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机制的研究

作 者: 庞靖
导 师: 毛景焕
学 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 业: 高等教育学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 运行机制 激励 互动
分类号: G64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在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旨在构建起一个更为完善的本科生导师制框架,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促使这些问题的解决。实施导师制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注重本科生主动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在给本科生更大的自由空间的同时,应进行相对严格的考核。欧美导师制的成功运行与其大学与学院式的组织结构;住宿学院制;专业化、个性化的学生事务机构和其优秀的文化基础密不可分。大学与学院式的组织结构使双方在培养本科生的过程中能相互监督;住宿学院制为导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空间;专业化、个性化的学生事务机构为导师减轻了负担;欧美大学优秀的文化基础,使本科生更为主动、积极。构建了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机制。目标导向机制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导师制的导入机制让本科生建立一种正确的大学观、课程观,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导师制规范运作机制按照导师制的宣传、导师团队的建立、师生互选依次进行。师生互动机制旨在建立能促进导师与学生之间,导师与导师之间交流合作的机制。资源保障及制度保障机制为导师制的实施提供资源、制度的保障。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的激励机制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在运行的过程中进行激励,一方面以评价结果来激励。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4
  1.1 研究论题的来源  9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9-10
  1.3 研究方法  10
  1.4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0-12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0-11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1-12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
  1.6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2-14
第二章 导师制的演进及其有效运行的关键要素  14-26
  2.1 导师制类型及其演变  14-16
    2.1.1 欧美本科生导师制的形式或类型  14-15
    2.1.2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形式或类型  15-16
  2.2 导师制先进的思想理念  16-19
    2.2.1 思考和交流是本科生认识过程的核心  16-17
    2.2.2 让本科生在生活中发展自己的个性  17-18
    2.2.3 学习自由与学习责任相辅相成  18-19
  2.3 导师制有力的保障制度  19-22
    2.3.1 大学及其学院式组织制度  19-20
    2.3.2 导师与学生互动保障制度  20-21
    2.3.3 个性化专业化的辅导制度  21-22
  2.4 导师制的优秀的文化氛围  22-24
  2.5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运行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4-26
第三章 本科生导师制运行过程机制建构  26-43
  3.1 目标导向机制  26-29
    3.1.1 以激发本科生学习的主动性作为学生管理的理念  26-27
    3.1.2 为本科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氛围  27-29
  3.2 导师制导入机制建构  29-31
    3.2.1 激发本科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导师制的实施奠定基石  29
    3.2.2 做好新生入学指导工作,使本科生用科学的学习观指导自我发展  29-31
    3.2.3 开展本科生课程教育,明了课程设置的意义  31
  3.3 导师制规范运作机制建构  31-37
    3.3.1 做好导师制的准备工作  32-33
    3.3.2 组建导师团队,实行分工合作  33-34
    3.3.3 进行双向选择,达成自愿指导关系  34-35
    3.3.4 导师制的具体实施  35-37
  3.4 师生互动机制建构  37-40
    3.4.1 导师对本科生的指导、检查  38
    3.4.2 本科生之间互动的方式  38-39
    3.4.3 导师之间的资源共享  39-40
  3.5 资源保障及制度机制  40-43
    3.5.1 为本科生提供提供优质的导师资源  40-41
    3.5.2 灵活的科研、教学管理制度,为本科生提供创新的空间  41-43
第四章 本科生导师制激励机制研究  43-53
  4.1 对导师进行过程激励  43-48
    4.1.1 增加导师的期望值和效价  43-45
    4.1.2 运用多种手段,促使指导活动的良性循环  45-47
    4.1.3 利用评价机制,增加外部驱动力  47-48
  4.2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进行结果激励  48-53
    4.2.1 构建合理评价指标体系  48-50
    4.2.2 嵌入式评价法  50-53
结论  53-54
参考文献  54-57
致谢  57-58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8

相似论文

  1. 网络语音传输丢包的恢复技术,TN912.3
  2. 当代广告舆论化现象研究,G206
  3. 我国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与新闻媒体的互动研究,D630
  4.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5.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6. 课堂互动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行动研究,G633.41
  7. 趣缘群体的社会互动研究,C912
  8. 网络问政视野下我国政府治理优化研究,D630
  9. 公共部门中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探研,F272.92
  10. 网络环境下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互动研究,G434
  11. 小学与社区德育互动的理论与实践探讨,G621
  12. 对初中数学课堂学习即时性评价的认识与探索,G633.6
  13. 大学生人际互动性的结构与测量,B841
  14. K市W区普通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D630.3
  15. 关于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D630.3
  16. 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G633.951
  17.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F273.1
  18. 病毒营销传播研究,G206
  19. 论平梁烟草公司激励性薪酬制度的构建,F272.92
  20. 山东XH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研究,G647
  21. 西安民办高校IU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研究,G647.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教学研究与改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