘柯澜
导 师: 冯福应
学 校: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毛乌素沙地 16S rDNA BchY基因 系统发育
分类号: Q9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物结皮对干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而生物结皮细菌在生物结皮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生物结皮中可培养细菌的研究,对生物结皮人工固沙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的生物土壤结皮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培养方法,对生物结皮可培养的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以揭示其在生物结皮形成及维持物质能量循环中的作用和生物结皮中细菌群落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分离培养从浑善达克沙地获得的22株细菌在系统发育树中划分为4个类群,分别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硬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栖热链球菌门(Deinococcus-Thermus),其中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是浑善达克沙地生物土壤结皮细菌群落中的优势菌属。毛乌素沙的16株细菌在系统发育树中划分为3个类群,菌株所属菌门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硬壁菌门,其中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假单胞菌属(Arthrobacter)是毛乌素沙地生物土壤结皮细菌群落中的优势菌属;与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相同采样地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得出优势菌不同,而且纯培养获得菌株所占类群的数量也少于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细菌多样性的类群,此结论与其它采用分子方法和培养方法相结合研究生物结皮及其他环境的文献结论一致。达格淖和扎各斯台是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的两个盐碱湖,本文利用不产氧光合细菌通用引物BchY研究两地的不产氧光合细菌群落结构,以期了解盐湖中不产氧光合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为阐明APB在盐碱湖中的的生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达格淖和扎各斯台盐碱湖不产氧光合细菌的多样性较低,且群落结构间无明显差异。两地的优势亚群均为AAPB-like,主要类群为α-Proteobacteria类群和γ-Proteobacteria类群,此结论与之前报道的含盐高的水体,α-和γ-Proteobacteria类群所占比例较高的结论一致。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插图和附表清单  8-9
1 内蒙古荒漠生物结皮可培养细菌  9-30
  1.1 引言  9-16
    1.1.1 内蒙古荒漠化现状及危害  9
    1.1.2 生物土壤结皮  9-13
    1.1.3 土壤微生物对生物结皮形成的作用  13-15
    1.1.4 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  15
     1.1.5 本研究目的、意义  15-16
  1.2 材料与方法  16-21
    1.2.1 研究区简介  16
    1.2.2 实验材料  16-19
    1.2.3 研究方法  19-21
  1.3 结果与分析  21-28
    1.3.1 生物土壤结皮的环境参数  21-22
    1.3.2 可培养细菌计数  22
    1.3.3 分离与初步鉴定  22-25
    1.3.4 系统发育分析  25-28
  1.4 讨论  28-29
    1.4.1 培养基浓度和理化性质对生物结皮计数的影响  28
    1.4.2 微生物所占类群的成因及其发挥的作用  28-29
  1.5 结论  29-30
2 两个盐碱湖不产氧光合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30-50
  2.1 引言  30-34
    2.1.1 不产氧光合细菌  30-32
    2.1.2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32-33
    2.1.3 BchY 引物简介  33
    2.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33-34
  2.2 材料与方法  34-38
    2.2.1 材料  34-35
    2.2.2 方法  35-38
  2.3 结果与分析  38-48
    2.3.1 环境参数  38
    2.3.2 环境样品 DNA 的提取  38-39
    2.3.3 BchY 序列扩增  39
    2.3.4 BchY 克隆文库的构建和鉴定  39-40
    2.3.5 不同位点序列多样性指数分析  40-41
    2.3.6 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  41-48
  2.4 讨论  48-49
    2.4.1 多样性指数  48
    2.4.2 类群与环境的关系  48-49
  2.5 结论  49-50
致谢  50-51
参考文献  51-55
作者简介  55

相似论文

  1.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2.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3. 弯孢属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疑难种上的应用,Q949.32
  4. B型和Q型烟粉虱河南种群的遗传背景分析及取食行为比较,S433
  5.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调查及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S435.121
  6. 西藏生防芽孢杆菌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S476.1
  7. 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分子系统发育与分类,S512.1
  8. 青砖茶中的真菌及其散囊菌黄色素的研究,TS272
  9. 转基因香石竹遗传稳定性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初探,S682.19
  10. 暗紫红毛菜分子系统学研究,Q941
  11. 五倍子蚜DNA序列分子系统发育关系,S899.4
  12. 基于基因序列的红索藻目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研究,Q941
  13. 我国鳑鮍亚科鱼类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S917.4
  14. 动物性中药材地龙DNA条形码的初步研究,R282.5
  15. 东亚和北美五倍子蚜(半翅目:瘿绵蚜科)数值分类研究,S899.4
  16. 对于系统发育谱法聚类算法的改进,TP311.13
  17. 大连海域可培养海洋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Q93
  18. 放线菌株ND045的分离、鉴定与发酵条件优化,S476
  19. 培养与免培养结合研究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细菌多样性,S968.252
  20. 日本鬼鲉同工酶组织差异、基于Cytb,COII的系统发育分析及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筛选,S917.4
  21. cPCR结合LDR的人体肠道菌群定量方法研究,R440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微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