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教育精神之生活叙事研究

作 者: 苏志磊
导 师: 张荣伟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教育精神 生活叙事 纯粹性 世俗性 历史性
分类号: G4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教育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教育的议论随之转为社会的话题,褒贬不一。这一方面表明着人们对教育的不同理解,另一方面也暗示出对教育的日渐模糊,而处于文明变迁这一大背景更是加剧了人们对教育的模糊认识。古今中外对教育的研究不胜枚举,究竟什么是教育,教育的应然与实然及其关系是什么等等都是我们所关注的。教育是否也有“理念的教育”亦即最完美无瑕的教育。贯穿教育始末之中,教育变的是不同文明背景下的教育形式,而不变的却是教育精神.它是活的,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断演绎。教育精神是研究教育的另一角度。本文以访谈调查法和文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教育精神进行叙事研究。正如人们对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教育精神的理解也如此。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教育精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诉说,而不同的人又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将教育精神置于我国建国至九十年代,选取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与之对话,在他们的生活叙事与教育叙事中去理解他们自身的教育精神以及各自不同时代的教育精神,而如何从不同中寻找出共同的教育精神则是本文所主要探讨的。最后,本文提出教育精神与社会文化精神的关系,并且以个人和社会为基点去探讨教育精神与个人的气质,教育精神的世俗性纯粹性、民族性与历史性。认为教育精神在天上,但却扎根在地上,社会精神是教育精神的支撑。教育精神的意义就在于大众自由气质的启蒙,进而改造社会气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Abstract  3-4中文文摘  4-8目录  8-10第一章 绪论  10-17  (一) 研究背景  10-12  (二) 研究现状  12-14  (三) 研究方法  14-17第二章 浮沉之间的教育精神  17-23  (一) 熟悉却又陌生——对教育研究之切身体会  17-18  (二) 教育思维——教育精神的纯粹视角  18-19  (三) 政治哲学——教育生动的世俗精神  19-21  (四) "沉浮之间的教育精神"之评析  21-23第三章 教育的时代精神和现实精神  23-30  (一) 向毛主席汇报——教育精神的时代缩影  23-24  (二) 教育因时代而生动——激情与精神同在  24-26  (三) 世俗生活——教育精神的现实根基  26-28  (四) "教育的时代精神与现实精神"评析  28-30第四章 幽谷迁于乔木  30-38  (一) 文化浸润——我的精神土壤  30-31  (二) 清华缘——我的名片与骄傲  31-33  (三) 激情萌动的时代——历史批判与反思  33-35  (四) 文化与教育精神体悟  35-36  (五) "幽谷迁于乔木"之评析  36-38第五章 当下的人,当下的生活  38-43  (一) 生活经历与教育——社会大课堂  38-39  (二) 敲门砖——教育的现状与现实意义  39-40  (三) 独立——教育精神的一个表现  40-41  (四) "当下的人,当下的生活"之评析  41-43第六章 无知到有知  43-47  (一) 肯干——我的生活与信条  43-44  (二) 生存技能——我的大学所得  44-45  (三) 无知到有知——人的蜕变与教育精神  45-46  (四) "无知到有知"之评析  46-47第七章 另一种完整  47-56  (一) 知识精神的流淌——文化精神  47-49  (二) 间断的教育与完整的精神——教育精神的延续  49-52  (三) 重拾旧梦——知识改变命运  52-54  (四) 一种完整的教育——教育精神体悟  54-55  (五) "另一种完整"之评析  55-56第八章 我不甘落寞地死去  56-64  (一) 落寞——我的精神家园  56-57  (二) 历史反思与教育精神体悟  57-59  (三) 熄灭的书院精神  59-60  (四) 探寻天边的彩虹  60-62  (五) "我不甘寂寞地死去"之评析  62-64第九章 教育即成长  64-71  (一) 懵懂——开窍——醒悟  64-66  (二) 异化的教育——对教育的爱恨与疏远  66-67  (三) 大校园,小社会——大学教育味道体会  67-68  (四) 育人与成人——教育的担待  68-69  (五) "教育即成长"之评析  69-71第十章 思想渴求者  71-77  (一) 幸运与遗憾共舞——我的得与失  71-72  (二) 迷惘中徘徊——文化精神的缺失  72-74  (三) 以文教化——教育精神体悟  74-75  (四) "思想渴求者"之评析  75-77第十一章 讨论  77-83  (一) 被"遗忘"的教育精神  77-78  (二) 走进教育精神  78-81  (三) 文明变迁背景下的教育精神  81-83参考文献  83-85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85-86致谢  86-87个人简历  87-88

相似论文

  1. 精神生命发展的教育探究,G40
  2. 从哲学阐释学角度看《九辩》的英译,I046
  3. 马克思的生产性思想,A811
  4. 哲学阐释学视角下《诗经》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H315.9
  5. 从哲学阐释学视角比较《骆驼祥子》的两个英译本,H315.9
  6. 书法金石拓片论考,J292.1
  7. 青岛里院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初探,TU984.114
  8. 历史城镇景观保护规划研究,TU986
  9. “新批评”的历史性研究,I06
  10. 意识形态的历史性与非历史性,A811
  11. 从伽达默尔阐释学角度比较《孙子兵法》两个英译本,H315.9
  12. 辜鸿铭与理雅各《论语》两英译本比较研究,H315.9
  13. 论刘少奇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贡献,D239;A84
  14. 还是那个远古的家吗,C913.11
  15. 公益广告的纯粹性及运行机制研究,F713.8
  16. 论南海海域U形线的法律性质,D993.5
  17. 论资本形态的历史演变,F014
  18.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与升华——新历史主义解读,I712.074
  19. 论“五四”价值取向,K261
  20. 运用伽达默尔阐释学观点分析文化误读,H05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教育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