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

作 者: 王肇鑫
导 师: 沈海林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体层摄影术 VRT自由切割成像 再入口 仿真内镜
分类号: R81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应用价值;比较3D成像中VRT自由切割成像及CTVE与其他不同后处理方法的对腹腔干以上水平内膜破口的显示率;在主动脉夹层累及腹腔干水平时,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材料和方法资料收集主要来源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09日拟诊及确诊主动脉夹层患者163例;均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果1、163病例中,主动脉夹层患者87例,其中De Bakey I型19例,De Bakey II型5例,De Bakey III型63例;真性动脉瘤19例,11例伴附壁血栓;假性动脉瘤3例,大动脉炎4例,主动脉粥样硬化伴附壁血栓4例,其他如肺动脉血栓,肺部炎症,胸膜粘连增厚,胆囊结石、胆囊炎,肠梗阻等非主动脉病变患者9例,未见明显阳性病变者37例。2、横断面图像与五种后处理方式在内膜破口显示能力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对内膜破口显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横断位结合CTVE,VRT自由切割成像、MPR、横断面、VR、MIP。3、腹腔干水平某分支由假腔供血或受累时,通常亦可见真腔由再入口向相应分支供血,再入口边缘内膜朝向动脉分支处,而各分支由真腔供血时不会见到再入口,综合各分支血供状况及再入口分布对39例主动脉夹层真假腔鉴别与全程观察或术中证实相符。结论1、64层螺旋CT横断面及其各种后处理成像技术能快速,准确,无创,全面对主动脉病变做出诊断。2、CTVE能立体直观的显示破口位置结合横断位图像可提高对破口显示率; VRT自由切割成像对破口显示率较VR明显提高,与MPR有相同效果,甚至更优于MPR。3、腹腔干水平各分支的供血情况以及再入口分布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鉴别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并有助于发现该区域的再入口。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9
引言  9-10
材料和方法  10-13
结果  13-16
讨论  16-26
结论  26-27
附图  27-36
参考文献  36-39
综述 主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进展  39-48
  正文  39-45
  参考文献  45-48
中英文缩略词表  48-49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49-50
致谢  50-51

相似论文

  1. SPECT肺灌注显像指导食管癌放疗计划对肺功能保护价值的研究,R735.1
  2.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816.1
  3. 能谱CT对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分析的实验研究,R691.4
  4. 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诊断研究,R521
  5. 16排螺旋CT MPR技术在阑尾炎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R656.8
  6. 3.0T高场磁共振对中央型肺癌的初步研究,R734.2
  7. 风湿性心脏病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控制研究,R816.2
  8. MSCT三维重组对肺内局限性磨玻璃影的诊断价值,R734.2
  9. 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与衔接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法研究,U491.54
  10. 不同剂量对比剂对多层螺旋CT全肝灌注影响的实验研究,R816.5
  11. 膈肌和膈疝的CT MPR研究,R816.4
  12. 256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评价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R816.2
  13. 64排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R743.3
  14. 256层螺旋CT评价吸烟肺的形态学及功能学研究,R563.9
  15. MSCT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R541.4
  16. 宝石能谱CT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诊断冠心病价值的比较,R541.4
  17. 不同入口截面角旋风分离器分离特性的研究,TQ051.8
  18. 传统村镇入口景观的心理诉求研究,TU986
  19. 界面滑移条件下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摩擦系数的研究,TH117.2
  20. 评价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对Crohn病的诊断价值,R816.5
  21. 64层螺旋CT后置滤过器C_2对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成像质量的影响,R816.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特种医学 > 放射医学 > 各部位及各科疾病的X线诊断与疗法 > 心脏血管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