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研究

作 者: 张丽辉
导 师: 杜桂娥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整合 新型教学模式
分类号: G63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以微电子技术与传感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推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并由此引起了教育领域的重要变革。本文首先回顾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由来,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总结学者观点的基础上,从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发,阐述了作者对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含义的理解:认为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是一种信息化环境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的新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分析了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在实际教学中的可行性;提出了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主要模式;最后,总结了当前在实施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本文较全面的阐述了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理论和具体实现的方式,希望能帮助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率。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10
  一、课题提出背景和价值  8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8-9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9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  9-10
一、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0-15
  (一) 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10-12
    1、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0-11
    2、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是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  11-12
    3、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是教学中师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2
  (二) 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重要性  12-15
    1、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  12-13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13-14
    3、有利于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14-15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可行性  15-20
  (一) 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界定  15-17
    1、信息技术的特点  15-16
    2、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特点  16
    3、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涵义  16-17
  (二) 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理论依据  17-18
    1、建构主义理论  17
    2、发现学习理论  17-18
    3、泰勒的现代课程理论  18
  (三) 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可行性  18-20
    1、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18-19
    2、教学多媒体的普及应用  19
    3、思想政治课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  19-20
三、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原则  20-24
  (一) 坚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20-21
    1、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20-21
    2、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21
  (二) 坚持优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21-22
    1、注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合理设置教材结构  21-22
    2、强化教材作为教学工具的功能,设计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22
  (三) 坚持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22-24
    1、信息技术与个别化学习的统一  22-23
    2、信息技术与协作学习的统一  23-24
四、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基本要素及主要模式  24-31
  (一) 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基本要素  24-26
    1、教师  24-25
    2、学生  25
    3、教学内容  25-26
    4、教学媒体  26
  (二) 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模式的主要特点  26-28
    1、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模式的含义  26-28
    2、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模式的主要特点  28
  (三) 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主要模式  28-31
    1、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  29
    2、情景创设型教学模式  29
    3、模拟演示型教学模式  29-31
五、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31-34
  (一) 注意更新教学观念  31-32
    1、以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  31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1-32
  (二) 注意正确使用CAI 课件并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  32
    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充分表达教学意图  32
    2、利用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改变对学生枯燥内容的灌输  32
  (三) 注意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学习监控  32-34
    1、利用测试工具对探究过程进行自评  32-33
    2、提出评价标准进行他评  33-34
结束语  34-35
注释  35-37
参考文献  37-3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9-40
致谢  40

相似论文

  1.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2. 博物馆建筑空间整合设计研究,TU242.5
  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4.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5. 从《道德经》英译看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典籍英译的解释力,H315.9
  6.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7. 一爆炸事故引发的应急资源整合问题的思考(案例分析型),X928.7
  8. 乳糖衍生物Gu-4对内毒素休克小鼠的治疗效应及其机理研究,R459.7
  9. 农村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G434
  10. 广州市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研究,G434
  11. 人乳铁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阳性细胞株的建立,Q78
  12. 61株鸭源鸡杆菌部分耐药基因及其与耐药性关系的研究,S852.61
  13. 寿光市信息农业发展研究,F320.1
  14. 论心理学的分裂危机与整合之路,B84-0
  15. 博客应用于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G633.41
  16. 公安110指挥决策业务系统,TP311.13
  17.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群体专业知识扩散路径研究,G451.1
  18. 依托网络教研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G434
  19. 革兰氏阴性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检测,R446.5
  20. 安徽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R512.62
  21. 大学生学习绩效提升研究,G642.0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政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