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者行为意愿影响研究

作 者: 朱翠
导 师: 李弘
学 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专 业: 企业管理
关键词: 目的地形象 感知价值 满意度 行为意愿 旅游
分类号: F59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1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旅游业也随着得到了兴起和发展。在信息高速传递发展的今天,是否外出旅游或许只是一个念头之间的决定。本文展开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者行为意愿影响的研究,通过以西双版纳为例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维度的深入分析,丰富和深化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理论研究,在总结前人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的地的特色,研究目的地形象的构成维度,以及各个维度对旅游者行为意愿的影响,从而为相关旅游部门或者旅游营销的执行者制定出合理的营销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旅游者在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时候会受到很多的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受到目的地的吸引。目的地的形象特征与旅游者的行为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旅游目的地形象也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将会对旅游者的行为产生影响。目的地形象是由多个维度构成的,不同的旅游目的地构成的维度也不一样。各个维度对旅游者造成的影响也是有所差别的。本文研究以西双版纳为例研究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者行为意愿的影响,也研究目的地形象所构成的各个维度对旅游者行为意愿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为目的地形象的旅游地的营销决策者制定出合理的建议提供科学的指导。本文研究选取的西双版纳是中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它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热带资源,悠久的民族文化,是首批国家认定的重点名胜风景区之一。近年来依托于当地独特的优势,在各级政府的扶持指导下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何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选择西双版纳作为他们的旅游目的地,让来西双版纳的旅游者者高高兴兴的体验旅游活动,对旅游消费行为产生满意的心理感知,进而保持和促进当地的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是目前西双版纳旅游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其他的各个旅游地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将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绪论  8-12
  1.1 研究背景  8-9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9-10
    1.2.1 研究目的  9
    1.2.2 研究意义  9-10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0-11
    1.3.1 研究内容  10
    1.3.2 研究方法  10-11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11-12
    1.4.1 研究思路  11
    1.4.2 论文框架  11-12
2 文献综述  12-25
  2.1 目的地形象(Destination Image)  13-17
    2.1.1 目的地形象的定义  13-14
    2.1.2 目的地形象的构成  14-15
    2.1.3 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素  15-17
  2.2 感知价值  17-20
    2.2.1 感知价值的定义与内涵  17-18
    2.2.2 感知价值的维度  18-19
    2.2.3 感知价值的结果研究  19-20
  2.3 满意度  20-22
    2.3.1 满意度的定义与内涵  20-21
    2.3.2 满意度的前因与结果研究  21-22
  2.4 消费者行为意愿相关研究  22-25
    2.4.1 消费者行为意愿的概念  22-23
    2.4.2 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前因与结果研究  23-25
3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25-30
  3.1 理论框架  25-26
  3.2 研究假设  26-30
4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30-48
  4.1 研究方法  30-31
    4.1.1 量表开发  30
    4.1.2 变量的测量  30-31
    4.1.3 数据收集  31
    4.1.4 分析方法  31
  4.2 数据统计特征  31-35
    4.2.1 样本描述统计  31-33
    4.2.2 变量测量条款描述性统计  33-35
  4.3 测量条款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35-43
    4.3.1 目的地形象探索性因子分析  36-40
    4.3.2 感知价值因子分析  40-41
    4.3.3 满意度因子分析  41-42
    4.3.4 行为意愿因子分析  42-43
  4.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43-45
  4.5 目的地形象子维度对旅游者感知价值、满意度和行为意愿的影响  45-47
  4.6 数据分析小结  47-48
5 结果与意义  48-52
  5.1 结论  48-49
  5.2 对营销实践的启示  49-50
  5.3 创新点、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50-52
参考文献  52-55
附录A 问卷  55-5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59-60
致谢  60-62

相似论文

  1. 互联网上旅游评论的情感分析及其有用性研究,TP391.1
  2.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3.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4.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研究,F592.7
  5.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6. 民族旅游地少数民族妇女性别角色变迁研究,F592.7
  7. 城市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研究,TU984.191
  8.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9. 对话教学理论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研究,G633.41
  10.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旅游行为特征分析,G647
  11. 公路环境影响公众参与评价量化模型研究,U41
  12.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13. 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G715.1
  14. 对食品企业员工认知水平及消费者满意度的调查,F224
  15.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16. 旅游对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的影响,S759.9
  17. 残疾人游客满意度研究,D669.69
  18. 山西省滑雪旅游的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F592.7
  19. 项目融资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F283
  20. 青海油田员工培训满意度调查报告,F426.22
  21. FedEx公司服务策略优化及客户满意度提升研究,F259.23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