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村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作 者: 李箐
导 师: 武晓峰
学 校: 山西财经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基础教育 城乡二元结构 教育均衡化
分类号: G5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7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教育公平问题却日益凸显,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进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国家教育投入不足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等几方面与城市存在着巨大差距,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让许多农村孩子失去了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压抑了农村孩子的天赋与才能,削弱了农村孩子在社会上公平竞争的机会,阻碍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最终导致农村贫困地区陷入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认识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探讨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原因,并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追溯建国以来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概况,从中找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不公平的历史渊源;第二部分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几方面的不公平现状,并从政策、经济、思想及管理方面剖析产生不公平的深层原因;第三部分结合美国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从理念、体制、管理及改革几方面探讨解决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途径。旨在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共同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真正实现农村基础教育公平。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0
1 引言  10-15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0-11
  1.2 文献综述  11-14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3
    1.2.2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13
    1.2.3 本文的创新之处  13-14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5
    1.3.1 研究方法  14
    1.3.2 论文的思路  14-15
2 农村基础教育公平概述  15-25
  2.1 农村基础教育公平的内涵  15-17
    2.1.1 公平  15
    2.1.2 教育公平  15-16
    2.1.3 基础教育公平  16-17
  2.2 实现农村基础教育公平的重大意义  17-18
    2.2.1 实现农村基础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17
    2.2.2 实现农村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  17
    2.2.3 实现农村基础教育公平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  17-18
  2.3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发展概况  18-25
    2.3.1 普及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1949-1957)  18-19
    2.3.2 农村基础教育的初步探索(1958-1965)  19-21
    2.3.3 农村基础教育的停滞与破坏(1966-1978)  21-22
    2.3.4 农村基础教育变革的曙光(1978-至今)  22-25
3 农村基础教育的不公平现状及其成因  25-36
  3.1 农村基础教育不公平现状  25-30
    3.1.1 教育投入的不公平  25-26
    3.1.2 教育设施的不公平  26-27
    3.1.3 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27-28
    3.1.4 师资配置的不公平  28-29
    3.1.5 课程设置的不公平  29
    3.1.6 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29-30
  3.2 农村基础教育公平问题成因分析  30-36
    3.2.1 认识根源  30-31
    3.2.2 制度根源  31-32
    3.2.3 经济根源  32-33
    3.2.4 管理根源  33-36
4 农村基础教育公平的具体实现途径  36-47
  4.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6-39
    4.1.1 美国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36-38
    4.1.2 对实现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公平的启示  38-39
  4.2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39-40
    4.2.1 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办学思想  39-40
    4.2.2 消除城乡分割观念,树立协调发展理念  40
  4.3 加大投入,改善机制  40-43
    4.3.1 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建立合理的教育财政体系  40-41
    4.3.2 建立经费使用监督机制,完善经费监督体系  41
    4.3.3 拓宽融资渠道,公平分配教育资源  41-43
  4.4 健全法制,严格管理  43-44
    4.4.1 健全教育法规,保障基础教育有序开展  43
    4.4.2 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管理者水平,推行学校标准化建设  43-44
    4.4.3 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44
  4.5 深化改革,促进公平  44-47
    4.5.1 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44-45
    4.5.2 进行教材和课程改革,满足农村中小学生需求  45-47
结论  47-48
参考文献  48-52
致谢  52-5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4-55

相似论文

  1. 尼日利亚女子基础教育问题研究,G543.7
  2. 巴西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研究,G577.7
  3. 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策略,G632.3
  4. 福建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研究,G434
  5.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在国外基础教育办学中的应用研究,G471
  6. 中国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研究,G521
  7. 中国的教育公平监测:理论探索与案例分析,G521
  8. 1978年以来我国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分析,G632.474
  9. 财政分权体制下省际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研究,G647
  10.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与对策研究,G659.2
  11. 义务教育择校现状及合理性探究,G522.3
  12. 教育均等化,G522.3
  13. 我国基础教育品牌培育研究,G639.2
  14. 农村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研究,G521
  15. 甘肃基础均衡教育发展对策研究,G527
  16. 教育转移支付的受益归宿研究,G40
  17. 试析美国基础教育阶段择校制度,G639.712
  18.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G521
  19. 薄弱学校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角色研究,G632.3
  20. 基于问题的学习在美国基础教育中的应用,G639.712
  21. 新课程背景下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课程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及分析,G64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国教育事业 > 教育改革与发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