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组织变革中工作应激、自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作 者: 胡蓉
导 师: 夏凌翔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基础心理学
关键词: 组织变革 工作应激 自立人格 心理健康 关系
分类号: F27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了顺应环境变化和生存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着自身机体的更新和调整。购并和整合、业务流程再造、战略联盟的形成、多元化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等组织变革已成为企业界“时髦”但又现实迫切的出路。组织变革一方面是战略和结构问题,另一方面往往会给企业员工带来工作应激,甚至进而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前人的研究认为人格可以影响个体对环境事件的评价,并影响评价之后应对行为的选择。培养并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够帮助个体缓解压力,更好的面对逆境。本研究选取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具有现代生命力的自立人格为人格变量,旨在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工作应激、自立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重点验证组织变革带来工作应激的情况下,自立人格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并发现自立人格的10个特质中,哪些特质的影响更加明显。同时也是对自立人格研究的进一步拓展。通过《应激的诊断性测量》、《企业员工自立人格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选取其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三个分量表)三个量表对重庆联通535名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录入及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工作应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工作应激所有维度与心理健康所有维度均呈现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2.在自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除个人灵活维度与心理健康各维度无显著相关关系外,人际主动与焦虑,人际开放与躯体化呈显著负(P<0.05)相关,自立人格其他维度与心理健康三个维度均呈现极其显著的负相关(P<0.01);3.在自立人格与工作应激的关系中,大部分自立人格特质与工作应激水平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P<0.01)4.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工作应激方面的角色混淆、角色冲突、数量上的角色冲突、职业发展关注4个维度,自立人格方面个人开放、个人责任、个人独立3个维度对心理健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1 问题的提出  9-21
  1.1 研究的意义  9-10
  1.2 相关概念  10-15
    1.2.1 自立人格  10-11
    1.2.2 工作应激  11-13
    1.2.3 心理健康  13-15
  1.3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15-20
    1.3.1 工作应激与心理健康  15-17
    1.3.2 人格与心理健康  17-18
    1.3.3 人格因素、工作应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8-20
  1.4 目前研究的局限  20-21
2 研究方法  21-23
  2.1 被试  21-22
  2.2 研究工具  22
    2.2.1 工作应激的测量  22
    2.2.2 企业员工自立人格的测量  22
    2.2.3 心理健康的测量  22
  2.3 数据统计分析  22-23
3 研究结果  23-31
  3.1 员工工作应激、自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特点  23-24
    3.1.1 被试工作应激状况  23
    3.1.2 被试心理健康状况  23-24
    3.1.3 被试自立人格的特点  24
  3.2 心理健康、工作应激、自立人格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24-27
    3.2.1 不同性别员工心理健康各维度T-检验  24-25
    3.2.2 不同性别员工自立人格各维度T-检验  25
    3.2.3 不同性别员工工作应激各维度T-检验  25-26
    3.2.4 不同年龄段员工在自立人格各维度上的方差分析  26-27
  3.3 工作应激、自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27-29
    3.3.1 心理健康各维度与工作应激各维度的相关关系  27
    3.3.2 心理健康各维度与自立人格各维度的相关关系  27-28
    3.3.3 自立人格各维度与工作应激各维度的相关关系  28-29
  3.4 心理健康各维度对自立人格、工作应激各维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29-31
4 讨论  31-35
  4.1 被试工作应激与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31
  4.2 被试的自立人格水平和特点分析  31-32
  4.3 工作应激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分析  32
  4.4 自立人格对工作应激的预测分析  32-33
  4.5 自立人格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分析  33-34
  4.6 本研究结果的实际应用  34-35
    4.6.1 人员招聘、配置与选拔  34
    4.6.2 员工教育培训  34
    4.6.3 员工工作应激管理  34-35
5 研究结论  35-36
  5.1 研究结论  35
  5.2 本研究的不足  35-36
参考文献  36-39
附录  39-43
致谢  43

相似论文

  1. 基于BAP的数据压缩、操作与查询处理系统的实现,TP311.13
  2.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3. 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F815.16
  4.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5. “小团队”健美操教学模式改善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G831.3
  6. 新中国对非洲的文化外交研究,D822
  7. 鬼臼毒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284
  8.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9.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10.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11. 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研究,G449
  12.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嗜锇颗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烤烟品质的关系,S572
  13.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4. 建设工程事故致因相互影响关系研究,TU714
  15. 烤烟挥发酸、挥发碱含量分布特点及与品质指标的关系,S572
  16. 社会阶层分化视野下的党群关系研究,D252
  17. 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民主化探究,D819
  18. 流动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关系,G441
  19.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在国外基础教育办学中的应用研究,G471
  20. 自主课堂构建,G424.21
  21. 初中生自我意识与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关系的研究,G632.0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