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沪产冬枣浆胞病的生物防治及贮藏期保鲜技术的研究

作 者: 胡晓艳
导 师: 乔勇进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保鲜 冬枣浆胞病菌 拮抗细菌 生物防治 抑菌活性
分类号: S436.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几年冬枣的种植区域逐渐南迁,相对于北方冬枣品种来说,南方引种冬枣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造成的栽培品种之间的差异性,加之冬枣在贮藏过程中,潜伏的病原菌采后侵染导致枣果腐烂,由此引发的病害严重地影响了其保鲜产业的发展。而沪产冬枣在贮藏保鲜过程中最主要的病害为浆胞病,本文分别从生理和病理两个方面,对冬枣采后保鲜以及冬枣贮藏期浆胞病的生物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生理方面,研究了1-MCP处理和壳聚糖处理对沪产冬枣贮藏品质的影响;病理方面,主要进行了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和抗菌活性检测,从而达到控制冬枣浆胞病发生,进一步延长冬枣贮藏期和保持冬枣贮藏品质。试验结果表明:(1)1-MCP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沪产冬枣的贮藏品质。最适宜的1-MCP处理浓度为1000 nL/L,能有效抑制沪产冬枣的烂果率及转红指数;有效延缓Vc、还原糖、可滴定酸含量、鲜活度以及果胶含量的下降,且能维持较低的腐烂率、褐变度和木质化。(2)浓度为1.5%的壳聚糖涂膜处理,对抑制Vc、还原糖、叶绿素含量、硬度及水分含量的下降具有显著作用,可有效抑制枣果果肉褐变的发生,降低烂果率,延缓冬枣果实的衰老。(3)对沪产冬枣贮藏期浆胞病的生物防治的研究,以冬枣浆胞病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稀释法和对峙法从冬枣果树根际土壤中进行拮抗菌的筛选,得到3株高活性拮抗细菌。(4)采用常规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拮抗细菌进行鉴定。通过观察拮抗细菌的菌落和菌体的形态、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RJ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RY2和BY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5)对2株拮抗细菌抑菌活性物质的检测结果表明,RJ2和RY2菌的发酵液、高温高压灭活发酵液、去菌体发酵液、非蛋白提取物和蛋白提取物均对冬枣浆胞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通过拮抗细菌发酵液和去菌体发酵液在冬枣果实上的活体防效测定,初步研究了2株拮抗菌的对冬枣浆胞病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2株拮抗菌株对冬枣浆胞病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3
第一章 前言  13-20
  1 冬枣浆胞病研究进展  13-14
    1.1 冬枣浆胞病概述  13
    1.2 冬枣浆胞病防治现  13-14
  2 1-MCP 研究进展  14-15
    2.1 1-MCP 的作用机理  14
    2.2 研究展望  14-15
  3 壳聚糖涂膜用于果蔬保鲜的研究进展  15
  4 拮抗菌生防效果研究  15-19
    4.1 拮抗菌特点  15
    4.2 拮抗细菌的研究现状  15-17
    4.3 拮抗菌的筛选途径  17-18
    4.4 拮抗菌防治病害的机制  18-19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9-20
第二章 1-MCP 处理对沪产冬枣贮藏期贮藏品质的影响  20-32
  1 引言  20
  2 材料与方法  20-22
    2.1 材料与处理  20-21
    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21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22
  3 结果与分析  22-30
    3.1 1-MCP 处理对冬枣烂果率和转红指数的影响  22-23
    3.2 1-MCP 处理对冬枣Vc 含量的影响  23
    3.3 1-MCP 对冬枣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23-24
    3.4 1-MCP 对冬枣果实硬度的影响  24-25
    3.5 1-MCP 对冬枣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25-26
    3.6 1-MCP 对冬枣果肉色差值L* 的影响  26
    3.7 1-MCP 对冬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26-27
    3.8 1-MCP 对冬枣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7-28
    3.9 1-MCP 对冬枣褐变度的影响  28
    3.10 1-MCP 对冬枣鲜活度的影响  28-29
    3.11 1-MCP 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的影响  29
    3.12 1-MCP 对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粗纤维)的影响  29-30
  4 讨论  30-32
第三章 壳聚糖涂膜对沪产冬枣贮藏品质的影响  32-39
  1 引言  32
  2 材料与方法  32-34
    2.1 材料与设备  32
    2.2 试验方法  32-33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3
    2.4 数据统计分析  33-34
  3 结果与分析  34-38
    3.1 壳聚糖涂膜对冬枣硬度的影响  34
    3.2 壳聚糖涂膜对冬枣烂果率的影响  34-35
    3.3 对冬枣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5
    3.4 壳聚糖涂膜对冬枣VC含量的影响  35-36
    3.5 壳聚糖涂膜对冬枣水分含量的影响  36-37
    3.6 对冬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37
    3.7 对冬枣褐变度的影响  37-38
  4 讨论  38-39
第四章 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生长曲线的绘制  39-52
  1 引言  39
  2 材料与方法  39-43
    2.1 拮抗细菌的分离  39-40
    2.2 拮抗细菌的初筛  40
    2.3 拮抗细菌的复筛  40-41
    2.4 拮抗细菌的纯化、继代培养及菌种保存  41
    2.5 优良菌株的常规鉴定及生理生化反应试验  41
    2.6 16 SrDNA 片段的序列测定和进化树分析  41-43
    2.7 拮抗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43
  3 结果与分析  43-51
    3.1 拮抗细菌的分离结果  43-44
    3.2 拮抗细菌的初筛及复筛  44-45
    3.3 拮抗细菌的继代培养  45-46
    3.4 优良菌株鉴定  46-50
    3.5 拮抗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50-51
  4 讨论  51-52
第五章 2 株拮抗细菌对冬枣浆胞病病菌的抑制作用  52-60
  1 引言  52
  2 材料与方法  52-54
    2.1 高温高压灭活发酵液的抑菌作用  52-53
    2.2 拮抗细菌挥发性物质对病原菌生长的抑制  53
    2.3 去菌体发酵液的抑菌作用  53
    2.4 拮抗细菌非蛋白提取物的抑菌作用  53
    2.5 拮抗细菌抗菌蛋白的提取及活性检测  53-54
    2.6 2 株拮抗细菌发酵液在冬枣果实上的防效测定  54
    2.7 去菌体发酵液在冬枣果实上的防效测定  54
  3 结果与分析  54-59
    3.1 发酵液及高温高压灭活发酵液的抑菌作用  54-55
    3.2 拮抗细菌挥发性物质对病原菌生长的抑制  55
    3.3 拮抗细菌去菌体发酵液的抑菌作用  55-56
    3.4 非蛋白提取物的抑菌作用  56
    3.5 拮抗细菌抗菌蛋白最适硫酸铵饱和度的确定及活性检测  56-57
    3.6 拮抗细菌发酵液在冬枣果实上的防效测定  57-58
    3.7 拮抗细菌去菌体发酵液在冬枣果实上的防效测定  58-59
  4 讨论  59-60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0-61
参考文献  61-69
致谢  69-70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0

相似论文

  1. 鹅肉超高压保鲜的研究,TS251.1
  2. 草菇采后生理生化及保鲜方法的研究,S646.13
  3. 三种羧酸系列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O621.13
  4. 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植物提取物筛选,S482.2
  5. 杨梅落果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TQ914.1
  6. 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生物防治及其生态有机药肥研制,S436.421
  7. 人源β-防御素-6的原核表达及纯化,Q78
  8. 产酶溶杆菌OH11菌株几丁质酶基因的功能研究,TQ925
  9. 纳米包装材料对金针菇、双孢蘑菇保鲜品质的影响,TS219
  10. 纳米包装及加工技术对茶叶保鲜品质的影响,TS272
  11. 冰鲜鸡肉腐败微生物分析及其减菌剂的研究,TS251.1
  12. PVA基复合包装材料纳米SiO2改性及其对咸鸭蛋保鲜效果的影响,TS253.46
  13. 壳聚糖基复合纳米涂膜材料及对鸡蛋涂膜保鲜包装效果的研究,TS253.2
  14. 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土传烟草青枯病生防研究中的应用,S435.72
  15. 斑痣悬茧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搜寻行为研究,S476.3
  16. 防治土传香蕉枯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6.68
  17. 西藏生防芽孢杆菌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S476.1
  18. 蓖麻提取物和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作用研究,S482.51
  19. 茄子青枯病生防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微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S436.411
  20. Bacillus subtilis fmbj对桃软腐病菌Rhizopus stolonifer拮抗机理及应用研究,S476
  21. 辣椒疫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微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S436.418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果树病虫害 > 杂果类病虫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