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研究

作 者: 曹秀梅
导 师: 沈大光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
分类号: D6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3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不仅是教育者积极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基于自身的内在心理需求和认知接受水平进行选择以及自我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主体性的发挥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发展水平,同时也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特别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引起了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无疑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教育者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顺利地完成教育任务。因此,在新时期重视教育者的主体性,促进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具有时代意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内涵、研究意义、发挥不足的表现与原因以及对策,就如何促使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从三大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性的相关概念分析。该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也是全文的逻辑起点。本部分主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作出相关的概念分析,即在研究传统哲学上的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性、主体性特征的基础上,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主体性概念界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概念,同时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的表现,并提出了研究此问题的理论依据,即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本质的理论和人的主体性发展理论。第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不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该部分属于实然研究部分。主要研究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出现的主体性发挥不足的现象,并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为下一部分的优化主体性的途径做了铺垫。第三部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的途径。该部分是全文的重难点,同时也是全文的理论归宿及落脚点。本部分主要研究优化的途径,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从教育者自身入手,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充分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其次,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提高主体性。最后,建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应的制度,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合理的考核机制以及有效的奖惩机制,来促进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该部分为现实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对教育者目前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有一个新的认识,对于教育者坚定职业信念增添一份力量,具有一定的价值。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导言  10-13
  (一) 选题意义  10-11
  (二) 研究现状  11-12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2-13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相关概念分析  13-24
  (一) 哲学上主体性的一般概念  13-18
    1. 哲学上的主体与客体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13-15
    2. 主体与主体性  15-16
    3. 主体性的特征  16-18
  (二)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内涵和表现  18-21
    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的主体概念  18-19
    2.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  19-20
    3.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的表现  20-21
  (三) 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性研究的理论依据  21-24
    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1-22
    2. 人的本质的理论  22-23
    3. 人的主体性发展理论  23-24
二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不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24-34
  (一)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不足的表现  24-29
    1.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淡薄  24-25
    2. 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创造性  25-26
    3.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能动性不足  26-28
    4.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责任淡化  28-29
  (二)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不足的原因分析  29-34
    1. 市场经济中功利主义的影响  29-30
    2. 现代网络发展的影响  30
    3. 教育者主体自身方面的原因  30-34
三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的途径  34-51
  (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优化  34-41
    1.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业化建设  34-38
    2.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培养  38-40
    3.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专业化建设  40-41
  (二)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优化  41-46
    1. 教育者要加强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协调性  42-43
    2. 教育者要科学利用网络教育  43-45
    3. 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辅助角色  45-46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优化  46-51
    1.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46-49
    2. 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  49-50
    3. 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50-51
结语  51-52
注释  52-54
参考文献  54-5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57-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3.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4.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5.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6.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7.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432.62
  8.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10. 面向服务的多主体协作机制的研究与实现,TP393.09
  11.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12. 建设工程事故致因相互影响关系研究,TU714
  13. 工程主体的伦理责任研究,B82-057
  14.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滞问题研究,D630
  15. 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G641
  16.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G647.38
  17.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267.6
  18. 税务系统反腐倡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F812.42
  19. 交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20. 建立虚拟班级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21.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