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 者: 张德智
导 师: 柳若松
学 校: 西安体育学院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女子网球 后备人才 培养现状 影响因素
分类号: G8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中国女网在国际网坛频创佳绩,孙甜甜/李婷,郑洁/晏紫相继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6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中夺得双打冠军,郑洁、晏紫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夺得双打铜牌。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令国人感到振奋。但是,当我们认真地分析中国女子竞技网球现状,就会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中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匮乏。如果这道难题不能及时解决,中国女子网球面临的不只是成绩的下滑,最终将是殃及中国网球的命脉。所以,必须对中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予以高度重视和研究。目前,有关中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现状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在文献中尚未发现。因此,研究中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对于中国女子竞技网球运动可持续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对调查所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1、现阶段,我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数量少,培养质量不高。女子后备人才培养已经明显落后于世界的步伐。2、我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均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其中天津、江苏、广东、河南、北京5省、市为我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优良地区。3、各个省市专业队教练员、运动员“重训轻读”现象比较严重。希望官方及管理机构要予以重视,将文化课与网球技术训练紧密结合,建立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4、现阶段,我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正由传统单一“举国体制”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后备人才培养主要有“举国体制”、“民间网校和俱乐部”、“家庭式个人”、“校园网球”四种培养模式。民间网校和俱乐部”、“家庭式个人”、“校园网球”培养模式凭借自身的优势,可以弥补“举国体制”单一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对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我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具体表现为对教练员的管理及考核制度不完善;竞赛体系不规范,具体表现为国内青少年选手修改年龄“以大打小”弄虚作假现象十分严重,应完善其管理制度,规范竞赛体系。6、从事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教练员数量少、队伍较年轻化,大部分教练员执教经验尚浅、知识结构有待完善,高职称骨干教练员人才匮乏。7、以青年奥运会为实施契机,加快我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强化优秀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积极推广《青少年网球训练大纲》。8、我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基层短式网球培训的场地设施不足,运动训练中的科研、医务监督有待进一步完善。9、我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生源不足,应加大网球的普及力度,将网球项目融入体育课堂,推广“校园网球”模式;后备人才的科学选材化程度不高。10、我国女子青少年运动员参赛数量少,训练早期专项化严重,具体表现为“重时间、低强度”,“重技术、轻体能”。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1 前言  9-12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9-10
  1.2 文献综述  10-12
    1.2.1 后备人才概念的界定  10
    1.2.2 国外关于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10-11
    1.2.3 国内关于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11-12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4
  2.1 研究对象  12
  2.2 研究方法  12-14
    2.2.1 文献资料法  12
    2.2.2 调查法  12-14
    2.2.3 数理统计法  14
    2.2.4 逻辑分析法  14
3 结果与分析  14-33
  3.1 中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14-23
    3.1.1 中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队伍现状  14-18
    3.1.2 中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18-19
    3.1.3 中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竞赛体系  19-20
    3.1.4 中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管理机制  20-21
    3.1.5 中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教练员队伍现状  21-23
  3.2 影响中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因素  23-33
    3.2.1 体制因素  24
    3.2.2 政策因素  24-25
    3.2.3 教练员因素  25
    3.2.4 物质保障因素  25-27
    3.2.5 选材因素  27-28
    3.2.6 训练与比赛因素  28-31
    3.2.7 家庭因素  31-33
4 结论与建议  33-35
  4.1 结论  33
  4.2 建议  33-35
5 致谢  35-36
6 参考文献  36-38
7 附件  38-47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7-48

相似论文

  1.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2.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3.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4.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5.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6.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7. 西安地区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8. 地州级卷烟销量预测影响因素研究,F224
  9.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影响因素研究,G521
  10.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初高中衔接研究,G633.7
  11.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用油的认知及态度分析,F426.82
  12.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X171
  13. 江苏省典型区域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S271
  14. 城市居民的公民参与;结构与测量,B849
  15. 虚拟学习社区中影响学习者知识共享的因素探究,G434
  16. 杭州市室内典型VOCs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X51
  17. 口服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影响血糖达标的因素,R587.1
  18.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培养路径,B844.2
  19. ERCP术后胰腺炎常见影响因素分析,R576
  20. 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D669
  21. 中国政策工具选择研究,D630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球类运动 > 网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