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轨道交通引导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作 者: 汤青
导 师: 冯四清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城市空间发展 可达性 TOD模式
分类号: U239.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6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城市人口的大幅增加、机动车辆的迅猛增长、土地资源的相对短缺,使交通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瓶颈。轨道交通由于具有大运量、快速度、高效率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引导城市空间发展、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一种最有效的交通方式。当前,正值国内许多大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方式的最佳调整期,研究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重组以轨道交通为支撑的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交通与城市空间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形成了对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全面认识。以合肥市为例,从其道路建设和城市空间的演化历程入手,深入分析了合肥市城市交通发展和城市空间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论证了轨道交通是解决两者矛盾的有效途径,并详细介绍了合肥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服务功能定位及线网规划方案。为了更好地利用轨道交通促进合肥市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剖析了利用轨道交通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有效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两个典型案例,归纳总结出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合肥市实际,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合肥市空间发展的引导作用。最后,鉴于TOD模式是当前实现公共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理想模式,文章提出合肥市建立以轨道交通引导的TOD发展模式,形成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循环促进、协调发展,引导合肥市城市空间迈向可持续性发展的未来。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致谢  7-13
第一章 绪论  13-20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14
    1.1.1 研究背景  13
    1.1.2 研究意义  13-14
  1.2 相关概念介绍与界定  14-17
    1.2.1 轨道交通  14-15
    1.2.2 城市空间  15
    1.2.3 城市空间结构  15-16
    1.2.4 城市空间发展  16
    1.2.5 交通可达性  16-17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7-19
  1.4 研究方法  19-20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相关研究综述  20-30
  2.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20-27
    2.1.1 基于区位因素的研究  20-22
      2.1.1.1 古典区位论  20-21
      2.1.1.2 近代区位论  21-22
      2.1.1.3 现代区位论  22
    2.1.2 基于土地使用模式的研究  22-23
      2.1.2.1 同心圆模式  22
      2.1.2.2 扇形模式  22-23
      2.1.2.3 多核心模式  23
    2.1.3 基于城市规划的研究  23-26
      2.1.3.1 城市空间发展的集中与分散  24-25
      2.1.3.2 有机疏散理论  25-26
      2.1.3.3 城市功能分区的复合  26
    2.1.4 基于土地与交通的研究  26-27
      2.1.4.1 可达性影响土地使用的理论  26
      2.1.4.2 城市成长的交通理论  26-27
  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7-29
    2.2.1 基于城市空间结构与土地使用模式的研究  27-28
    2.2.2 基于城市交通与空间演化互动关系的研究  28-29
  2.3 本章小结  29-30
第三章 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与轨道交通规划  30-45
  3.1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发展历程  30-34
    3.1.1 发展的第一阶段  30-31
    3.1.2 发展的第二阶段  31
    3.1.3 发展的第三阶段  31-32
    3.1.4 发展的第四阶段  32-33
    3.1.5 发展总结  33-34
  3.2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34-35
    3.2.1 现状道路布局与城市发展形态不协调  34
    3.2.2 道路建设与城市用地布局调整不协调  34-35
    3.2.3 公共交通发展与城市建设不协调  35
  3.3 轨道交通是解决交通和城市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  35-37
    3.3.1 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35-36
    3.3.2 合理引导机动化交通发展  36-37
    3.3.3 紧密联系区域性交通枢纽  37
  3.4 合肥市轨道交通建设概况  37-43
    3.4.1 轨道交通建设背景  37-38
    3.4.2 轨道交通的城市服务功能定位  38
    3.4.3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38-43
      3.4.3.1 近期建设方案  38-39
      3.4.3.2 远期建设方案  39-40
      3.4.3.3 远景建设方案  40-43
  3.5 本章小结  43-45
第四章 轨道交通对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分析  45-60
  4.1 国内外大城市的城市空间发展与轨道交通建设  45-52
    4.1.1 国外实证研究——东京  45-48
      4.1.1.1 对空间规模的影响  45-46
      4.1.1.2 对空间演化方式的影响  46-47
      4.1.1.3 对居民选址的影响  47
      4.1.1.4 对居住密度的影响  47-48
    4.1.2 国内实证研究——北京  48-51
      4.1.2.1 对空间演化规模的影响  48-49
      4.1.2.2 对居民选址的影响  49-50
      4.1.2.3 对空间结构和演化方式的影响  50-51
    4.1.3 案例分析结论  51-52
  4.2 轨道交通对合肥市空间发展作用的微观分析  52-54
    4.2.1 轨道交通站点对城市空间发展作用分析  52-53
      4.2.1.1 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轨道交通站点  52
      4.2.1.2 位于城市边缘区的轨道交通站点  52-53
    4.2.2 轨道交通线网对城市空间发展作用的分析  53-54
  4.3 轨道交通对合肥市空间发展作用的宏观分析  54-59
    4.3.1 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发展轴的影响  54
    4.3.2 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中心区的影响  54-56
    4.3.3 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56-57
      4.3.3.1 轨道交通对土地使用性质的影响  56-57
      4.3.3.2 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强度的影响  57
    4.3.4 轨道交通系统对其它城市建设方面的影响  57-59
      4.3.4.1 轨道交通对地区活力的影响  57-58
      4.3.4.2 轨道交通对房地产开发的影响  58-59
  4.4 本章小结  59-60
第五章 合肥市建立以轨道交通引导的TOD 发展模式  60-71
  5.1 TOD 模式原理介绍  60-63
    5.1.1 TOD 概念及实质属性  60-61
    5.1.2 TOD 设计要点  61
    5.1.3 TOD 开发类型  61-62
    5.1.4 TOD 实施意义  62-63
  5.2 丹麦哥本哈根的TOD 模式规划  63-64
  5.3 合肥市建立TOD 模式的思考  64-65
  5.4 合肥市轨道交通1 号线沿线土地利用调整策略  65-70
    5.4.1 轨道1 号线沿线土地利用现状  65-68
      5.4.1.1 轨道线路基本概况  65-66
      5.4.1.2 现状开发强度分析  66
      5.4.1.3 分段用地现状分析  66-68
    5.4.2 轨道1 号线沿线TOD 开发建议  68-70
      5.4.2.1 沿线TOD 开发思路  68-69
      5.4.2.2 沿线各主要车站用地开发建议  69-70
  5.5 本章小结  70-71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71-73
  6.1 本文研究的成果  71-72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2-73
参考文献  73-7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情况  76-77

相似论文

  1. 广州市城市扩张过程及热环境演变研究,X16
  2. 重庆利用轨道交通开展城市配送的研究,F572.88
  3. 南昌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空间优化研究,F512.7
  4.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工程设计管理研究,U239.5
  5. 高铁站点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及景观特色策略研究,TU984.113
  6.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再生电能利用技术研究,TM922.3
  7. 基于虚拟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模式研究,F572
  8. 数据冗余处理技术在轨道交通AFC系统中的应用,U285
  9. 上海中心城区轨道交通枢纽商业空间模式研究,TU984.13
  10.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预警及应对方法研究,U239.5
  11.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导乘系统研究,U239.5
  12.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价值研究,U239.5
  13. 基于非集计模型的常规公交—拟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转移研究,U12
  14. 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城市地价与合理用地结构关系研究,F224;TU984.113
  15. 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交站点衔接换乘研究,U12
  16. 基于无线通信的信号控制系统设计,U284.48
  17.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人力资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F572
  18. 安徽省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十二五”规划及可达性分析,X321
  19. 城市居住小区人居环境的评价研究,TU984.12
  20. 长沙市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连通性研究,TU985
  21. 中小城市总体城市设计与城市特色营造,TU984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铁路运输 > 特种铁路 > 城市铁路、市郊铁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