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拙”在中国雕塑艺术中的表现意义
作 者: 郇树海
导 师: 曹春生
学 校: 景德镇陶瓷学院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拙 巧 道家思想 中国传统美学 雕塑艺术 民族特色 精神 意义
分类号: J3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如长江黄河般汪洋恣肆,跌宕起伏,连绵不绝,从远古流淌至今,中华文明始终焕发着她那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古代艺术和中国传统的审美思绪,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承载着华夏的文明,让我们向中华民族的艺术资源和智慧资源巡礼。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心灵史,艺术创造就是心灵的活动。对于中国艺术的审美感受和艺术体验,有利于挖掘东方艺术者的悟性,而这种悟性得益于中国思想哲学,尤其是道家思想的精髓。两千年前的老子,有“大巧若拙”一说,意为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应该是不作修饰的,真正的巧不应违背自然的规律,而在于顺应自然的规律,在这种顺应中,使自己的目自然而然地得到实现。老子提出的“大巧若拙”虽本意不在审美,但一直影响并左右着中国艺术审美特征和体系的形成。庄子用“法天贵真,以天合天,道近乎技”的自然人格力量来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技”得心应手,高度自由,就进入了审美的境界。一“拙”之中蕴有无限的意味,如桃源犬吠,桑间鸟鸣,涓涓流水,何等淳朴,何等清幽。文以拙进,道以拙成。拙的感觉,在艺术上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拙与空灵既对应着又互相融合着,二者殊途同归到达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大巧若拙”一说,意为“拙”的艺术是建立在“巧”的基础上自觉的艺术追求和艺术表现。至于行笔生疏拙劣,以无技的状态追求粗朴、质拙的效果,那种没有从精神意趣上去领会和把握的求“拙”、做“拙”,则不在本论。中华民族艺术特性的形成,表现在思维模式上,就是强调朴素的整体观念,把人作为客观融化与自然之中。在艺术思维模式上,主要是经验基础上的直觉去洞察事物的本质;在形式表达上,做到内向而不放任,含蓄而有节制;在艺术价值观念上,追求精神意境的表达超过讲究技艺。而中国雕塑也秉承和富含着整个民族的艺术文化精神,悠悠数千年,以构成中国传统文化辉煌的精髓之一。当代中国雕塑家可运用中国传统的基础美学原则,来确立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当今雕塑艺术的发展有着一条可行的道路——在传统遗产中挖掘创新的资源。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必会有使中国雕塑艺术再现其民族特色的意义。
|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引言 7-10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7-8 1.2 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己有的文献综述 8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8-9 1.4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9-10 2 “拙”在中国传统思想和艺术论中的阐述 10-13 2.1 道家哲学思想在美学中的阐述 10-11 2.2 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历代文人对“拙”的论述 11-13 3 拙在中国汉代雕塑中的表现 13-16 4 “拙”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中的意义 16-24 4.1 “拙”的创作形式(技能形式)在雕塑艺术是其指导意义之一 16-18 4.2 “拙”在雕塑艺术中有着一种“纯白心灵”的精神意义 18-21 4.3 “拙”有着塑造东方艺术特点,展现民族文化魅力的意义 21-24 5 结论 24-25 致谢 25-26 参考文献 26
|
相似论文
- 旧工业建筑场所重塑研究,TU984.114
- 中国当代汉语诗歌阐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I207.25
-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新探,B521
-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 教育精神之生活叙事研究,G40
- 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民主化探究,D819
- 自主课堂构建,G424.21
- 河南省燃化集团并购仰韶华源燃气公司案例研究,F271
- 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障碍,R749
-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研究,D669.6
-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论,D64
- 青岛市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企业文化建设研究,F270
-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G633.41
- 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控赜,G02
- 遮蔽于意义之中的真之理论,B81
- 塔尔斯基真之定义与意义理论关系的探析,B812
- 概念隐喻的认识论意义,B842.1
- 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 Borna病病毒与病毒性脑炎及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研究,R512.3
- 大细胞性贫血相关疾病的初步临床探讨,R556.2
- 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清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R749.3
中图分类: > 艺术 > 雕塑 > 雕塑理论 > 雕塑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