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建设研究

作 者: 郭妍
导 师: 李春华
学 校: 山东农业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法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现状 对策
分类号: D920.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指导原则和目标任务等重要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始由一种价值导向步入政治导向的正轨。同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崭新命题,对怎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了指导,实现了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后,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又一次创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理想的社会蓝图,它的实现需要法治的支撑。所谓“和谐”,最重要的是实现各种利益的协调,而社会主义法治的构建,必然为和谐社会提供合乎正义的制度设计,通过法律价值、法律内容和法律实施的和谐,带动全社会的和谐有序。法治建设是世界范围内历久弥新的共同问题,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建设却具有中国特色的独创性。它的孕育、诞生和发展虽然在新时代下备受瞩目,却也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命力。然而,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和社会转型的现实需要中,在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和各种思潮的冲击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然暴露出诸多矛盾和不稳定的因素。社会主义法制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实现“法治”则仍需努力。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途径,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界理应尽一己之力之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建设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然而细节决定成败,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它的成功需要有深厚的理论支撑和严谨的制度设计。本文力图对这一课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研讨社会主义法治的合理建设路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参考。首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法治进行理论解析,明确二者的形成背景和内涵要义,并对二者在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上进行分析梳理,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序、平等、正义和人权的法治取向。其次,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法治缺失现状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法治信仰的不足导致社会和谐缺乏有力的思想保障;人权保障不充分导致社会和谐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立法不足导致社会和谐缺乏完善的法律基础;司法严谨性尚待加强导致社会和谐缺乏合理的法律保障;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失衡导致社会和谐缺乏稳定的进展环境。最后,通过对理论和现实的分析提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治思考和对策。在法治教育中,要增强法治观念和树立宪法的权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制度建设中,要通过科学立法、和谐统一、考虑民意来完善法律体制,同时强化司法独立和公正,切实实现司法正义,力行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的建设进程。其对策内容在文中将进行细化和设计。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1. 导论  10-14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0-11
    1.1.1 选题的目的  10
    1.1.2 选题的意义  10-11
  1.2 研究现状综述  11-12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2-14
    1.3.1 研究方法  12-13
    1.3.2 创新之处  13-14
2. 和谐社会的理论解读  14-20
  2.1 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  14-17
    2.1.1 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理想  14-15
    2.1.2 西方早期的和谐社会思想  15-16
    2.1.3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  16-17
  2.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历程及意义  17-18
  2.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18-20
3. 法治的理论解读  20-33
  3.1 法治  20-26
    3.1.1 法治的概念界定  20-22
    3.1.2 法治思想沿革的“和谐”规定性  22-26
  3.2 社会主义法治解析  26-33
    3.2.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阐释  26-28
    3.2.2 社会主义法治的生成需求分析  28-33
4. 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33-42
  4.1 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共同的指导基础  33-37
    4.1.1 二者有共同的哲学指导: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  33-34
    4.1.2 二者有共同的精神指导:民主宪政精神  34-35
    4.1.3 二者有共同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  35-37
  4.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法治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37-42
    4.2.1 有序  37-38
    4.2.2 平等  38-39
    4.2.3 正义  39-40
    4.2.4 人权  40-42
5. 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法治缺失现状分析  42-57
  5.1 法治信仰的不足导致社会和谐缺乏有力的思想保障  42-44
  5.2 人权保障不充分导致社会和谐缺乏稳定的群众基础  44-47
    5.2.1 对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不充分  44-45
    5.2.2 对罪犯及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不充分  45-47
  5.3 立法不足导致社会和谐缺乏完善的法律基础  47-50
    5.3.1 立法不足与社会矛盾的调节  47-48
    5.3.2 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48-49
    5.3.3 立法质量有待提高  49
    5.3.4 立法环节欠缺民主  49-50
  5.4 司法严谨性欠缺导致社会和谐缺乏科学的法律保障  50-53
    5.4.1 司法不够独立  51-52
    5.4.2 司法不够公正  52-53
  5.5 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失衡导致社会和谐缺乏稳定的进展环境  53-57
    5.5.1 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关系定位  54-55
    5.5.2 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失衡现状  55-57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建设之路径思索  57-85
  6.1 增强法治信仰,树立宪法权威  57-61
    6.1.1 深化普法宣传教育  57-59
    6.1.2 强化“依宪治国”意识  59-61
  6.2 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加强人权法治建设  61-65
    6.2.1 加强人权立法,辅助落实“人权入宪”  61-62
    6.2.2 强化人大的法律监督职能  62-64
    6.2.3 完善人权的司法保障制度  64-65
  6.3 理性立法,构建和谐法律体系  65-71
    6.3.1 强化立法过程理性  65-67
    6.3.2 恪守民主立法原则  67-68
    6.3.3 促进法律体系协调  68-70
    6.3.4 提升法律法规质量  70-71
  6.4 强化司法正义,加快司法制度改革  71-78
    6.4.1 司法独立对策取向  71-74
    6.4.2 司法公正对策取向  74-78
  6.5 建设法治政府,力行依法行政  78-85
    6.5.1 法治政府的职能重塑  78-80
    6.5.2 行政立法的合理建设  80-81
    6.5.3 创新政府行政管理理念  81-83
    6.5.4 完善政府行为监督机制  83-85
结束语  85-86
参考文献  86-88
致谢  88-89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9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3.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4.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5.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6. 调整云南高等教育结构的策略研究,G649.2
  7.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8.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9. 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研究,F274
  10.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11.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12.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13.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14.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15.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G633.55
  16. 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G633.3
  17. 中学生作文非智力因素分析,G633.3
  18. 高考数学压轴题背景溯源分析及其备考教学研究,G633.6
  19. 理工科大学美育现状与对策研究,G641
  20.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21.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