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TD-SCDMA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基站间干扰分析

作 者: 朱海涛
导 师: 刘培植;张治
学 校: 北京邮电大学
专 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
关键词: TD-SCDMA 基站 干扰 最小耦合损耗 路径损耗
分类号: TN929.5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已经历了面向话音业务的第一代模拟系统和面向话音与低速数据业务的第二代数字蜂窝系统。目前能够支持话音、数据、图像以及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熟,即将在我国投入使用。TD-SCDMA是由中国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该系统采用了低码片速率、时分双工、智能天线、联合检测等关键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频谱使用灵活、适合开展数据业务、系统成本低等特点。随着3G网络建设的启动,不可避免的出现TD-SCDMA系统和多个移动通信系统共存的局面。而多系统共存将产生相互干扰。由于一般情况下基站位置较高,邻近基站为视距传播,且基站发射功率远大于终端,因此基站间的干扰成为不同移动通信系统间互干扰的主要因素。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TD-SCDMA系统与其它移动通信系统基站间的干扰情况。论文首先介绍了目前移动通信的发展状况,着重介绍了TD-SCDMA系统,包括基本参数、帧结构和TD-SCDMA系统不同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和优势。随后介绍了干扰分析理论的发展过程,分析了TD-SCDMA系统存在的系统内部的干扰和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干扰。在第三章介绍了移动通信系统间互干扰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内容包括干扰分析所需的关键参数、干扰分析基本方法以及各类干扰的详细分析手段。第四章采用最小耦合损耗法分别详细计算了TD-SCDMA系统与WCDMA系统、TD-SCDMA与CDMA系统、TD-SCDMA与GSM系统、TD-SCDMA与PHS系统的基站间干扰情况。通过比较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的计算结果,得出系统间互干扰最严重的情况,并通过路径损耗计算出空间隔离距离来分析两系统能否共存。本文最后提出了系统间互干扰的应对办法,包括预留保护频带、空间隔离、天线下倾角调整和外接滤波器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5
  1.1 移动通信发展概述  9-10
  1.2 TD-SCDMA系统简介  10-15
    1.2.1 概述  11
    1.2.2 TD-SCDMA系统帧结构  11-13
    1.2.3 TD-SCDMA的特点及优势  13-15
第2章 干扰分析概述  15-22
  2.1 干扰分析的发展过程  15-16
  2.2 TD-SCDMA系统存在的干扰  16-20
    2.2.1 系统内干扰  16-18
    2.2.2 系统间干扰  18-20
  2.3 我国移动通信系统频谱分配情况  20-22
第3章 移动通信系统互干扰分析原理及方法  22-32
  3.1 干扰分析涉及的关键参数  22-26
    3.1.1 接收机噪声系数  22
    3.1.2 接收机E_b/N_o  22-23
    3.1.3 接收机灵敏度  23
    3.1.4 接收机底噪  23-24
    3.1.5 天线增益和馈线损耗  24-26
    3.1.6 路径损耗  26
  3.2 干扰分析基本方法  26-27
    3.2.1 MCL计算法  27
    3.2.2 Monte Carlo仿真法  27
  3.3 杂散发射和带外发射干扰分析  27-28
  3.4 阻塞干扰分析  28-29
  3.5 互调干扰分析  29-32
第4章 TD-SCDMA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基站间干扰分析  32-60
  4.1 TD-SCDMA与WCDMA基站间干扰分析  32-40
    4.1.1 TD-SCDMA基站干扰WCDMA基站  33-37
    4.1.2 WCDMA基站干扰TD-SCDMA基站  37-40
    4.1.3 综合分析  40
  4.2 TD-SCDMA与CDMA基站间干扰分析  40-46
    4.2.1 TD-SCDMA基站干扰CDMA基站  41-43
    4.2.2 CDMA基站干扰TD-SCDMA基站  43-46
    4.2.3 综合分析  46
  4.3 TD-SCDMA与GSM基站间干扰分析  46-54
    4.3.1 TD-SCDMA基站干扰GSM基站  47-50
    4.3.2 GSM基站干扰TD-SCDMA基站  50-53
    4.3.3 综合分析  53-54
  4.4 TD-SCDMA与PHS基站间干扰分析  54-60
    4.4.1 TD-SCDMA基站干扰PHS基站  55-57
    4.4.2 PHS基站干扰TD-SCDMA基站  57-59
    4.4.3 综合分析  59-60
第5章 互干扰解决方法  60-63
  5.1 保护频带  60
  5.2 空间隔离  60-61
  5.3 天线下倾技术  61
  5.4 外接滤波器  61-63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3-64
参考文献  64-65
致谢  65

相似论文

  1. 变轴向间隙对采用直、弯静叶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TH45
  2. 三轴稳定卫星姿态控制方法研究,V448.22
  3. 基于单周期控制策略的新型高效率PFC电路研究,TM46
  4. 采用Gold码的异步直扩系统多址干扰的分析,TN914.53
  5. GPS抗干扰技术研究,P228.4
  6.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IFN-γ相关性研究,R259
  7. 空中目标抗干扰识别跟踪系统,TN215
  8. 基于DSP的水声信号采集系统研究,TP274.2
  9. 近壁面环境下UUV回收过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TP273
  10. 甜菜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的表达动态及其受交配和钟基因沉默的影响,S433.4
  11. 棉铃虫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的克隆、时空表达及RNA干扰,S435.622.3
  12. 利用RNA瞬时干扰技术研究甘油二酯激酶基因在水稻响应激发子木聚糖酶和盐处理中的作用,S511
  13. 马铃薯甲虫脯氨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其dsRNA的发酵生产,S435.32
  14. 几种新型杀虫剂对马铃薯甲虫的毒力及两类靶标的分子克隆,S435.32
  15.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特异性沉默猪Myostatin基因的研究,S828
  16. 维生素A不同给药途径对持续性哮喘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IL-4、IFN-γ细胞因子的影响,R562.25
  17. 灰飞虱功能基因的克隆及其RNAi致死效应,S435.112.3
  18. RNAi技术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实验研究,R725.6
  19. RNA干扰抑制ERCC1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体外实验),R734.2
  20. 短发夹RNA表达载体对2型单纯疱疹病毒UL54干扰效应的研究,R346
  21. 血清细胞因子及结核抗体对儿童结核病及潜伏性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R725.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无线通信 > 移动通信 > 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大哥大、移动电话手机) >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