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沈阳市生态建设对策研究

作 者: 戴圆圆
导 师: 张伟东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沈阳市 生态建设 对策
分类号: X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制约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问题,沈阳市位于辽河冲击平原与东部山区的衔接地带,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生态环境建设对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全球生态环境概况、我国生态环境概况,分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以及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负面影响,进而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沈阳生态环境建设进行概述。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所取得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本文重点研究了沈阳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态势,探索沈阳市可持续生态建设与发展之路。研究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区域环境特征鲜明突出;二、生态环境质量有所好转,重点污染源逐步得到整治;三、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开始得到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格局初步形成;四、区域性生态治理有所突破,防灾减灾能力逐步增强;五、加强国内国际合作,环境保护和环保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通过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的综合分析,对沈阳市生态环境进行了区划,划分为四大类型区,即:西北风沙盐碱区、中部平原区、中心城区和东部山区。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重点建设四个生态保护区:西北盐碱风沙综合治理保护区、中部平原基本农田保护区、中心城市环境保护区和东部低山丘陵水土保持区。通过对西北盐碱风沙综合治理保护区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概况、风沙的成因的分析、风沙灾害与治理的回顾,提出风沙治理对策与保证措施。通过对卧龙湖湿地生态环境评价、卧龙湖湿地水量的平衡的分析,提出卧龙湖湿地恢复的途径。通过对中部平原基本农田保护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概况、沈阳市种植业生产的干旱灾害及其影响的分析,提出未来沈阳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抗旱减灾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中心城市环境保护区环城绿带建设的意义和功能、大城市环城绿带建设思路的分析,提出大城市环城绿带建设实施对策。通过对东部低山丘陵水土保持区农林果牧系统耦合模式的研究,提出东部山区农林果牧耦合系统关键技术并进行耦合系统效益分析,经济效益明显并能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英文摘要  7-9
1. 引言  9-17
  1.1 世界生态环境概况  9-10
  1.2 我国生态环境概况  10-11
  1.3 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11-12
  1.4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负面影响  12-13
  1.5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沈阳生态环境建设  13-15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7
2. 沈阳市生态功能区划  17-22
  2.1 沈阳市生态环境基本分析  17-19
  2.2 沈阳市生态功能区划布局与重点  19-22
3. 沈阳市西北风沙灾害与治理对策  22-28
  3.1 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概况  22-23
  3.2 风沙的成因  23
  3.3 风沙灾害与治理回顾  23-24
  3.4 风沙治理对策  24-26
  3.5 保证措施  26-28
4. 沈阳卧龙湖湿地恢复对策  28-35
  4.1 卧龙湖湿地生态环境评价  28-30
  4.2 卧龙湖湿地水量平衡分析  30-33
  4.3 卧龙湖湿地恢复的对策研究  33-35
5. 沈阳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生态评价与对策研究  35-39
  5.1 沈阳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概况  35
  5.2 沈阳市种植业生产的干旱灾害及其影响  35-36
  5.3 未来沈阳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抗旱减灾的有效途径  36-39
6. 大城市环城绿带建设思路与对策  39-43
  6.1 环城绿带思想概述  39
  6.2 大城市环城绿带建设的意义和功能  39-40
  6.3 大城市环城绿带建设思路  40-41
  6.4 大城市环城绿带建设实施对策  41-43
7. 沈阳市东部山区农林果牧系统耦合模式  43-46
  7.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43-44
  7.2 结果与分析  44-45
  7.3 小结和讨论  45-46
8. 结论  46-48
参考文献  48-51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3.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4.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5.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6.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7.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8. 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研究,F274
  9.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10.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11.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12.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13.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G633.55
  14. 中学生作文非智力因素分析,G633.3
  15. 高考数学压轴题背景溯源分析及其备考教学研究,G633.6
  16. 理工科大学美育现状与对策研究,G641
  17.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18.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9. 中职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712
  20.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21.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社会与环境 > 环境与发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