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中国古代雕塑中马的形态变化

作 者: 易乐
导 师: 陈丽萍
学 校: 景德镇陶瓷学院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马雕塑 造型 形态变化 演变 精神
分类号: J3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中国古代艺术门类中,雕塑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趣味和造型观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发展道路,而马雕塑正是辉煌艺术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雕塑中马的造型变化的分析研究,阐明了各朝代马雕塑的造型特点及其随着朝代的更替不断演变的整体流程,并进一步对中国古代雕塑马造型变化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中国古代雕塑马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思想的深深影响,同时受到材质、技术、工艺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马雕塑艺术不仅仅只是直观的模仿和纯粹的写实,更多的是造型背后所承载的民族传统精神和强大的历史使命。本文首先从古代动物雕塑中将马作为表现对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对表现的材质进行简单的概述,从而对马雕塑的造型观进行分析,理解马雕塑的意象造型。其次,通过综述和分析马造型在中国古代雕塑中的演变,理解各个历史时期马雕塑的造型风格和表现特点,在对具体时期具体特征的分析上形成整体的形态变化脉络。最后,通过各个历史时期造型特点的详细叙述,从三个方面对影响中国古代马雕塑造型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理解形态变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因素,从而更好的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髓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动物雕塑中马的形态变化的分析研究,透视到整个古代雕塑艺术造型风格特点的发展脉络,从而更好的理解雕塑艺术的发展史和艺术精髓。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引言  7-9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7
  1.2 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7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7-9
2 灿烂的中国古代动物雕塑—马  9-14
  2.1 题材的表现  9-10
    2.1.1 社会原因  9
    2.1.2 历来的养马传统  9-10
  2.2 材质的变化  10-11
  2.3 大写实下的意象造型  11-13
    2.3.1 强调写实手法  12
    2.3.2 意象造型中的“气”  12-13
  2.4 本章小结  13-14
3 马造型在中国古代雕塑中的演变  14-35
  3.1 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马造型的萌芽  14-15
    3.1.1 装饰意味的马造型浮雕  14
    3.1.2 以独立形式出现的马雕塑  14-15
  3.2 沉静肃穆的秦墓马俑  15-17
    3.2.1 “静”态造型下的战马形象  16
    3.2.2 单一战马背后的强大军阵  16-17
  3.3 汉代雕塑艺术中马的造型特点  17-22
    3.3.1 西汉霍去病墓石马的造型特点  18-19
    3.3.2 东汉天马行空的曲线造型—奔腾扭动的身躯  19-20
    3.3.3 体态轻盈、俊美矫健的东汉“飞燕马”  20-21
    3.3.4 精致优美、雕琢生动的弧度造型—玉马  21-22
  3.4 魏晋南北朝—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下独具特色的马形态  22-25
    3.4.1 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捏制陶马  23-24
    3.4.2 一反常态、别样味道的陶马形态  24-25
    3.4.3 四肢粗短、憨态可掬的战马形象  25
  3.5 黄金时代——健硕丰满、色彩斑斓的唐马形象  25-31
    3.5.1 肥壮丰满、气宇轩昂的三彩马  26-28
    3.5.2 写实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昭陵六骏  28-29
    3.5.3 石刻翼马—装饰性造型  29-31
  3.6 细腻精致却了无生气的宋代以后马雕塑  31-34
    3.6.1 内敛细腻的雕塑马造型  32
    3.6.2 雕饰精巧华丽、气势衰微的陵墓雕塑马  32-34
  3.7 本章小结  34-35
4 影响中国古代雕塑马造型变化的因素分析  35-40
  4.1 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意识形态对中国古代马造型变化产生的影响  35-37
  4.2 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的发展对中国古代马造型变化产生的影响  37-38
  4.3 中国古代绘画对中国古代马造型变化产生的影响  38-39
  4.4 本章小结  39-40
5 结论  40-41
致谢  41-42
参考文献  42

相似论文

  1. 旧工业建筑场所重塑研究,TU984.114
  2. 基于感性工学的家具把手及拉手设计研究,TS664.01
  3.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4.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5. 教育精神之生活叙事研究,G40
  6. CT机造型设计研究,R197.39
  7.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8. 台灯造型艺术设计研究,TS956
  9. 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障碍,R749
  10.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研究,D669.6
  11.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论,D64
  12. 青岛市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企业文化建设研究,F270
  13. 朝阳地区参考作物腾发量演变特征与预测模型研究,S161.4
  14. 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控赜,G02
  15. 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16. Borna病病毒与病毒性脑炎及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研究,R512.3
  17. 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清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R749.3
  18. 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外囊、最外囊及额下回白质体积的测量分析,R749.3
  19. 大连市精神疾病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749
  20. 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与睾酮水平相关研究,R749.3
  21. 弗洛姆幸福观研究,B84-09

中图分类: > 艺术 > 雕塑 > 雕塑理论 > 雕塑艺术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