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知识的产生与演进:曼海姆知识社会学剖析

作 者: 秦义
导 师: 张广利
学 校: 华东理工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知识 情境 视角 行动
分类号: C91-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该题以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知识与行动这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挖掘知识产生的基础、过程,以及知识的演进,从而更深入地分析知识与社会的关系。在文章的讨论中,围绕曼海姆提出的社会境况决定论,通过分析知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探讨社会行动背后隐藏着的各种观念性因素,而这种观念性因素扮演着巩固和凝聚群体意识的作用,只有当个体间的无意识动机转换为集体的意识,当群体表达的思想形成统一的时候,群体行动才会出现,而正是当群体行动的出现,知识才被真正路径化。任何一种知识都必须将其放置于宏观社会背景下才会有意义,并且任何知识都是某—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在这个知识产生过程的基础之上,文章又进一步探讨了知识与行动之间的交互建构,即知识如何进一步演进的过程,通过分析知识与行动的互动关系,探讨新知识的产生机制,以期构建一种知识与行动的交互建构模型,使得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超越只分析知识与社会存在之间关联度的层面上。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1章 前言  9-16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9
  1.2 文献综述  9-13
  1.3 概念界定  13
  1.4 研究方法  13-14
  1.5 分析框架  14-16
第2章 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产生背景及理论渊源  16-21
  2.1 知识社会学的产生背景  16-17
    2.1.1 知识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6
    2.1.2 知识社会学产生的学术背景  16-17
  2.2 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17-21
    2.2.1 黑格尔的理性主义  17
    2.2.2 卡尔·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及认识论  17-19
    2.2.3 威廉·狄尔泰历史主义的知识观  19-20
    2.2.4 马克思·舍勒的现象学知识社会学  20-21
第3章 知识的产生基础:情境、意义及视角获得  21-27
  3.1 情境知识:基于情境、意义的解释  21-22
    3.1.1 意义之于行动的作用  21
    3.1.2 相对于自我知识的情境知识  21-22
  3.2 视角的获得:知识产生的前提  22-25
    3.2.1 视角获得的意义  23
    3.2.2 竞争、世代更替:影响认知的社会过程  23-24
    3.2.3 社会过程对视角的渗透  24-25
  3.3 社会境况决定论:知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25-27
    3.3.1 存在因素对知识的影响  25
    3.3.2 社会存在对知识的决定  25-27
第4章 知识的产生过程:从个体行动到群体行动  27-33
  4.1 "自我"认识:基于情境知识的个体行动分析  27-28
    4.1.1 自我认识的意义  27
    4.1.2 个体行动的路径  27-28
  4.2 群体行动的逻辑:从非理性逻辑向理性逻辑的转变  28-31
    4.2.1 大众知识:群体行动的非理性逻辑  28-29
    4.2.2 集团知识:群体行动的理性逻辑  29-31
  4.3 知识的产生:群体行动的表达  31-33
    4.3.1 群体行动的表达过程  31-32
    4.3.2 知识的产生模型:境况决定型  32-33
第5章 知识的演进:知识与行动的交互建构  33-38
  5.1 意义知识:知识与行动互动过程的产物  33-34
  5.2 新知识的产生机制:基于互动和泛化他人态度的思维  34-35
  5.3 一种知识与行动的交互建构模型:知识社会学的超越  35-38
第6章 评析  38-41
  6.1 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价值  38-39
  6.2 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不足之处  39-41
参考文献  41-44
致谢  44-45
卷内备考表  45

相似论文

  1. 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描述语言研究,Q78
  2. Ad-Hoc网络多信道MAC层协议的信道分配问题的研究,TN929.5
  3. 电子文书安全签发系统的研制,TN918.2
  4. 课堂互动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行动研究,G633.41
  5. 当代中国妇女权利问题之微观视角,D442.6
  6. 东莞市镇区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研究,G635.1
  7. 善用操作性情境创设提高课堂效率,G633.6
  8. 互联网组织的公民行动与积极行动者,G206
  9. 优势视角下的上海M区世博志愿者培训研究,D632.9
  10. 中小学有效学习的途径研究,G632.0
  11. 基于粗糙集的城市区域交通绿时控制系统研究,TP18
  12. 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学反思研究,G420
  13. 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G40-057
  14. 高中化学“烃的衍生物”中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研究,G633.8
  15.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G647
  16.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D923.4
  17. 股权联盟产业安全形成机制与理论研究,F426.72
  18. 东正教哈尔滨教区研究(1898-1956年),B979
  19. 优势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教育干预和探索,B844.2
  20. 农村人情消费及其功能研究,C912.82
  21.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和使用物理情境的个案研究,G633.7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 学派及其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