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作 者: 吴佳蕾
导 师: 郝云忱
学 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专 业: 高等教育学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一新生 心理健康教育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08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最早在西方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以塞利格曼等人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首次将人的乐观、幸福感、好奇心、智慧和创造的勇气等作为实证基础来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为目标。这一理论的提出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彰显功能。积极心理学理论改变了传统心理学过于倾向消极价值取向的状况,倡导积极的导向,主张关注人们的自身潜能和优秀品质,致力于使人类更加幸福地生活与发展。这不仅是对前期消极心理学的反动,也是对其的发展和超越。积极心理学相信人们能够拥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能力。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当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讨在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贯彻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性,通过兼顾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问题的化解、增强积极心理体验、融合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及建立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等途径,运用积极测量技术、积极干预、积极心理学课程等方法,探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战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要素和目标的整合、为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更多积极的元素。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绪论  8-11
  1.1 研究背景  8-9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9-10
  1.3 研究思路  10
  1.4 研究方法  10
  1.5 创新点  10-11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11-19
  2.1 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综述  11-15
    2.1.1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阐释  11
    2.1.2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1-13
    2.1.3 积极心理学的渊源和产生  13-14
    2.1.4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4-15
    2.1.5 积极心理学的局限性  15
  2.2 心理健康教育的综述  15-19
    2.2.1 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15-16
    2.2.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16
    2.2.3 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状况  16-19
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贯穿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必要性  19-24
  3.1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  19-20
    3.1.1 教育内容的转变  19
    3.1.2 教育观念的转变  19-20
  3.2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  20-21
    3.2.1 教师积极力量的构建  20-21
    3.2.2 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  21
    3.2.3 校园积极氛围的营造  21
  3.3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性  21-24
    3.3.1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得到升华  21-22
    3.3.2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得到深化  22
    3.3.3 心理健康教育的师生关系得到改善  22-23
    3.3.4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得到改善  23
    3.3.5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得到丰富  23-24
4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24-35
  4.1 新生积极心理健康的现状  24-28
  4.2 新生积极心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28-30
  4.3 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30-32
  4.4 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32-35
5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战略  35-46
  5.1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倡导学校教育的新模式  35-40
    5.1.1 科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35-36
    5.1.2 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36-38
    5.1.3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38-39
    5.1.4 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  39-40
  5.2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完善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机制  40-42
    5.2.1 积极的自我认知能力  40
    5.2.2 增强自我调适能力  40-41
    5.2.3 培养意志品质  41
    5.2.4 利用运动促进心理健康  41-42
    5.2.5 努力学习、提高文化素养  42
  5.3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创建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新主张  42-46
    5.3.1 引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3-44
    5.3.2 引导社会教育发挥教育功能  44-46
结论  46-47
参考文献  47-48
附录  48-5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50-51
致谢  51-52

相似论文

  1.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研究,B844.2
  2.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B844.2
  3.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成人心理健康研究,B844.2
  4. 大学生感恩特质的量表及实验研究,B841.7
  5. 积极心理学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干预研究,R395
  6.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B844.2
  7. 高校积极课堂环境建设的研究,G642.421
  8.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心理学策略研究,G633.3
  9.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B844
  10. 乐观—悲观量表中文版(OPS-C)在大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研究,B841.7
  11.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B844.2
  12. 社会幸福感心理结构的跨群体研究,B844.2
  13. 员工希望、幸福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B849
  14.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G633.951
  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的借鉴研究,G641
  16.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G641
  17.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G444
  18. 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乐观倾向的干预研究,B844.2
  19. 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探究,B849-02
  20. 中国香港和内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B844.2
  21. 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效研究,G444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