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B型和Q型烟粉虱河南种群的遗传背景分析及取食行为比较

作 者: 姬琨
导 师: 闫凤鸣
学 校: 河南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Q型烟粉虱 mtDNA 系统发育 DC-EPG 取食行为
分类号: S4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目前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农作物害虫,拥有多个生物型,其中B型和Q型烟粉虱是分布最为广泛、为害最为严重且防治困难的生物型,因此,深入探讨B型、Q型烟粉虱的成灾机理、遗传背景以及其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对于制定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课题通过比较B型、Q型烟粉虱在河南的种群的遗传背景分析以及这两种生物型取食行为的差异,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揭示B和Q型烟粉虱对同一寄主植物适应机制的差异,为不同遗传背景的生物型种群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本论文课题利用DC-EPG研究B型和Q型烟粉虱在烟草上取食行为比较研究,鉴定了河南省非露地烟粉虱越冬生物型的鉴定及系统进化,得出如下结论:(1)利用mtDNA COI分子标记法,鉴定河南省5个代表性地理区域的越冬烟粉虱生物型同时分析其系统进化。结果表明,郑州地区越冬烟粉虱生物型有2种,寄主番茄上的生物型为Q型,马蹄莲上的为B型;三门峡、信阳、新乡和安阳四地区的烟粉虱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均为Q型。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郑州B型烟粉虱序列和基因库中其他的B型烟粉虱序列在进化上变异不大。三门峡、信阳、新乡、安阳Q型与美国福罗里达Q2型(FJ188524)基因序列在系统进化上聚为一支,郑州Q型烟粉虱基因序列在系统进化上单独为一支,位于美国福罗里达Q3型(FJ188570)和Q1型(FJ188559)之间。以上结果说明,郑州Q型烟粉虱种群和河南省其他4地区的Q型烟粉虱入侵来源地不一致。(2)利用刺吸电波技术(EPG)记录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B型、Q型在中烟100上的刺吸取食行为。结果表明,B型和Q型烟粉虱取食波形形状差异不大,35个指标中有16个指标差异极显著(1%显著水平)、3个指标差异显著(5%显著水平),主要表现为B型烟粉虱刺探次数较多、Q型烟粉虱电势降落数较大且E波持续时间较长。这说明Q型烟粉虱相比于B型烟粉虱具有更高的寄主适应性,同时它也为我们日后探索新的烟粉虱生物型鉴定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7-81 文献综述  8-21  1.1 烟粉虱的发生与危害  8-9  1.2 烟粉虱的生物型  9-12    1.2.1 烟粉虱生物型概述  9-10    1.2.2 我国存在的烟粉虱生物型  10    1.2.3 不同生物型烟粉虱的生物学差异  10-11    1.2.4 区别不同生物型烟粉虱的方法  11-12  1.3 烟粉虱与寄主的关系  12-14    1.3.1 烟粉虱的寄主选择  12-13    1.3.2 烟粉虱生物型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13-14  1.4 EPG 技术  14-19    1.4.1 EPG 概述  14    1.4.2 EPG 原理  14-15    1.4.3 EPG 记录的波形及分析指标的选择  15-17    1.4.4 EPG 技术在烟粉虱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17-19  1.5 烟粉虱的防治  19    1.5.1 烟粉虱的成灾机理及持续控制  19    1.5.2 烟粉虱的防治方法  19  1.6 本试验目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19-21    1.6.1 目的和意义  19-20    1.6.2 创新之处  20-212 引言  21-233 材料和方法  23-27  3.1 河南省非露地烟粉虱越冬生物型的鉴定及系统进化  23-25    3.1.1 材料  23    3.1.2 单头烟粉虱DNA 的提取  23-24    3.1.3 PCR 扩增与产物存化  24    3.1.4 序列测定与数据分析  24-25  3.2 B 型和Q 型烟粉虱在烟草上取食行为比较研究  25-27    3.2.1 材料  25    3.2.2 昆虫的处理  25    3.2.3 EPG 记录  25-26    3.2.4 EPG 波形的区分  26    3.2.5 数据分析  26-274 结果分析  27-35  4.1 河南省非露地烟粉虱越冬生物型的鉴定及系统进化  27-30    4.1.1 mtDNA COI 序列及其差异  27    4.1.2 根据mtDNA COI 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27-30  4.2 B 型和Q 型烟粉虱在烟草上取食行为比较研究  30-35    4.2.1 通用指标  30-31    4.2.2 第一阶段指标  31-32    4.2.3 第二阶段指标  32-33    4.2.4 第三阶段指标  33-355 结论与讨论  35-38  5.1 结论  35  5.2 讨论  35-38    5.2.1 河南省烟粉虱种群的遗传背景  35-36    5.2.2 B 型和Q 型烟粉虱在烟草上取食行为的差异  36    5.2.3 EPG 技术在烟粉虱生物型鉴定中的可行性  36-38参考文献:  38-45ABSTRACT  45-46

相似论文

  1.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2.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3. 弯孢属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疑难种上的应用,Q949.32
  4. 浅黄恩蚜小蜂对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的寄主选择研究,S476.3
  5.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调查及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S435.121
  6. 西藏生防芽孢杆菌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S476.1
  7. 内共生菌Wolbachia对中国二斑叶螨自然种群线粒体DNA多样性及其进化的影响,S433.7
  8. 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分子系统发育与分类,S512.1
  9. 青砖茶中的真菌及其散囊菌黄色素的研究,TS272
  10.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幼虫味觉感受和取食行为的可塑性研究,S435.622.3
  11. 暗紫红毛菜分子系统学研究,Q941
  12. 五倍子蚜DNA序列分子系统发育关系,S899.4
  13. 基于基因序列的红索藻目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研究,Q941
  14. 我国鳑鮍亚科鱼类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S917.4
  15. 东亚和北美五倍子蚜(半翅目:瘿绵蚜科)数值分类研究,S899.4
  16. 对于系统发育谱法聚类算法的改进,TP311.13
  17. 一个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家系的分子遗传学分析,R774.6
  18. 日本鬼鲉同工酶组织差异、基于Cytb,COII的系统发育分析及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筛选,S917.4
  19. 胆汁淤积时肝组织线粒体功能改变及mtDNA损伤的临床分析,R575
  20. COⅠ和ITS2基因序列在蒲螨属分子鉴定中的应用研究,Q959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