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运用问题解决理论解释语言理解的过程

作 者: 侯卫霞
导 师: 吴亚欣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问题解决 语言理解 思维
分类号: H03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交际是人类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之一,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社会精神生活,人们都离不开相互接触,离不开交际。所以说,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生存能力和社会行为。而准确地理解语言是交际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日常交际中,语言理解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人类是一种复杂的动物,人类的思维难以琢磨,而我们要生存,每天都需要和人进行交际。在交际中,时刻都在进行着从说话人到听话人的角色的转变。因此,能否准确的理解说话人的含义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所以,本文将选择话语理解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运用问题解决理论来进行研究。问题解决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普遍形式,长期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要研究问题解决,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问题。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问题就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具体来说,当一个人希望达到某一个目标,但又没有可以供使用的现成方法时,这个人就面临一个问题。而问题解决是一系列的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活动过程。这是认知心理学家公认的问题解决定义。近年来,该理论在教学领域已引起了相当的重视,并且已与数学,体育等学科形成了密切的联系。然而在外语语言研究方面—语用学领域,至今仍没有得到研究与应用。本文将运用问题解决理论来解释语言理解的过程,运用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分步骤地解决人类理解语言的过程,把人类的语言理解过程看成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文章中,我们将采用心理学中普遍适用的问题解决理论框架,提出运用问题解决理论来解释语言理解过程的理论框架为:发现问题阶段,分析问题阶段,提出假设阶段,检验假设阶段。通过运用该理论,我们对收集到的大量语料进行了阶段性的分析。期望通过该研究,能够将问题解决理论充分地运用于语用学,使该理论在语用学领域得到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本研究首次将问题解决理论同语用学相联系。这不仅拓展了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同时,也对语用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对于语言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而言,将问题解决理论运用于语用学中,这将使我们的研究提高到了更高的层次。而且,在今后的研究中,问题解决理论的各个步骤以及策略将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它将会帮助我们来解决我们所遇到的语用学问题。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4-5
Abstract  5-7
摘要  7-13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3-16
  1.1 The Object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13
  1.2 The Rationale of the Research  13-14
  1.3 Unsolved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Studies  14
  1.4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14-15
  1.5 Procedure and Data Collection  15-16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16-29
  2.1 Introduction  16
  2.2 Pragmatic Approach  16-26
    2.2.1 Review from Three Theories  16-24
    2.2.2 Review from Context  24-26
  2.3 Ethics Approach  26
  2.4 Education Approach  26-27
  2.5 The Present Research Approach  27-28
  2.6 Summary  28-29
Chapter Three Problem-solving Theory  29-35
  3.1 Introduction  29
  3.2 Basic Concepts  29-30
    3.2.1 The Definition of Problem  29-30
    3.2.2 The Definition of Problem-solving  30
  3.3 The Development of Problem Solving Theory  30-34
    3.3.1 The Early Study of Problem-solving Theory  30-32
    3.3.2 The Problem Solving Study after Cognitive Revolution  32-34
  3.4 Summary  34-35
Chapter Fou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5-42
  4.1 Introduction  35
  4.2 The Basic Models of Problem-solving Theory  35-36
    4.2.1 The Model of David Ausubel  35-36
    4.2.2 Glass Model  36
    4.2.3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36
  4.3 The Model for Utterance Interpretation by Adopting Problem-solving Theory  36-40
    4.3.1 The Stage of Identifying Problems  37-38
    4.3.2 The Stage of Analyzing Problems  38-39
    4.3.3 The Stage of Making Hypothesis  39
    4.3.4 Testing Hypothesis Stage  39-40
  4.4 Summary  40-42
Chapter Five Language Materials Analysis  42-66
  5.1 Introduction  42
  5.2 Identifying Problems  42-45
  5.3 Analyzing Problems  45-49
  5.4 Making Hypothesis  49-61
    5.4.1 The Use of Means-ends Strategy  49-50
    5.4.2 The Stage of Making Hypothesis  50-60
    5.4.3 The Use of Other Strategies  60-61
  5.5 Hypothesis Testing  61-65
  5.6 Summary  65-66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6-69
  6.1 Introduction  66-67
  6.2 Major Findings  67
  6.3 Limitations  67-68
  6.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68-69
Bibliography  69-73
Appendix  73-75
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5-76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6-78

相似论文

  1. 高等设计艺术专业教学中设计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J50-4
  2.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途径的探析,G633.3
  3. 东莞镇区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633.3
  4. 思维导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G633.98
  5.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6. 试论数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G633.3
  7. 中考数学分层复习的实践研究,G633.6
  8.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初高中衔接研究,G633.7
  9. 大学生愤怒情绪、睡前思维控制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B842.6
  10. 中小学有效学习的途径研究,G632.0
  11. 珠心算训练对儿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B842.3
  12. 高中生英语阅读“思维导图”学习策略研究,G633.41
  13. 孔子教学理念操作转换研究,G420
  14. 对教育实践进行规范的理性思考,G40
  15. 面向领域的数据库问答系统关键技术研究,TP311.13
  16. 高中美术设计教育研究,J50-4
  17. 对普通高校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思考,J20-4
  18. 中国山水画视觉空间意识,J212
  19. 主观题自动评分技术研究,TP391.1
  20.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G623.24
  21. 国内地铁报的视觉传播研究,G210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 > 语义学、语用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