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低剂量三聚氰胺在奶牛体内代谢残留规律研究
作 者: 申军士
导 师: 魏宏阳
学 校: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专 业: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关键词: 奶牛 三聚氰胺 饲料 牛奶 迁移率 组织残留 降解 三聚氰酸
分类号: S859.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6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目的是对饲料中低剂量三聚氰胺在奶牛体内的代谢残留规律进行探索,共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预试验对饲料中三聚氰胺向牛乳中迁移的规律进行研究。24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分为两个区组(区组1:产奶量<20kg/d·头;区组2:产奶量>20kg kg/d·头),每个区组中的奶牛然后被随机分配到四个试验组中,每个试验组6头。4个不同试验组奶牛三聚氰胺饲喂量分别为0(Control)、90(Trt1)、270(Trt2)和450mg/d·头(Trt3)。试验期共19天,前13天为饲喂期,后6天为停喂期。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S-MS)测定饲料及乳中三聚氰胺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低剂量三聚氰胺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三聚氰胺后,前3天所有三聚氰胺处理组乳中三聚氰胺浓度连续升高,然后在随后的10天具有一定的波动。停喂三聚氰胺后,乳中三聚氰胺浓度迅速降低,至停喂后第4天,所有处理组乳中三聚氰胺含量均低于检出限。乳中三聚氰胺浓度(3-13d)受饲喂剂量的显著影响(P<0.05),并且与三聚氰胺摄入量线性相关(R2=0.84),但与产奶量无关(P>0.05);相反,三聚氰胺由饲料向乳中的迁移率与三聚氰胺摄入量无关(P>0.05),但受产奶量的显著影响(P<0.05),并且与产奶量线性相关(R2=0.80)。第二部分:通过饲养试验对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在牛乳及组织沉积规律进行研究。40头产奶量相似的泌乳中期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10头)。4个不同试验组奶牛三聚氰胺饲喂量分别为0(Control)、300(Trt1)、500(Trt2)和1000mg/d·头(Trt3)。试验期共19天,前12天为饲喂期,后7天为停喂期。试验期第1、2、3、4、8、12、13、14、15和19天采集奶样,第13天Trt2及Trt3组各随机选3头奶牛进行屠宰,取组织样品(肾、肝、乳腺、膀胱、臀中肌和背最长肌)。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S-MS/MS)同时测定饲料、牛奶和组织中三聚氰胺及三聚氰酸含量。精料本底含有微量三聚氰胺(6.23±1.26 mg/kg),但不含三聚氰酸。饲喂三聚氰胺后,各三聚氰胺处理组乳中三聚氰胺浓度快速增加,在采样期第4、8和12天乳中三聚氰胺浓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稳定状态下,各三聚氰胺处理组乳中三聚氰胺浓度受三聚氰胺饲喂剂量的显著影响(P<0.05),并且与三聚氰胺饲喂剂量线性相关(R~2=0.91)。所有试验组乳中三聚氰酸均未检出。Trt3组织中三聚氰胺残留量比Trt2高两倍左右,肾脏中三聚氰胺含量最高。Trt2与Trt3组织中三聚氰酸含量差异不明显,肝、肾及膀胱中三聚氰酸残留量高于其它组织,微量三聚氰酸残留可能来源于三聚氰胺在瘤胃的降解。第三部分:通过代谢试验对三聚氰胺在奶牛体内的消除途径进行研究。4头带有瘤胃瘘管的泌乳末期奶牛每天每头饲喂三聚氰胺800mg,分两次等量饲喂。试验期20天,前13天为预饲期,后7天为采样期(第14-16天每天采集饲料样和乳样并全收粪、尿;第17-18天晨饲后0、4和8h采集血样;第19-20天晨饲后0、1、2、4和8h采集瘤胃液样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各样品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含量。试验开始前,饲料样、乳样、血浆、尿液及粪便样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试验期间,随着晨饲后时间的延长,瘤胃液中三聚氰胺浓度指数降低,但未检出三聚氰酸;不同时间点血浆中三聚氰胺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三聚氰胺从尿液、粪便及乳中排出的量占摄入量的百分比分别为44.07±10.79、10.98±3.88和0.48±0.06%。饲料本底不含三聚氰酸,但在血浆、尿液及粪便中都检测出部分三聚氰酸的存在,因此推测摄入的三聚氰胺约有44.47±7.98%被瘤胃微生物降解。三聚氰胺除部分转化为三聚氰酸并排出外,是否转化为三聚氰酸一酰胺、三聚氰酸二酰胺等中间产物,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高比例的三聚氰胺被瘤胃微生物降解生成三聚氰酸或其它类似物,未降解三聚氰胺主要通过肾脏和消化道经尿液和粪便排出。
|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3 第一章 绪论 13-18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6 1.1.1 三聚氰胺性质与用途 13 1.1.2 饲料与奶粉中三聚氰胺来源 13-14 1.1.3 三聚氰胺的毒性 14-15 1.1.4 三聚氰胺测定方法 15 1.1.5 三聚氰胺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15-16 1.2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16-17 1.3 技术路线 17 1.4 研究内容 17-18 第二章 饲料中低剂量三聚氰胺向牛乳中的迁移规律 18-26 2.1 引言 18 2.2 材料与方法 18-20 2.2.1 试验设计与处理 18-19 2.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19-20 2.2.3 数据统计分析 20 2.3 结果与讨论 20-25 2.3.1 对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20-21 2.3.2 饲料中三聚氰胺向牛乳中的迁移率 21-25 2.4 小结 25-26 第三章 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在牛乳及体组织中残留规律 26-35 3.1 引言 26 3.2 材料与方法 26-29 3.2.1 试验设计、基础日粮与饲养管理 26-28 3.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28 3.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8-29 3.3 结果与讨论 29-34 3.3.1 对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29 3.3.2 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9-30 3.3.3 乳中三聚氰胺、三聚氰酸残留 30-32 3.3.4 不同组织中三聚氰胺、三聚氰酸残留 32-34 3.4 小结 34-35 第四章 三聚氰胺在奶牛体内的消除途径 35-40 4.1 引言 35 4.2 材料与方法 35-36 4.2.1 试验设计与处理 35 4.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35-36 4.2.3 数据统计分析 36 4.3 结果与讨论 36-39 4.4 小结 39-40 第五章 全文结论 40-41 5.1 结论 40 5.2 本试验创新点 40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0-41 参考文献 41-46 附录 46-51 致谢 51-52 作者简历 52
|
相似论文
- 乙草胺降解株Y3B-1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X172
- 三种中药浸膏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及降解动力学研究,TQ461
- 低分子量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TS254.9
- 负载铈活性炭催化臭氧化氯霉素研究,X703
- 三聚氰胺在罗非鱼中的残留及消除规律研究,S963
- 静电纺丝法制备TiO2及其光催化行为的研究,O614.411
- Cu2+/Co2+催化漂白桉木浆工艺与机理研究,TS745
- 稻飞虱肠道细菌多样性分析,S435.112.3
- 奶粉中三聚氰胺分析方法研究及快速测定体系的建立,O657.3
-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对聚酯阻燃性能的研究,TB383.1
- 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活性污泥联合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X703
- 肉牛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类危害性因素分析,S823
-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对奶牛瘤胃发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S823.8
- 诱变选育棉籽粕高效脱毒菌株及其发酵条件筛选研究,S816.6
- 转基因稻米及其米制品外源重组DNA的检测,S511
- 基因棉粕检测及其转基因成分在饲料加工工艺中的降解规律研究,S816
- 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多菌灵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X172
- 草除灵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降解特性及降解途径的研究,X172
- 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X172
- 芘降解菌株SE12的分离和鉴定及其降解效果研究,X172
- 氯氟吡氧乙酸与莱茵衣藻的相互作用,S482.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动物医学(兽医学) > 兽医药物学 > 兽医毒物学 > 动物性食品中化学物残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